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魏于全

双月刊

1672-173X

scuxbyxb@scu.edu.cn

028-85501320

610041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类学术刊物,以报道医学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为主。主要阅读对象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科研人员及高等医药院校的师生。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检索系统收录。创刊以来,曾荣获各级部门颁发的数次荣誉称号。如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ircVRK1靶向miR-4428调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KOCL44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张欢吴斌王月娇
    872-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ircVRK1和miR-4428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ALL细胞KOCL44,实验分组为:pcDNA、pcDNA-circVRK1、anti-miR-NC、anti-miR-4428、si-NC、si-circVRK1、pcDNA-circVRK1+miR-NC和pcDNA-circVRK1+miR-4428组.qRT-PCR检测细胞circVRK1和miR-4428的表达水平;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VRK1与miR-4428的靶向关系[实验分为circVRK1野生型报告质粒(WT-circVRK1)+miR-NC、WT-circVRK1+miR-4428、circVRK1突变报告质粒(MUT-circVRK1)+miR-NC和MUT-circVRK1+miR-4428组];Western blot检测Ki-67、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量.结果 相较于pcDNA组,pcDNA-circVRK1组的circVRK1表达上调(P<0.05);与转染pcDNA或者转染anti-miR-NC相比,转染pcDNA-circVRK1或anti-miR-4428后,KOCL44细胞活力和Ki-67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增加(P<0.05);circVRK1可负向调控miR-4428的表达,但该作用仅在转染WT-circVRK1的组别中体现;与pcDNA组相比,pcDNA-circVRK1组miR-4428表达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circVRK1组miR-4428表达增加(P<0.05);与共转染pcDNA-circVRK1+miR-NC相比,共转染pcDNA-circVRK1+miR-4428后细胞活力升高(P<0.05),Ki-67蛋白表达增加(P<0.05),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circVRK1过表达可通过下调miR-4428表达而减弱ALL细胞增殖能力及诱导细胞凋亡.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ircVRK1miR-4428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丹参酮ⅡA通过调节TGF-β1/Smad2/MMPs信号通路改善卵巢摘除大鼠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

    郭琴郭苑莉廖凤儿陶莹...
    878-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对卵巢切除(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模型)大鼠骨关节退行性变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及低、中和高剂量Tan组.双侧卵巢切除术8周后,分别给予大鼠5、10和20 mg/kg Tan治疗28 d.通过X射线、解剖学观察、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观察评估大鼠关节软骨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磷酸化的Smad2(phosphorylated-smad2,p-Smad2)、Ⅱ型胶原(type Ⅱ collagen,C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MMP-13的表达水平.结果 X射线、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OVX组大鼠膝关节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侵蚀甚至局部软骨出现裂隙、软骨表面甲苯胺蓝染色变淡,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潮线不清甚至中断,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分、Pelletier分级评分、Mankin评分和OARSI评分均较Sham组增高(P<0.01);Tan可剂量依赖性改善OVX导致的上述膝关节退行性变,提高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分、Pelletier分级评分、Mankin评分和OARSI评分.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相对于OVX组,Tan组软骨组织中TGF-β1、p-Smad2、CⅡ表达增高(P<0.01),MMP-9和MMP-13表达降低(P<0.01),且呈剂量效应.结论 Tan可减轻卵巢去势大鼠关节软骨退变,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TGF-β1/Smad2/MMPs信号通路有关.

    丹参酮ⅡA关节软骨卵巢切除大鼠

    骨髓源性生长因子缺失导致小鼠心肌梗死后纤维化加剧

    韩国玲郝琰琰李若朴刘维静...
    886-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梗后骨髓源性生长因子(myeloid-derived growth factor,Mydgf)的缺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 取成年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与Mydgf敲除(myeloid-derived growth factor knockout,Mydgf-KO)小鼠,检验这两组小鼠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n=10),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n=3)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膜蛋白(postn)、Ⅷ型胶原(type Ⅷ collagen,col8al)、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n=3)检测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对WT与Mydgf-KO小鼠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检测小鼠术后LVEF和LVFS(n=10),取出心脏后进行Masson染色测定梗死面积(n=10).分别在MI后第7天、第14天收集Mydgf-KO及WT小鼠的心脏,验证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n=3)的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WT小鼠,Mydgf-KO成年小鼠LVEF、LVFS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α-SMA和postn的mRNA水平上调,α-SMA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均<0.05);MI后,与WT小鼠相比,Mydgf-KO小鼠LVEF、LVFS下降,且梗死面积增大(P均<0.05);进一步发现,Mydgf-KO小鼠α-SMA、col8al、postn和ctgf的mRNA水平升高,同时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且α-SMA阳性的成纤维细胞增加(P均<0.05).结论 Mydgf缺失促使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同时也加剧心梗后的纤维化.

