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海洋测绘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欧阳永忠

双月刊

1671-3044

hych2002@163.com

022-84685080,84685068

30006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

海洋测绘/Journal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科技期刊,面向全国测绘和相关行业的读者与作者。1981年创刊,2001年公开发行。双月刊,正文84页,单月25日出版,现自办发行。本刊全面反映我国海洋测绘学术技术研究成果和国外海洋测绘科技动态;努力推动海洋测绘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促进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热情为广大测绘工作者、读者与作者服务。 报道范围以海洋测绘为主,主要包括: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江河湖泊测绘,测绘仪器装备,海岸与海底地貌研究,海洋水文与气象观测以及航海导航等。本刊主要反映上述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工程技术的重要进展,新产品开发动态,以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作业方法和经验交流。 2008年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批准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E651-2008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基点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归算补救方法

    黄谟涛欧阳永忠范瑾煜王许...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重力测量中可能出现基点信息缺失(也就是无有效基点信息,统称无基点)的一些特殊情况,在分析评估国际上近期发布的全球重力位模型和卫星测高重力模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前述两类模型作为海域重力场中长波控制基准,进而开展无基点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归算的补救方法研究,给出了数据归算的流程和步骤,分析评估了补救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精度水平,使用海上实际观测数据对推荐的补救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证明将两类模型应用于无基点海洋重力测量数据补救处理是有效可行的.

    海洋重力测量无基点重力位模型和卫星测高重力模型控制基准数据归算补救方法

    一体式声磁综合探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陈小冬田宝帅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获取海底光缆位置信息是影响海底油气田选址与设计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装备难以在海底地貌调查的同时实现海底通信光缆调查的问题,以Klein 3000型侧扫声纳和SeaSPY磁力仪为基础,进行有机融合和适应性改造,形成同时具备声学成像和磁力探测功能的一体式声磁综合探测系统.实际海上工程应用试验表明:该系统原理可行、运行稳定,极大提高了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丰富了现有海底通信光缆和地层地貌调查的技术手段.

    海洋测绘磁场测量海底地貌调查海洋工程勘察声纳探测

    CUBE自动滤波在远海多波束测深中的应用

    魏源金绍华赵伟光高永耀...
    12-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远海多波束测深数据标准化处理能力,验证CUBE自动滤波在远海海域的实际应用效果,选取远海海域3个典型深度测区,使用优选的CUBE自动处理参数组,对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自动滤波处理,并从处理用时、逐点标记以及交叉点水深差值3个方面,将处理结果与多名作业人员的手工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UBE自动处理与人工处理结果基本相同,且少量处理不同之处产生的水深成果差值均在测量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且CUBE自动处理在处理效率、成果标准一致性方面均优于人工处理.本文成果对于提升远海多波束测深数据标准化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远海测量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自动滤波CUBE算法

    基于地形单元分区的BP神经网络反演海底地形

    范美琦陈义兰孙贺元付延光...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底地形和海洋重力场在一定波段频率域上存在相关性,传统海底地形反演方法主要考虑海底地形与重力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而忽略非线性项作用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海底地形单元分区的BP神经网络反演方法,改善海底地形反演精度.选取东印度洋北部东经90°海岭附近海域(83°E~92°E,10°S~10°N)为实验区,利用船测水深、卫星测高重力等数据,根据地形特征将实验区分为海盆区和海岭区,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进行海底地形反演,构建了实验区1'×1'局部海底地形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地形单元分区的反演结果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精度可达1.45%,比未分区的反演结果均方根误差降低了 42 m,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海底地形BP神经网络分区反演重力异常垂直重力梯度异常

