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魏于全

双月刊

1672-173X

scuxbyxb@scu.edu.cn

028-85501320

610041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类学术刊物,以报道医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为主。主要阅读对象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科研人员及高等医药院校的师生。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检索系统收录。创刊以来,曾荣获各级部门颁发的数次荣誉称号。如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胆结石患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多中心验证研究

    于文倩夏静陈芳圆焦鹏...
    64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我国的多中心体检人群数据构建和验证胆结石患病风险预测模型,以期能及早识别胆结石高风险患者,增强人们对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意识.方法 最终纳入96 426名研究对象,其中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5 976名研究对象被划分为训练集(80%,n=28 781)和内部验证集(20%,n=7 195).来自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重庆市开州人民医院的研究对象将作为外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与胆结石病(gallstone disease,GSD)相关的风险因素,并利用列线图分别构建完整和简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用于验证这些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效用.此外,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建立了一个在线网站便于预测模型的使用(完全模型:https://wenqianyu.shinyapps.io/Completemodel/,简化模型:https://wenqianyu.shinyapps.io/Simplified/).结果 女性、高龄、较高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尿酸、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和脂肪肝与GSD患病风险呈正相关.胆囊息肉、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GSD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完全模型内部验证AUC为74.1%(95%置信区间:72.9%~75.3%)和简化模型内部验证AUC为73.7%(95%置信区间:72.5%~75.0%),两种模型的决策曲线分析和校准曲线结果显示,GSD的完全和简化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优异的预测性能.此外,完全模型与简化模型的预测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胆结石患病风险预测模型,以及在线GSD患病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患者和临床医生进行胆结石患病风险的预测.我们推荐在实践中使用简化模型以提高筛查高风险人群的效率.使用简化模型有助于增强普通人群的自我防控意识和GSD的早期干预.

    胆结石预测模型列线图回顾性研究

    模拟饮酒干预与肝脂肪变性:一项大型队列的纵向研究

    张宁张圆魏君向毅...
    653-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一项大型队列的纵向研究数据,模拟评估饮酒干预(饮酒量和种类的改变)对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 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纳入同时接受了基线及重复调查的12 687人.使用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作为结局指标.参与者根据其饮酒量被分为不饮酒者、中度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定义了以下干预措施:从基线到重复调查,酒精消费水平不变(如持续不饮酒、持续中度饮酒);以及饮酒水平发生改变(如不饮酒到中度饮酒).饮酒种类的干预类似于酒精量的干预.应用parametric g-formula模拟反事实场景下饮酒干预对FLI的影响.结果 在UKB人群中,无论基线饮酒水平如何,相比于饮酒量恒定,饮酒量增加与更高的FLI水平有关.与其他饮酒种类相比,饮酒种类转变为红酒与较低的FLI水平有关.结论 无论目前饮酒水平如何,饮酒量增加会增加肝脂肪变性的风险,如果戒酒具有挑战性,红酒可能是比其他类型更好的选择,本研究可为未来的实践指南和卫生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饮酒量饮酒种类肝脏脂肪变性目标试验模拟干预

    基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检的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杨会芳袁璐吴结凤李星月...
    662-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检数据,通过Meta分析构建普适于中老年人群的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logistic函数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模型构建: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T2DM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Meta合并危险因素效应值(odds ratio,OR),转换为logistic函数的偏回归系数β;常数项α通过合并各队列研究的发病率进行估计.模型验证: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成都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2022年7 602名初次体检未患T2DM者的基公卫体检随访数据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危险因素Meta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公卫体检条目有10个,来自40项队列研究,分别为年龄、中心性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空腹血糖受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 glucose,TYG)指数和糖尿病家族史,OR(95%置信区间)为1.04(1.03,1.05)、1.55(1.29,1.88)、1.36(1.11,1.66)、1.26(1.07,1.49)、3.93(2.94,5.24)、1.14(1.06,1.23)、1.47(1.34,1.61)、1.11(1.05,1.18)、2.15(1.75,2.62)、1.66(1.55,1.78);37项研究报告了发病率,合并发病率(95%置信区间)为0.08(0.07,0.09),常数α为-2.442.将构建的T2DM风险预测模型在7 602例基公卫体检数据中进行外部验证,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为0.794(0.771,0.816).结论 利用基公卫健康体检数据构建的T2DM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作为中老年人群T2DM风险预测的实用工具.