    骨髓源性生长因子心肌纤维化心肌梗死肌成纤维细胞

    人母系蛋白3参与胃癌细胞恶性行为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李靖喻大军陈少华谢波...
    893-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胃癌患者人母系蛋白3(MATN3)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致病机制.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MATN3表达情况,比较各病理特征、化疗耐药与胃癌组织MATN3表达水平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ATN3与胃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Cox等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转染MATN3至人胃癌细胞MGC803,将细胞分为高表达组(LV-MATN3组)及其对照(LV-NC组),低表达组(sh-MATN3组)及其对照(sh-NC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RT-qPCR检测MATN3 mRNA表达水平.将转染MATN3的MGC-803细胞注射到裸鼠皮下,构建移植瘤模型,RT-q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ATN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MATN3高表达率[64.00%(64/100)]高于癌旁组织[31.00%(31/100)](P<0.05).MATN3高表达与年龄≥60岁、肿瘤部位胃体(主体胃)、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N1~N3)、组织学分化(中高分化)、肿瘤浸润深度(T3~T4)、TNM分期(Ⅲ~Ⅳ)、远处器官有转移、有复发和死亡因素有关(P<0.05).化疗耐药组MATN3高表达率为79.49%(31/39),高于化疗敏感组的54.10%(33/61)(P<0.05).随访11~22个月,100例胃癌患者中有3例失访,随访率97.0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ATN3高表达患者的RFS和OS低于MATN3低表达患者(P均<0.001).Cox等比例风险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ATN3高表达[风险比(HR)=2.291,95%置信区间(CI):1.268~5.392]、肿瘤部位主体胃(HR=2.057,95%CI:1.441~5.666)、淋巴结转移N1-N3(HR=2.011,95%CI:1.010~2.274)、肿瘤浸润深度T3~T4(HR=2.977,95%CI:1.032~7.853)、TNM分期Ⅲ~Ⅳ(HR=2.008,95%CI:1.049~3.902)和远处器官有转移(HR=2.505,95%CI:1.529~5.000)均为影响胃癌患者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细胞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LV-NC组比较,LV-MATN3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升高(P<0.05),肿瘤体积以及肿瘤组织中MATN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sh-NC组比较,sh-MATN3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肿瘤体积缩小(P<0.05),肿瘤组织中MATN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MATN3参与胃癌细胞恶性行为,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且与病理特征、耐药性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免疫组化法MATN3胃癌病理特征耐药预后关系

