首页期刊导航|化纤与纺织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纤与纺织技术
化纤与纺织技术

薛孝川

季刊

1672-500X

gdcfi8@163.com

020-84445577

510245

广州市江南大道中232号华海大厦B座28楼

化纤与纺织技术/Journal 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促进学术和信息交流,为科研与生产服务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化学纤维、纺织、印染、服装、非织造布等行业的科研成果、生产实践、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经营管理、行业发展动向等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化学实验课设计——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滴定为例

    石德志赵明霞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滴定实验为例,探讨如何融入新工科理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分析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内涵,以及其对大学教育的影响要求。提出实验教学设计的结构安排、教材选择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策略。进一步评估实验教学效果,如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并探讨实验课程中的作业讨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指出实验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影响。

    新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教育改革

    基于应用场景设计的化妆品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唐淑贞张翔殷洁刘绚艳...
    194-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化妆品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实践,提出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场景建设举措、应用场景设计和共享机制建设,旨在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参考。

    专业教学资源库职业教育应用场景

    艺匠兼修:民办高校传统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石云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民办高校传统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实践的现状与教学创新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挖掘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内涵、特色资源和文化主题,以"艺匠兼修"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观点、心性涵养、匠人品质、创新探索、文明信仰和国家使命等多方面素质,同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证实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其他民办高校传统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

    民办高校传统手工艺课程教学改革艺匠兼修

    基于数字艺术产教融合推动蜡染数字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汪永吉陈欢王晗陈露...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字艺术处于数字化浪潮的前沿。文章对蜡染做深入跨学科数字化的产教融合研究。深入探讨了蜡染在跨学科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将民族共同体理念作为思政教学与创作指导思想;建立非遗传承合作机制,构建"师带徒"人才培养平台。此外,还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蜡染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数字转型所具有的潜在价值。通过文献与田野调查等,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行动案例研究,推动学科与非遗的传承创新。研究表明,数字艺术与非遗蜡染产教融合有着鲜明的优势,实现了传统蜡染人才培养体系,并引入新指导思想、新伸缩蜡池与光源投射技术、新 3D打印批量与个性化恒温蜡刀工艺,这对蜡染数字转型和实践有着积极作用,也对蜡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数字艺术产教融合蜡染数字转型

    学科融合背景下数字化服饰设计产学研实践研究

    涂少荣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分析数字化服饰设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入手,以江西服装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化服饰设计研究发展历程为案例,论述了学科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化服饰设计课题研究与课程教学实践及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重申了教学理念(OBE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构想,最后申明数字化服饰设计将为服饰设计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践行将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的"赣粤浙闽皖贵畲族凤凰装比较与数字化传承"深化研究。

    数字化服饰设计学科融合产学研传统服饰文化现代数字技术

    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理念的高职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戴丽艳王岩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化工类专业作为培养化工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基于"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明确了新时代化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要求。通过分析化工专业分析检验技术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包括构建实践教学理论框架、组建高水平教研团队,以及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一系列教学体系策略。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化工行业培养具备现场工程师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优秀工程师,同时,为高职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高职教育化工专业分析检验技术实践教学

    基于"一转变,三融合"探索纺织类非遗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孙志慧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加强,纺织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成为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新焦点。文章通过"一转变,三融合"的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思路探索,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构"套餐+单点"课程体系,构建"五路并进"的教学模式,打造"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创建"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以期培养出既具备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纺织类非遗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化工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及路径优化研究

    张新文张佳佳邹芳葛长涛...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宏观背景下,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应对这一变革,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文章探讨了化工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培养策略。首先从探讨新旧动能转换对化工高技能人才要求出发,明确了高端化工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其次通过将上述要求与目前化工企业高技能人才进行匹配,明确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问题;最后从精准定位培训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完善评价体系及强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以上问题探讨和对策研究,有望为化工产业培养出一批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高技能人才化工产业订单制培训产教融合

    服装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探讨

    盛玉城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日常沟通书写的普通英语,服饰英语属于专业英语,涉及大量词汇和服装专业的术语,且覆盖服装设计生产制造的整个流程及相关工艺技术等多个环节。因此,服装英语翻译人员除了要深入了解多国文化礼仪、语言习惯,还要对服装的生产制造过程和相关工艺有所掌握,如此才能进行精准的翻译,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基于此,文章将首先分析服装英语的词汇和句式特点,探讨其翻译技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前时代对服装英语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发展服装英语的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服装英语翻译的水平,为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服装英语词汇特点英语翻译

    科教兴国背景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李帅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服装行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角度分析了当前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从师资队伍、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平台建设方面探讨了科教兴国背景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了五项具体的实施路径。旨在使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能够与时俱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科教兴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