    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老年人群

    全身炎症综合指数与白蛋白尿的关联:基于2007-2018年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横断面研究

    孙丽荣霍醒伟贾珊珊陈晓平...
    671-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美国成人全身炎症综合指数(aggregate index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AISI)与白蛋白尿之间的关联.方法 研究使用了2007-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数据,排除了怀孕妇女和18岁以下的个体,缺少AISI、尿白蛋白浓度及其他共变量数据的病例也被排除.AISI的计算公式为:AISI=(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根据log2AISI三分位数将研究变量分为3组,即Q1(4.94~7.49),Q2(7.49~8.29),Q3(8.29~10.85).白蛋白尿是指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超过30 mg/g.通过加权多变量逻辑回归和亚组分析研究AISI与白蛋白尿之间的独立关系.广义相加模型用于检验非线性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分析了32 273名参与者.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9.64%.按AISI水平分类的基线特征显示随着AISI水平的增加,白蛋白尿的患病率相应增加.在完全调整模型中,加权多变量逻辑回归揭示了与最低AISI水平相比,更高AISI水平的个体患白蛋白尿风险更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3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1~1.55,P<0.001];AISI与大量白蛋白尿风险间的关系强调了这一正向关系的稳健性.广义相加模型结果表明AISI与白蛋白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提示当log2AISI小于7.25时,log2AISI的增加并不增加白蛋白尿的风险,但当log2AISI超过7.25时,log2AISI的增加显著增加白蛋白尿的风险.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提示性别、血压、体质量指数、吸烟和饮酒与 AISI存在交互作用,影响蛋白尿的风险.结论 美国成人AISI与白蛋白尿风险之间存在稳健的正向关联.然而,有必要通过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全身炎症综合指数白蛋白尿肌酐阈值效应横断面研究

    青少年共情与抑郁的关系: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

    龙宇徐新茂张换芳彭银辉...
    680-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共情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探索家庭功能在共情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潜在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CPCD)"的2022年横断面数据,使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儿童家庭功能评定量表(C-FAI)、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于2022年6月对成都市三所分层随机选择学校的3 020名5~8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级、地区和家庭月总收入)在调查对象群体间,家庭功能、共情和抑郁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考察家庭功能、共情和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采用SPSS PROCESS组件Model 4分析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共情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40%.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地区、家庭月收入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状检出率在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检出率在家庭功能障碍、共情能力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共情得分与抑郁呈负相关(r=-0.11,P<0.001),家庭功能障碍与抑郁呈正相关(r=0.29,P<0.001),共情得分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r=-0.37,P<0.001).家庭功能障碍在共情对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成立,直接效应为0.03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10~0.069,P<0.001];间接效应值为-0.096(95%CI:-0.115~-0.079,P<0.001).直接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28.89%,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71.11%.结论 青少年共情能力与抑郁症状相关,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共情与抑郁症状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增强青少年共情能力和家庭功能,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青少年抑郁共情家庭功能中介作用

    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聚类分析及消融成功率评价

    黄凤誉钟玥张然白文娟...
    687-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房颤是一组异质性较高的疾病,本研究拟通过聚类分析探讨房颤患者的不同亚型,并进一步评估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在不同房颤亚型中的成功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 102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基于59项基线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在聚类分析产生的房颤亚型间比较射频消融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的成功率.结果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产生了5类房颤患者亚型:①较年轻房颤患者组(n=404);②较年长且合并慢病组(n=438);③窦房结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组(n=160);④合并心衰组(n=80);⑤缺血性心肌病组(n=20).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亚型1(较年轻组)的消融成功率最高(81.2%),但亚型5(缺血性心肌病组)的消融成功率最低(65.0%)(P<0.05).就早期消融成功率而言,与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s isolation,PVI)基础上复合异位病灶消融的广泛消融策略相比,仅在亚型2(较年长且合并慢病组)的患者中,单纯PVI与较高的消融成功率相关[79.6%vs.66.5%;比值比(odds ratio,OR)=1.9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8~3.03].结论 通过聚类分析产生的房颤亚型之间存在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差异,聚类分析产生的亚组分型可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导管消融术心房颤动聚类分析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供肝获取术供者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崔凌利邹毅张梁刘珅...
    693-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活体肝移植腹腔镜供肝获取术供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择期行活体肝移植腹腔镜供肝切取术供肝脏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n=28):DEX组和对照组.DEX组患者入室后静脉泵注DEX 1 μg/kg 15 min,随后以0.4 μg/(kg·h)输注至供肝肝门静脉阻断后停止;对照组患者采用等容积0.9%生理盐水,输注速度和停药时间同DEX组.主要观察指标为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发生率,苏醒期躁动依据AFPS(Aono's four-point scale)评分进行评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中麻醉和手术情况、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寒战发生率、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拔管期血压以及心率等.结果 DEX组和对照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0.7%和39.3%,DEX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4).DEX组供者APFS躁动评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较对照组更低[1(1,1)分vs.2(1,3)分,P=0.005].DEX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DEX组苏醒期需追加镇痛的人数更少,血压和心率更低(P<0.05).两组供体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寒战发生率、Ramsay评分、NRS评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能够降低活体肝移植供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改善苏醒期恢复质量,且不影响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