    循环组蛋白诱导内皮功能障碍致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杨汀航李育霈苏白海
    902-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揭示组蛋白引起内皮功能障碍致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为靶向组蛋白治疗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实验首先采用梯度浓度组蛋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探索体外最佳刺激浓度.进而采用组蛋白刺激HUVEC 24 h进行造模,将细胞分为:①空白对照组、②空白对照+瑞沙托维(Toll样受体4抑制剂)干预组、③组蛋白刺激组、④组蛋白+瑞沙托维干预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UVEC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VE-cadherin表达情况,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拍摄评估内皮细胞间黏着连接的完整性.体内实验采用6~8周22~25 g雄性C57BL/6小鼠,分别通过盲肠结扎穿孔及尾静脉注射50 mg/kg组蛋白构造脓毒症模型.实验动物分为:①空白对照、②空白对照+瑞沙托维干预组、③盲肠结扎穿孔模型组、④盲肠结扎穿孔+瑞沙托维干预组、⑤组蛋白模型组、⑥组蛋白+瑞沙托维干预组.24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质量浓度;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脏组织VE-cadherin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脏组织病理变化.在小鼠处死前30 min,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处死小鼠后,取肺脏组织评估各组小鼠每单位质量肺脏中伊文思蓝染料浓度,计算肺脏内皮漏出率,评估肺脏内皮屏障完整性.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组蛋白刺激下HUVEC凋亡增加(P<0.05),VE-cadherin表达减少(P<0.05),内皮细胞间黏着连接完整性被破坏;瑞沙托维可显著抑制组蛋白诱导的HUVEC凋亡及VE-cadherin表达减少,维持内皮细胞间黏着连接完整性.体内实验中,瑞沙托维可有效缓解盲肠结扎穿孔及组蛋白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血清中IL-6及TNF-α质量浓度增高,减轻小鼠肺脏组织VE-cadherin表达的下调(P<0.05),降低小鼠肺脏血管内皮通透性,改善小鼠肺脏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组蛋白通过与Toll样受体4结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表面VE-cadherin表达下降,破坏细胞间黏着连接完整性,引起肺脏组织病理损伤;使用Toll样受体4抑制剂可阻断组蛋白诱导的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内皮功能障碍循环组蛋白Toll样受体4

    四川省城乡医疗机构婴幼儿营养服务能力现况研究

    丁彦曦张诗雨杨梦彤陈思佳...
    911-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四川省城乡医疗机构婴幼儿营养服务能力现状及问题.方法 于2022年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四川省医疗机构婴幼儿营养服务内容(喂养指导、体格生长评价、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筛查)、人员及工具等信息,分析其营养服务现状及城乡差异.结果 共调查了2206所医疗机构(城市29.1%、农村70.9%).3类营养服务均开展的医疗机构占比35.8%.营养服务总开展率分别为喂养指导94.6%、体格生长评价85.0%和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筛查37.4%,农村体格生长评价和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筛查总开展率均低于城市(P<0.05).各喂养指导内容开展率为70.6%~93.2%,回应性喂养指导开展率最低(70.6%)且农村低于城市(P<0.05);各体格生长评价和各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筛查内容开展率分别为75.3%~81.8%、23.6%~35.7%,且均农村低于城市(P<0.05).营养服务人员主要为护士(52.3%)和临床执业医师(43.4%).膳食评估工具配备率为7.7%~15.9%且农村低于城市(P<0.001),体格测量工具配备率为94.6%~98.5%.结论 目前四川省医疗机构婴幼儿营养服务内容不完善,喂养指导和体格生长评价开展不充分,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筛查开展不足,缺乏专业人员及工具,农村尤为突出.建议整体提高四川省婴幼儿营养服务能力,且需重点提高农村地区.

    婴幼儿营养服务医疗机构城乡

    社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暴力再犯动态预测:一种联合模型

    吴祥瑞杨先梅范箬馨刘军...
    918-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联合建模的策略,建立一种能预测社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简称精分患者)暴力再犯的模型.方法 基于中国西南某地2017年1月-2018年6月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选取基线存在暴力行为的4565名社区成年精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长混合模型识别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模式,进一步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拟合联合模型,并与传统静态模型进行比较,最后采用10折训练-测试分割交叉验证框架评价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结果 157位(3.44%)患者发生暴力再犯.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均拟合出4种模式.计数模型中,年龄、婚姻情况、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历史暴力类型和服药依从性模式是暴力再犯发生次数的预测因素(P<0.05).零膨胀模型中,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历史暴力类型、服药依从性模式和社会功能模式是暴力再犯是否发生的预测因素(P<0.05).联合模型训练集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平均值为776.5±9.4、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平均值为0.168±0.013、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值为0.131±0.018,均小于传统静态模型.结论 联合建模是一种有效的动态变量识别与处理统计学策略,预测性能优于传统静态模型,可为推动综合干预体系建设提供全新思路.