    基于Encoder-Decoder LSTM的船舶轨迹预测方法

    李业任鸿翔张政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轨迹预测的准确性是预警事故和确保安全航行的关键,但精度和稳定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基于Encoder-Decoder LSTM的船舶轨迹预测方法.首先对船舶AIS轨迹数据进行去噪、分段、插值、停留点检测和归一化等预处理,提取船舶的航行轨迹.然后构建了一种基于Encoder-Decoder LSTM架构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初始化.最后使用长江江苏段天生港水域渡轮的真实AIS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与其他广泛使用的轨迹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定量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船舶轨迹较为准确的预测,且所预测轨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路运输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舶轨迹预测编码器-解码器长短期记忆网络

    基于声学宽带扩频信号的抗多径测距技术研究

    罗宇王浩辛明真程梦迪...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宽带扩频信号在复杂水声信道下的测距精度,提高水声定位系统的抗多径性能,以BELLHOP模型的多径干扰冲激响应作为水声信道环境基础,通过构造不同传播距离、海洋环境特征的多径水声信道,对宽带扩频编码进行同步相关测距仿真;提出一种基于宽带扩频信号载波域同步的抗多径测距方法,利用载波携带的宽带特征信息进行相关同步以提高理论测距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有直达声且不考虑声线弯曲条件下,浅海多径信道条件测距精度可达厘米级,中深水信道维持分米级测距精度,较基带同步方法的抗干扰性能有所提升,基于宽带扩频信号载波域同步的抗多径测距方法,能够为声学定位系统的高性能测距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水声定位BELLHOP模型时延测距抗多径宽带扩频

    基于PS-InSAR的广西北部湾沿岸形变探测及成因分析

    罗天宇高二涛赵威肖云志...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广西地区沉降地质灾害频发.为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利用36景Sentient-1A卫星影像,探究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土地形变情况并分析其成因.首先基于PS-InSAR技术和SBAS-InSAR技术,获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北部湾地区地表沉降信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区域最大累计沉降量达-78.1 mm,最大平均形变速率为-22.664 mm/a.其次结合降雨量数据与人类活动强度,分析地表形变成因,结果进一步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累计沉降量与人类活动强度呈现正相关;每年7、8月雨季时,地表形变速率提高,雨季结束后,部分地面出现抬升.人类活动与降雨是导致广西北部湾地区大面积不规则沉降的重要原因.

    SAR卫星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不均匀地面沉降沉降成因分析

    基于坐标时间序列的地心运动分析与预测

    朱新慧王刃贾彦锋柯能...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心运动会影响地球参考框架原点的准确性,是地球参考框架进行非线性维持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提出对地心运动进行多尺度的建模和预测,以实现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采用网平移法计算的地心运动、全球地球物理流体中心(global geophysical fluids center,GGFC)和国际 GNSS 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第三次重处理(IGSR03)提供的3组地心运动数据,首先对其一致性和差异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利用谐波模型和Diff-LSTM模型对地心运动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建模与预测,结果显示,GGFC地心运动的预测精度优于1.5 mm,而Diff-LSTM模型的地心运动预测结果在短期内优于谐波模型,当预测步长为17时,GGFC和IGSR03的地心运动预测精度均能达到甚至优于1 mm.表明地心运动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基于地球质量中心(center of mass of the total earth system,CM)的瞬时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与维持.

    地球参考框架地心运动预测坐标时间序列谐波模型Diff-LSTM模型

    郑重声明

    《海洋测绘》编辑部
    42页

    AUV海上GNSS数据质量分析与定位评估

    向民志柴洪洲白腾飞杜祯强...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自主航行器(AUV)逐渐走向智能化、自主化、模块化和多功能化,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然而关于AUV在海上环境的GNSS数据质量和定位性能尚不清楚.基于2022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海面实测AUV数据,从可见卫星数、信噪比、数据完整性、伪距噪声和多路径效应5个方面对AUV海上GNSS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并对定位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AUV的GNSS数据质量主要受到海上风浪和多路径的影响,卫星信号频繁中断,数据完整性较低,伪距噪声和多路径效应显著.AUV海上RTK的固定率为76.6%,伪距单点定位水平方向有96.83%的误差分布在2 m之内.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海洋环境水下自主航行器质量分析动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