    苏醒期躁动右美托咪定活体供者肝切除术随机对照试验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增强美托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

    郑荷洁胡小翠
    699-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2月-2023年4月102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由独立于研究外的工作人员将招募名单输入随机数据库,采用SAS9.4软件生成随机分配序列,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 mg/d,逐渐增量至目标剂量25 mg/d;试验组给予dbcAMP-Ca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给药方式同对照组,加用dbcAMP-Ca(40 mg/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维持治疗4周.主要结局指标为各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该组达到显效和有效的例数/该组总例数),次要指标为各组的心功能、心率变异性、运动能力、血液流变学、心肌损伤指标、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试验组94.12%(48/51)高于对照组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方面,试验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室间隔厚度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变异性方面,试验组治疗后NN间期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SDNN、SDANN)、相邻NN差50 ms以上占总窦性心搏个数比例(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能力方面,试验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方面,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沉、全血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损伤指标方面,试验组治疗后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对照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心肌营养素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炎性指标方面,试验组治疗后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0%)与对照组(7.84%)相当(P>0.05).结论 在美托洛尔的基础上联合使用dbcAMP-Ca,可有效提高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改善心率变异性,提高运动耐量,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好于单用美托洛尔.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美托洛尔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一般临床特征与血液学参数在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研究

    曾莲丽李双双岳鹏飞易成...
    708-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及血液学参数与预后的关系,为患者的临床风险分层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2019年2月进行根治性手术的445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采集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血液常规检查、肿瘤学生物标志物等数据,探索了这些指标对PDA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影响.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后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7.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5.0~19.0]个月.在术后的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以及第5年,纳入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60.6%、33.4%、19.1%、12.7%和9.6%.多因素Cox风险比模型结果显示,影响PDAC患者术后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部位[风险比(hazards ratio,HR)=1.574,95%CI:1.233~2.011]、肿瘤细胞分化水平(HR=0.687,95%CI:0.542~0.870)、是否存在神经受侵犯(HR=0.686,95%CI:0.538~0.876)、TNM分期(HR=1.572,95%CI:1.252~1.974)、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治疗(HR=1.799,95%CI:1.390~2.328)、术前饮酒记录(HR=0.744,95%CI:0.588~0.943),以及术前血清中CA199水平(HR=0.742,95%CI:0.563~0.977).结论 在PDAC患者中,肿瘤位于胰头、中高分化、无局部神经侵犯、TNM分期为Ⅰ期、术后接受辅助治疗、术前无饮酒史、术前CA199≤37 U/mL等特征与患者较好的预后显著相关.

    胰腺导管腺癌预后评估临床特征血常规指标肿瘤标志物

    产前磁共振在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胎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贾阳鲍莉徐蓉谢林均...
    717-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胎儿产前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探讨产前MRI检查评估胎儿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可行性,初步探索产前MRI对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胎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3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产前超声怀疑胎儿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并行MRI检查确诊者.测量胎儿肺部肿块的体积及肺头比(cystic volume ratio,CVR)、双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结合随访结果分析MRI评估胎儿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可行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病灶体积、CVR、患侧-健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差值与不良预后是否有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RI参数对于预测胎儿预后的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47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胎儿,其中预后良好30例,预后不良17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胎儿患侧-健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健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高于患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CVR[比值比(odds ratio,OR)=1.05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014~1.104]、患侧-健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差值(OR=0.814,95%CI为0.700~0.947)与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胎儿出生不良预后相关.此外,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病灶体积/患侧肺体积及患侧-健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差值观察预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胎儿预后较单一参数判断更为准确,其曲线下面积为0.988,截断值为0.33,对应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3%,95%CI为0.966~1.结论 基于产前MRI获得的病灶体积、病灶体积/患侧肺体积、病灶体积/总肺体积、CVR、患侧-健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差值预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胎儿的不良预后有一定价值,但在联合指标中病灶体积/患侧肺体积及患侧-健侧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差值的预后效能更好.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支气管肺隔离症支气管囊肿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