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与粘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与粘合
化学与粘合

白雪峰

双月刊

1001-0017

xyxy@public.hr.hl.cn

0451-82639490 82608722

150040

哈尔滨市中山路164号

化学与粘合/Journal Chemistry and Adhes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归油对白及多糖微凝胶贴片中α-熊果苷体外透皮行为的影响

    赵宁付丽娜李伟泽王小宁...
    91-9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当归油对白及多糖微凝胶贴片中α-熊果苷的促渗透作用,为挥发油作为透皮促进剂在日化、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涂膜法制备以白及多糖为基质的α-熊果苷微凝胶贴片,采用HPLC法测定α-熊果苷含量;采用立式扩散池考察当归油对α-熊果苷经皮渗透的影响规律;采用DSC分析给药前后皮肤角质层的结构特征变化,以揭示当归油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理.所制备的白及多糖微凝胶贴片外观细腻,柔软,有韧性,体外透皮试验显示,随着处方中当归油浓度的增加,α-熊果苷的累积透过量逐渐增加,促渗作用增强,当当归油浓度达到1.0%时,α-熊果苷的累积透过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89倍.DSC分析显示,随着处方中当归油浓度的增大,皮肤的特征峰逐渐变弱,当当归油的加入量达1.0%时,皮肤角质层的特征峰消失.当归油具有良好的透皮促进作用,1.0%当归油对α-熊果苷促渗作用最佳,当归油可作为一种天然透皮促进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当归油α-熊果苷白及多糖微凝胶贴片

    纳米碳化硅对染料罗丹明B的光降解性能研究

    王冬华付新
    94-9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墨作为碳源,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硝酸钴作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碳热还原法制备纳米碳化硅,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不同SiC用量、不同pH值、不同光源下纳米碳化硅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250W紫外灯照射条件下,当pH=1,催化剂量为100mg时,罗丹明B的光降解效果最好,最高降解率可达58.52%.

    纳米碳化硅光催化罗丹明B

    Fe、Cu共掺杂SBA-15介孔氧化硅的绿色合成及其表征

    裴霏雷田旺刘婷董佳洁...
    98-10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紫外光引发过硫酸钠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替代无机强酸,在中性条件下水解正硅酸四乙酯,一步绿色合成了铜、铁共掺杂的SBA-15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采用XRD、SEM、TEM、EDS能谱以及物理吸附(N2)等表征手段对所得介孔二氧化硅材料进行了系统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纤维状的Fe、Cu共掺杂SBA-15介孔氧化硅材料,该材料呈现出有序的介孔结构,其中Fe∶Cu∶Si原子比约为1∶3∶58;随着Fe、Cu掺杂量增加,Fe-Cu-SBA-15介孔氧化硅材料的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介孔孔径逐渐减小.

    羟基自由基中性条件绿色合成铜、铁共掺杂有序介孔材料

    镁铝水滑石负载超细纳米钯催化剂的超声辅助环境友好制备及其催化Suzuki反应性能

    张帅周白雪峰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镁铝水滑石(MgAl-LDH)为载体,在不加入任何化学还原剂和稳定剂的条件下,利用超声波将MgAl-LDH的表面羟基激发出具有较强还原性的氢自由基,原位还原Pd2+为Pd0,制备出MgAl-LDH负载纳米钯催化剂(Pd/LDH).采用XRD、FT-IR、TEM和N2物理吸附等对所制备的Pd/LDH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在300 W超声功率和25℃下,还原时间20min所得Pd/LDH上的PdNPs均匀分布在LDH表面及介孔孔道内,粒径分布在1.15~2.81nm,平均粒径为1.49nm.当反应温度为60℃,溶剂为乙醇水溶液(体积比6 ∶6),催化剂用量为0.10%mol,碳酸钾为碱时,催化4-硝基溴苯与苯基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的收率为96.58%.此方法为环境友好制备纳米金属催化剂提供了合理的技术方案.

    超声辅助环境友好制备镁铝水滑石超细钯纳米Suzuki反应

    金属离子螯合物作用下固化工艺对环氧/氰酸酯树脂的影响研究

    朱金华王莹刘晓辉王刚...
    105-10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研究催化剂TE用量对环氧/氰酸酯树脂反应活性和固化度的影响,借助动态力学热分析仪研究TE用量及固化温度对树脂玻璃化温度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环氧/氰酸酯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固化温度对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树脂固化度的最主要关键因素;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环氧/氰酸酯的反应温度,但对玻璃化温度有负作用,催化剂TE用量适宜比例为0.14phr.树脂在120~150℃下以氰酸酯自聚反应为主;温度升至180℃后,除了低聚体进一步发生交联反应外,还存在环氧基团与氨基甲酸酯(氰酸酯基团与水的反应产物)的反应.随着固化温度的增加,玻璃化温度逐渐升高,150℃力学性能大幅度增加.

