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开发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开发与管理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海洋出版社
海洋开发与管理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海洋出版社

李正楼

月刊

1005-9857

hykfygl@163.com

010-62114471,6210003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海洋开发与管理/Journal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海洋开发与管理》创刊于1984年,原名《海洋开发》《海洋与海岸带开发》,是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和海洋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我国海洋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期刊总体定位为建设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工程领域有影响、有特色、有品位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和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化分析

    邵业宁凌欧春尧曹阳春...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厘清海洋产业数字化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基于钻石模型构建了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2014-2020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不同区域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区域内差异是研究期内我国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地区差异的主导因素,其中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居中;三大海洋经济圈内海洋产业数字化集聚形式各具特征:北部海洋经济圈内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高—低"集聚型,南部海洋经济圈内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低—高"集聚型,东部海洋经济圈内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则形成"高—高"集聚型.

    海洋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钻石模型时空演化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增强海洋城市经济韧性——基于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研究

    沈金生郭慧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城市是"海洋建设"目标的载体和数字城市建设的先导力量,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其经济韧性的增强离不开数字普惠金融的动能注入.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53个海洋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海洋城市经济韧性,并构建面板模型深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海洋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及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双重性,但对海洋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城市特质分析表明,海洋经济圈、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海洋城市经济韧性的关系存在异质性;作用机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创业活跃度和消费能力影响海洋城市经济韧性;进一步分析,金融监管对数字普惠金融增强海洋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这为数字普惠金融提高海洋城市经济韧性,助力数字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数字普惠金融海洋城市经济韧性金融监管

    数字化转型提升了涉海企业创新能力吗?——来自涉海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任仙玲邱逸枫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而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是实现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07-2021年92家中国涉海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应用Python技术爬取企业年度报告中"数字化转型"相关关键词,并归集词频制作数字化转型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涉海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其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从区分企业性质来看,相较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涉海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正向作用更大更显著.因此,推进涉海企业数字化技术发展,提升服务涉海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优先培育数字海洋国有示范企业,借力数字化转型推动涉海企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数字化转型企业创新能力爬虫技术涉海上市公司海洋产业

    我国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现状、监管问题及建议

    张悦许道艳廖国祥李诗菲...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 自然或人为方式对本地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物种多样性造成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会对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就部分入侵面积和危害较大的海洋外来生物(包括互花米草、沙筛贝、尼罗罗非鱼、米氏凯伦藻、桃拉病毒)的入侵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监管

    溢油环境风险综合评价

    陈睿彤许妍梁雅惠余东...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危化品风险源、涉海敏感目标和船舶交通密度3种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状况.首先从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的视角,提取宁波市海域环境风险影响因子,建立海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然后依托GIS空间信息平台实现对宁波近岸海域环境风险空间布局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波慈溪市西北部和镇海区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极高,对石油泄漏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高,进而表明该区域应列为重点风险管控对象;北仑区和奉化区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象山港东部海域,其溢油环境风险为一般水平,说明该区域应列为一般风险管控对象,其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属于中等敏感程度;而象山县东部及东南部、宁海县南部区域,该海域的潜在环境风险极低,其对溢油敏感程度较低.评价结果可为宁波市海洋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响应措施、海域空间资源利用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借鉴.

    宁波海域溢油风险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广东省海域赤潮灾害的基本特征分析

    曾建军徐伟张露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收集《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中2013-2022年的赤潮灾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近10年广东省海域的赤潮灾害时空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赤潮灾害的预警、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上,近10年间广东省海域共发生赤潮95次,年平均9.5次,共发生面积3 624.76 km2,主要发生时间集中在1-4月,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8.8 d;空间分布上,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的主要位于珠三角海域,赤潮面积发生最大的则位于粤西海域.引发赤潮的生物共有26种,其中硅藻门13种、甲藻门10种、定鞭藻门、黄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是夜光藻和红色赤潮藻,引发赤潮面积最大的是球形棕囊藻,近年来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赤潮基本特征广东省海域

    山东与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政策比较——基于文本分析

    李永平张爱东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日益突出.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山东、广东政府部门在2010-2020年间颁布的海洋强省建设方面政策文件进行分析,从颁布主体、政策类型、文种类型、关键词与语义网络4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颁布主体来看,山东省更强调部门间合作协调配合,广东更强调政策执行的权威性;从政策类型来看,山东更加强调对海域海岛的规范监督以及产业规范和财政资金运用,广东则更强调功能区的划分和海洋生态保护;从文种类型来看,两省结构类似,但山东更多偏向管理办法;从关键词与语义网络来看,山东侧重于推动海洋渔业建设、资源开发等,广东更侧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最后得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4点政策启示.

    海洋强省政策比较文本分析山东省广东省

    深圳市1980-2020年填海空间演变及利益导向机制分析

    李云刘泓昆范雅婷郑浩钦...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填海空间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部分,是陆海统筹发展的关键一环.文章以深圳为例,通过整理1980-2020年深圳市域的Landsat遥感影像,对填海规模及海岸线变化进行分析,结合发展背景将深圳填海历程分为4个阶段:试点发展下的临港企业 自主建设(1980-1986年)、政企分离中的地方产业基建铺开(1986-1996年)、资源短缺下的政府双重角色强化(1996-2010年)和存量优化中的填海多元利益考量(2010-2020年).最终填海总面积达91.68 km2,自然岸线保有率下降49.92%,且持续多年的填海对海岸带生态安全状况造成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指出政府作为利益导向政策主体对其自身及企业和公众关于填海的行为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终推动了填海发展符合城市社会整体利益.最后,以深圳填海空间演变过程为鉴,其他沿海城市的空间发展应关注历史填海项目的生态修复与利益补偿和新增填海项目的经济与生态利益权衡.

    填海空间空间演变利益导向驱动机制

    数字深海"一张图"综合可视分析系统构建与运行

    杨锦坤韩春花田先德韦广昊...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多年建设发展,中国大洋资料中心基于深海大洋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对大洋航次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综合管理.面向高效、可视、在线的"一张图"综合分析应用需求,以国内外多来源深海大洋数据资源为基础,面向深海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需求,紧密衔接综合数据库,对现有深海大洋数据进行必要的空间化矢量化改造,利用Java+SpringBoot、基于WebGL的Cesium等技术,开发了基于GIS的深海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综合展示与可视分析系统,研发了深海空间数据资源地图、深海态势分析、工作规划部署、资源潜力评估、装备效能分析和数据评估检验等专题应用分析功能,架构起数字深海"一张图"综合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已部署在国家海洋通信专网并投入业务化试运行,为我国深海大洋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撑.

    一张图数字深海综合展示可视分析

    美国北极地区能源开发政策演变

    魏蔚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对北极能源的开发愈发重视.美国北极地区的能源储量巨大,但鉴于美国的北极战略核心是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其能源开发相对滞后.2013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开始对北极能源开发予以特别关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加强了对北极近海油气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后,美国的北极能源政策以气候变化为核心,意在推动北极地区的绿色发展.美国的北极能源开发始终面临着法律、资金、技术、环保等各种问题的制约,这也决定了美国北极地区能源开发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宜通过制定北极能源合作开发战略,重视北极等极寒地区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推动与美国在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合作,深化国际协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北极治理等举措,促进我国对北极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美国北极能源政策能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