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魏于全

双月刊

1672-173X

scuxbyxb@scu.edu.cn

028-85501320

610041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类学术刊物,以报道医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为主。主要阅读对象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科研人员及高等医药院校的师生。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检索系统收录。创刊以来,曾荣获各级部门颁发的数次荣誉称号。如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CT图像中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一种细节上采样和注意力引导的深度学习方法

    陈俊任陈芮邱甲军殷晋...
    45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细节信息的恢复并结合局部信息的挖掘,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以帮助放射科医生快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患者CT图像中的病灶.方法 提出一种细节上采样和注意力引导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基于三双线插值的线性上采样算法来增强特征图在上采样过程中细节信息的恢复能力,并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嵌入基于垂直和水平空间的视觉注意力机制以增强目标检测算法对NCP病灶关键信息的表征能力.结果 在NCP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基于细节上采样算法的检测方法与基线模型相比提升了1.07%的召回率,达到了85.14%的AP50.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嵌入注意力机制后取得了86.13%的AP50和73.92%的召回率以及90.37%的精确率,优于流行的目标检测模型.结论 CT图像中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信息挖掘能够进一步提升病灶检测能力,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放射科医生快速检测CT图像中的NCP病灶,为NCP患者的早期干预和高强度监测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标检测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肺炎

    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对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判读方法初探

    邺琳玲于凡胡正强王霞...
    4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阴道分泌物分析系统,评估自动化镜检对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3 769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以人工镜检结果为对照,通过Python Scikit-learn script开发出能识别含中毒颗粒白细胞和基底旁上皮细胞(parabasal epitheliocytes,PBC)的人工智能自动化分析软件(linear kernel SVM algorithm),并利用乳杆菌和AV常见分离菌的标准菌株重新设置细菌分级参数.以人工镜检结果为对照,得到人工智能判断AV评分中各项目各分值之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cut-off值,从而设定出自动化判读AV的参数,初步建立AV自动化分析评分方法.结果 共收集到3 769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人工智能识别AV共有5个参数,每个参数有3种程度.乳杆菌与AV常见菌的直径分界值为1.5 μm,乳杆菌的自动化判断参数是长径≥1.5 μm∶<1.5 μm细菌的比值,分界值是2.5和0.5;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的自动化判断参数中,WBC绝对数量的分界值是103 μL-1,WBC/上皮细胞的比值分界值是10;含中毒颗粒白细胞的自动化判断参数是含中毒颗粒WBC/WBC比值,分界值是1%和15%;背景菌落的自动化判断参数是<1.5 μm,细菌分界值是5×103 μL-1和3×104 μL-1,PBC的自动化判断参数是PBC/上皮细胞的比值,分界值是1%和10%.自动化镜检与人工镜检的一致率为92.5%,200例标本中评分一致的有185例,不一致有15例.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人工智能AV识别软件,其建立的阴道分泌物AV自动化镜检评分方法,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较为客观、敏感、高效完成临床检验,并降低人工镜检工作负荷.

    需氧性阴道炎人工智能自动化分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在颅颌面发育中的作用

    王蕊欣安可谢静邹淑娟...
    469-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颌面发育是一系列高度有序的时间-空间上的细胞分化过程,多种细胞信号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作为经典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7,FGF7)具有广泛的调节功能.既往研究已经证实FGF7对上皮细胞有调节其增殖和迁移,保护细胞和促进修复的作用.最近研究进一步指出,FGF7广泛而强大的调控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上皮细胞,其对骨骼系统发育也具有潜在影响.除此之外,FGF7在上颚、眼、牙齿等颅颌面器官的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口腔颅颌面发育中FGF7的作用还亟待进一步阐明.本文就目前已有的在口腔颅颌面发育中对FGF7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展示FGF7在口腔颅颌面发育中的全面认知和其潜在功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颅颌面发育骨骼发育综述

    细胞脂滴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徐思群魏洁雅谢静
    475-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滴是一种动态的多功能细胞器,由中性脂质核心和由一组特定蛋白质修饰的磷脂单层膜构成,PAT 家族蛋白是最具特征的脂滴相关蛋白,在调节脂滴结构、功能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脂滴的生物发生包括中性脂的合成、脂滴的成核、出芽和生长.脂滴不仅是细胞的能量代谢库,还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炎症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脂滴还与多种细胞器紧密连接,相互作用,并调节细胞器的分裂、运输和遗传.脂滴生物发生的复杂性及其功能的多样性可能为脂滴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提供了一定的生理学基础,其相关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的研究阐述了脂滴与某些疾病的联系,比如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病等,但脂滴和口腔疾病的联系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探究脂滴在口腔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进一步了解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脂滴对口腔疾病的影响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临床诊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脂滴的生物发生、脂滴的功能以及脂滴在口腔疾病如口腔肿瘤、牙周炎和龋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脂滴口腔肿瘤牙周炎龋病综述

    肿瘤微环境中细胞代谢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吴朋飞杨智李青晏王德年...
    482-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重编程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肿瘤细胞的代谢及增殖受到细胞内在因素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代谢物的共同调节.TME中的代谢主要受到3个层面的调节:肿瘤代谢本身内在因素的调节;肿瘤细胞与T细胞、髓系细胞、基质细胞之间代谢产物的相互影响;肿瘤细胞在组织空间中的代谢异质性.本文就肿瘤细胞不同的代谢调节模式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深入剖析了肿瘤细胞与TME中其他细胞的代谢相互影响,以及各类细胞的代谢特征和功能情况.这进一步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代谢重编程肿瘤微环境代谢异质性糖酵解代谢治疗综述

    基于纵向研究的胆囊结石发病风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王新白烨于文倩谢林君...
    490-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囊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已有多篇文献对胆囊结石发病风险因素进行了报道和归纳,但是其纳入的研究主要为横断面设计,因其研究设计的固有缺陷,研究结果有待更多纵向研究进行验证.而且近年来多项研究陆续发现了多个新的胆囊结石风险因素,如减肥手术、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肾结石、结肠切除术、骨质疏松等因素,但未被纳入既往综述研究中.本研究对基于纵向研究(队列、随机对照试验和巢式病例对照)发现的101个胆囊结石发病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综述,将胆囊结石发病相关风险因素归纳为不可调控因素和可调控因素.其中不可调控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史4个因素,而可调控因素包括37个生物环境因素、25个社会环境因素和35个理化环境因素.本研究可为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全面和综合的线索,为胆囊结石发病高危人群识别和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

    胆囊结石纵向研究风险因素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