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环境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环境科学

马德毅

双月刊

1007-6336

bjb@nmemc.gov.cn

0411-84783126

116023

大连市303信箱(凌水桥凌河街42号)

海洋环境科学/Jour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的海洋环境科学学术期刊,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海洋科学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内容有:海洋环境调查与研究、监测与监视、环境法学与环境管理、测试技术、综述和研究简报及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电站温排水融冰特性的数值模拟

    姜新舒李雨珊张真李奇...
    430-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方核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节中,不考虑结冰条件会导致取水温升的选取偏保守,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为了探讨寒区海域核电站温排水的温升及融冰特性,采用三维潮流场和温排水模型,考虑大气-海冰界面热流通、海冰内部热传导、海冰-海洋界面热流通与海冰生消的热力学过程,以徐大堡核电厂为例研究了温排水在结冰条件下的扩散规律和融冰范围.结果表明,大潮表层温升为0.5℃、1.0℃和 2℃考虑结冰影响的最大温升包络面积较无冰时分别减少了 38.93%、32.18%和 3.72%;且1~6号机组同时运行时的温排水融冰范围较 1~4号机组同时运行时偏大 36.31%.此外,暗管排水方式占主导的工况与明渠排水方式占主导的工况相反,由于排水源更靠近底层,因此表层、中层和底层最大温升包络面积依次增大.该项研究可为寒区海域核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温排水海冰融冰范围核电站数值模拟

    基于时空加权KNN算法的1988-2015年渤海海冰空间分布重建

    孙静琪李晨睿许映军颜钰...
    438-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VHRR和MODIS遥感解译数据,结合与渤海海冰面积相关程度高的日平均温度、3 d-1.8℃积温、累积冻冰度日和累积融冰度日等气象因子数据,基于时空加权KNN算法构建了空间分辨率为1 km海冰空间补全模型,重建了 1988-2015年渤海海冰空间分布连续日数据集.渤海海冰空间分布补全均方误差为 0.03,分类正确率均为 87%以上,28年平均正确率为 91.87%,均方误差与海冰遥感影像数据缺失率呈中度正相关.结果表明,该模型均方误差较小,且分类正确率高,可以用于渤海海冰空间分布数据补全,空间分辨率高且补全速度快,在海洋环境安全管理领域,尤其对有冰海域海冰灾害风险管理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渤海海冰加权KNN算法海冰空间分布海冰数据重建

    基于RANet互导融合学习的遥感影像浒苔检测方法

    张蔡辉任鹏陈艳拢初佳兰...
    448-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遥感影像浒苔检测标注数据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残差注意力网络(residual attention network,RANet)互导融合学习的浒苔检测方法.首先,本文搭建了残差卷积模块联合注意力机制的RANet模型用于浒苔检测.其次,在双网络架构下利用两个RANet模型相互引导,挑选双模型融合后的高置信度伪标签,结合数据增强来逐步扩充训练集,从而对双模型迭代学习实现高精度的浒苔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阈值法、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经典分割模型(FCN、SegNet、UNet、PSPNet和DeepLabv3+)相比,基于RANet互导融合学习的浒苔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性.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备进行大规模浒苔监测的可行性,可为大规模浒苔暴发时的灾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浒苔检测互导融合学习残差卷积注意力机制伪标签数据增强

    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水中22种痕量金属元素

    贾亮亮董凌云范培栋郝兴华...
    458-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以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为填料的固相萃取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海水中 22种痕量金属元素的新方法.将海水pH调至 8.5~9.0,15%硝酸为洗脱溶液,萃取分离富集海水中 22种元素,ICP-MS对洗脱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2.5%~4.8%,检出限为 0.008~0.052 μg/L,测定下限为0.032~0.208 μg/L,添加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加标回收率为 80.0%~108.0%.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高效,实现了海水中 22种金属元素的绿色分离和快速检测,为海洋化学、海洋环境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螯合树脂固相萃取ICP-MS海水痕量元素

    季风作用下辽东湾水质污染数值模拟研究

    刘鑫仓王平邓嘉辉王永康...
    465-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季风对海湾污染的影响,本文采用MIKE21模型基于非结构网格进行数值研究,模型以保守物质为示踪剂计算了季风-潮流耦合作用下污染物分布情况.风场数据选择NCAR发布的同化数据,并根据辽东湾地区季风气候特点,选择 8月(夏季)、12月(冬季)作为典型月份,计算并讨论了夏、冬季在无风、实时风场、平均风场三种情况下的污染物扩散情况.同时针对辽东湾的污染现状,以2022年夏季无机氮监测数据作为初始条件,计算了无机氮在上述三种海况下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季风会加快海湾污染物的扩散,但不同风向的季风对污染物局部分布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季风气候带海湾的污染评价和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辽东湾季风水质数值模拟

    黄海冷水团低温中心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研究综述

    刘长华陈晓王春晓刘志亮...
    47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海冷水团是中国陆架浅海上一个极为突出且重要的海洋现象,在深海渔业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海冷水团以低温为主要特征,其低温中心的位置变化和温盐性质对深入认知该区域的海洋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历史观测数据和研究结果,本文系统回顾了黄海冷水团的季节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黄海冷水团低温中心的年际变化特征.北黄海冷水团多年的主要特征为低温中心位置的变化幅度较小,整体稍向北偏移;南黄海两个低温中心位置的变动范围较大些,西侧整体向西偏移,东侧整体向南偏移;北黄海和南黄海西侧冷水团低温中心的水温呈上升趋势,东侧低温中心的水温呈下降趋势;北黄海冷水团盐度呈略微下降趋势,南黄海冷水团盐度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最后,通过梳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不足,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低温中心变化特征的必要性,以此延展出对黄海冷水团研究的展望.文章将为系统研究黄海冷水团的变化规律,深入了解和预测冷水团海域海洋环境的变化提供参考.

    黄海冷水团低温中心季节变化年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