    氰酸酯环氧固化工艺金属离子螯合物

    低温固化工艺对环氧-氰酸酯树脂性能影响研究

    王莹朱金华刘晓辉张大勇...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了环氧-氰酸酯(EP-CE)树脂在三种低温固化工艺(80℃/96h、120℃/48h、100℃/12h+150℃/12h)条件下性能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固化工艺对树脂固化度、玻璃化温度、高温剪切强度和介电损耗的影响比较明显.三种低温固化工艺树脂的固化度分别为78.74%、93.41%、96.38%,Tg分别为87.4℃、139.73℃、162.6C;150℃剪切强度分别为15.65MPa、18.59MPa、20.49MPa;10GHz介电损耗分别为0.02235、0.02047、0.01979;固化工艺对室温剪切强度和TG性能影响较小.IR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固化时,氰酸酯基团首先发生了三聚反应,同时伴随有异氰脲酸酯结构的生成.固化温度增加有利于树脂中环氧基团与异氰脲酸酯生成噁唑烷酮的反应.

    氰酸酯环氧树脂低温固化胶粘剂

    核壳结构橡胶粒子增韧氰酸酯/环氧胶粘剂性能研究

    刘野王莹赵毅磊王刚...
    115-11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聚的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核壳结构微纳米橡胶粒子增韧氰酸酯/环氧树脂.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核壳粒子后,CE/EP树脂韧性获得提高.随着核壳粒子用量从0phr增加到30phr,室温剪切强度和90°剥离强度逐渐增加,150℃剪切强度轻微下降.热失重研究结果表明,核壳粒子加入后,树脂体系固化物起始热分解温度仅下降了 5~10℃,下降幅度较小.SEM微观形貌显示,随着核壳粒子用量的增加,树脂由脆性断裂演变为韧性断裂.

    氰酸酯环氧核壳结构橡胶粒子胶粘剂

    表面改性MCC对PLA复合材料力学与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赵一阳杨京龙杨可晴朱玉...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分别对微晶纤维素(MCC)表面处理.运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改性微晶纤维素/聚乳酸(MCC/PLA)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MCC表面改性方法对MCC/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化学包覆于MCC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表面物理包覆于MCC表面,均可以使MCC的接触角增大,亲水性减弱.扫描电镜(SEM)观察到表面处理前后的MCC填料对复合材料界面影响显著;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KH-570、n-HA表面包覆MCC能够提升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当添加量为5%(wt)时,经偶联剂处理过的MCC填充聚乳酸的材料拉伸强度达到48.74 MPa,n-HA与MCC(1 ∶1)物理包覆的MCC填充聚乳酸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分别达到了 96.29MPa,0.59kJ·m-1.应力、应变试验结果显示,n-HA与MCC(1∶1)包覆改性MCC的复合材料屈服应力最大.热重分析表明经硅烷偶联剂KH-570和n-HA包覆改性可以使MCC的热稳定性提高.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微晶纤维素表面改性力学性能

    10,10-二苯基-5,10-二氢二苯并[1,4]氮硅杂环己烷的合成研究

    吴绵园徐虹杨杰李淑辉...
    124-12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10,10-二苯基-5,10-二氢二苯并[1,4]氮硅杂环己烷(4)是一种重要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中间体.以2-溴苯胺和1-溴-2-碘苯为原料,经过Buchwald-Hartwig偶联、氨基保护、有机锂试剂脱卤素关环和氨基保护基的脱除等4步反应合成了10,10-二苯基-5,10-二氢二苯并[1,4]氮硅杂环己烷(4),合成总收率达48.1%.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等优点,适宜于工业化开发.

    10,10-二苯基-5,10-二氢二苯并[1,4]氮硅杂环己烷热活化延迟荧光合成

    空心微球对聚硫密封剂耐电弧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于美超宋英红刘峥吴松华...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液体聚硫橡胶为基胶,二氧化硅为补强填料,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对聚硫密封剂硫化过程、力学性能及耐电弧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试验、耐电弧试验对比了常温、100℃*168h燃油浸泡及60℃*168h水浸泡条件下密封剂材料的性能变化.试验结果为:液体聚硫橡胶中添加聚合物微球对,密封剂的硫化过程无较大影响,但力学性能及耐电弧腐蚀性能下降;100℃*168h燃油浸泡、60℃*168h水浸泡后密封剂材料的耐电弧腐蚀性能可明显提高.表明常温时,配方中添加聚合物微球会降低密封剂的耐电弧腐蚀性,但在一定试验环境下,会增强密封剂的耐电弧腐蚀性能.

    聚硫密封剂聚合物微球耐电弧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