    精神分裂症暴力再犯生长混合模型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

    多维社会剥夺感对老年人衰弱的影响—抑郁的中介效应分析

    冉光权王延刘帅刘丹萍...
    925-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抑郁在老年人多维社会剥夺感与衰弱间关联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成都市某区53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社会剥夺感、抑郁、衰弱之间的关联,并采用MacKinnon乘积分布法检验抑郁在社会剥夺感与衰弱间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 研究对象社会剥夺感平均得分为(48.9±7.1)分,抑郁检出率为12.8%,衰弱发生率为8.4%.社会剥夺感与衰弱(r=0.212,P<0.001)和抑郁(r=0.399,P<0.001)呈正相关;抑郁与衰弱呈正相关(r=0.248,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抑郁在社会剥夺感与衰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中介效应占比64.95%.其中抑郁在社会经济状况、综合性感觉维度与衰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70.30%和64.76%,在家庭与社会关系、政治与社会活动维度与衰弱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P<0.05).结论 社会剥夺感能够影响老年人衰弱结局,抑郁部分介导了这一关联.

    社会剥夺衰弱抑郁中介效应老年人

    中国西部某三甲医院藏族与汉族唇腭裂患者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研究

    段世均郑谦石冰冯帆...
    93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国西部藏族与汉族唇腭裂患者ABO血型和Rh血型分布的关系.方法 统计2016年1月-2023年9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藏族及汉族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A、B、O、AB血型及Rh血型,与正常人群的A、B、O、AB血型及Rh血型进行比较.分别统计A、B、O、AB血型患者中单纯唇裂、单纯腭裂及唇裂伴腭裂表型发病人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藏族唇腭裂患者1227例,汉族唇腭裂患者4064例,对照组人群5360例.藏族唇腭裂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为 O>B>A>AB,Rh阳性血型为100%,O型占41.15%,B型占30.64%,汉族唇腭裂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阳性血型为99.58%,O型占35.78%,A型占30.54%,藏、汉族唇腭裂患者之间ABO血型表现出明显差异(P<0.005),Rh血型无明显差异;藏族唇腭裂患者与对照组人群ABO血型分布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而汉族唇腭裂患者与对照组人群ABO血型分布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对亚型的分析中发现,藏族患者单纯唇裂、单纯腭裂以及唇裂伴腭裂各亚型血型分布均为O>B>A>AB,汉族唇腭裂患者各亚型血型分布均为O>A>B>AB,单纯唇裂及唇裂伴腭裂亚型中藏族与汉族血型分布存在差异(P<0.001),而在腭裂亚型分组中血型分布无差异;藏族唇裂患者中O型血的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唇腭裂患者.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省藏族唇腭裂患者血型分布均为O>B>A>AB,其中甘孜州石渠县、白玉县及昌都市察雅县以B型血为主,其余均以O型血为主.结论 中国西部藏族与汉族唇腭裂患者ABO血型分布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唇腭裂患者中O型血的分布高于正常人群,且在不同表型中均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但仅在单纯唇裂与唇裂伴腭裂表型中表现出藏族与汉族间ABO血型分布的差异,O型血藏族唇腭裂患者较汉族患者更容易出现唇裂畸形.

    唇裂腭裂藏族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

    孟德尔随机化探索凝血功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因果关系

    曾凡英沈平郭伟杰何国琳...
    939-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究凝血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member 13,ADAMTS1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因子8(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凝血因子11(coagulation factor Ⅺ,FⅪ)、凝血因子7(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凝血因子10(coagulation factor Ⅹ,FⅩ)、内源性凝血酶生成潜能(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ET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蛋白C(protein C)、纤溶酶(plasmin)]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联,为凝血功能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 通过R包TwoSampleMR(v 0.5.6)对IEU OpenGWAS数据库进行访问,获取妊娠期糖尿病GWAS摘要统计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 method,IVW)、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 method,WM)对11种凝血功能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MR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GWAS妊娠期糖尿病汇总统计数据(包含5687例病例和117892例对照)进行MR分析,发现基因预测的血浆FⅧ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降低存在因果关系[IVW:比值比(odds ratio,OR)=0.2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10~0.75,P<0.001;WM:OR=0.30,95%CI:0.09~0.98,P<0.001],其他凝血功能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未存在因果关系(P>0.05).结论 血浆FⅧ水平与GDM风险存在因果关系,此发现突显了妊娠期间凝血功能和葡萄糖代谢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但这一发现还需进一步地深入探索.

    孟德尔随机化凝血功能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