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洋石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洋石油
海洋石油

李上卿

季刊

1008-2336

hysy@263.net

021-20896355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1225号

海洋石油/Journal Offshore Oil
查看更多>>本刊为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国内和国外的海洋油气勘探、海洋油气田开发、海洋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地球物理勘探、天然气水合物、测井与录井、钻井工程、油藏工程、海洋工程、油气储运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最新科研和生产成果方面的学术论文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湖凹陷保俶斜坡K构造异常高压分布特征及主要成因

    沈珊杨鹏程张如凤董靓雯...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带K构造中上始新统平湖组油气发现井中一半以上具有异常高压特征,异常高压与该地区油气成藏关系密切.通过铸体薄片、物性、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化验资料及钻井、测井资料,对K构造的异常高压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中高带、中低带、低带异常高压的成因.K构造异常高压主要发育在平湖组中下段,异常高压顶界面的埋深从中高带到低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中高带泥岩预测的压力系数略大于砂岩实测压力系数,中低带两者相当,低带相反.研究区中高带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是不均衡压实,中低带是不均衡压实和流体膨胀复合成因,低带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是流体膨胀.生烃增压和黏土矿物脱水增压对中低带和低带的异常高压均有贡献.异常高压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

    西湖凹陷异常高压成因分析黏土矿物脱水

    本刊加入数据库的声明

    《海洋石油》编辑部
    7页

    基于波形指示反演的窄薄储层定量预测

    张岚王少鹏张立安唐何兵...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渤海湾KL油田古近系沙三段单砂层厚度薄、砂体变化快、薄互层沉积、储层预测精度低等难题,提出利用地震高频段的波形信息代替变差函数,优选出能够反映岩性的敏感参数参与储层模拟,有效提升储层反演的纵、横向分辨率,更精确地刻画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范围,实现了波形指示反演下的窄薄储层预测.开发井实钻表明:砂体识别厚度达到 5m以下,储层符合率提高至85.7%.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窄薄储层预测精度,对海上稀井网条件下窄薄储层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渤海湾波形指示反演井震联合窄薄储层符合率

    东海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G构造成藏关键问题探讨

    杨宇龙杏绿芽孙茹楚逸忱...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西湖凹陷三潭深凹南部近年来油气勘探不够理想的G构造为研究目标,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角度分析了平湖组、花港组不同的生烃条件、运移条件、岩相组合以及断裂系统特征,同时对火成岩测龄、镜煤反射率、包裹体均一温度、有机地化等多种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后认为G构造平湖组在龙井运动前具有自生自储、封存箱成藏的有利条件,龙井运动后深部油气垂向运移至平上段,具有侧向砂体疏导、岩性成藏的可能.而花港组处于流体势不利位置,是花港组构造圈闭成藏困难的主要原因.结合分析G构造的成藏演化过程,认为下步可以关注中央背斜带西翼下降盘具有断裂侧向封堵的构造位置或中央背斜带主构造周边的低缓背斜.

    西湖凹陷烃源对比输导条件流体势成藏系统

    薄煤层影响下的储层识别

    王慧欣
    21-2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湖凹陷主要目的层平湖组地层受潮汐作用影响较大,薄煤层广泛分布,横向非均质性强.地震数据受薄煤层反射的干扰严重,容易引起岩性识别的虚假亮点.为提高优质储层预测可靠度,减少薄煤层存在引起的假象所带来的风险,形成了一套岩石物理驱动下、以含煤地层反射规律分析为基础、融合了地质统计学煤层刻画结果和叠前反演储层预测结果的、适用于含煤地层的储层综合识别方法,降低储层预测过程中煤层造成的假象,有效提升了砂体预测的可信度,为井位部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含煤地层地震反射规律叠前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平湖组

    杭州湾海域海管路由区浅层气分布特征研究

    胡津荧蔡春麟刘宏扬胡斌...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地质灾害,浅部地层中浅层气发育会对海底管道稳定性产生长期且隐蔽的不利影响,为确保海管安全运行,有必要查明浅层气分布特征与发育程度.采用中-浅地层剖面探测方法,研究了杭州湾海区北侧和南侧岛屿区辅设的海管路由区浅层气状况.北侧海管浅层气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岸登陆段附近,气顶埋深浅,呈弥散、浸染状分布;南侧岛屿区海管浅层气分布范围广,且连续成片,气顶埋深较浅.在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海流冲刷作用下,浅层气可能造成海管祼露、海管之下地层承载力下降而产生剪切破坏等结果.

    杭州湾浅层气海管路由分布特征

    样品粒度对气体吸附实验的影响—以四川长宁龙马溪组及五峰组页岩为例

    孙茹巢越杨宇龙马骁...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低压气体吸附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泥页岩多孔矿物孔隙度的表征,然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样品的粒度.该文以四川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和五峰组露头页岩样品为例,旨在探究样品颗粒大小对气体吸附实验的影响并尝试提出适合于低压N2 和CO2 吸附测量的粒径范围.该文通过TOC、Ro、XRD测试以及扫描电镜观察获得了页岩样品的基础岩石学特征和孔隙特征,并对不同粒度样品进行低压CO2 和N2 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粒度变化对CO2 以及N2 吸附实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极端细碎(200目)的情况下,部分原生孔隙结构被破坏,吸附作用明显减弱,总孔隙体积减少,比表面积降低,实验结果误差较大.而 140~180目样品孔隙暴露程度最为充分,建议作为CO2 和N2 吸附实验的最佳粒度范围.高的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孔隙的发育,相较于五峰组样品,龙马溪组样品TOC含量高,所以气体吸附量更高,比表面积、孔隙体积更大.研究成果对完善气体吸附实验的样品处理标准以及提高页岩孔隙定量表征的精确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页岩样品粒径低压CO2、N2吸附孔隙结构

    渤海海域KL16构造混积岩储层特征及酸化改造实验研究

    张立安赵汉卿吴穹螈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KL16构造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段复杂岩性混积岩开发难题,综合运用测井、录井、钻井和三维地震数据,结合恒速压汞、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矿分析和DST测试资料,开展混积岩储层特征研究,并优选 8块岩心开展酸化改造实验.结果表明:沙三下段储层以薄互层为主,单层厚度为 0.8~5.0 m,岩性极为复杂,主要为砂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白云岩、灰质砂岩、凝灰质砂岩.酸化后长石类和碳酸盐岩类矿物发生溶蚀,凝灰质砂岩和混积岩孔隙度均有改善,且混积岩储层改造效果最为明显,渗透率提高(46.0~77.5)×10-3 μm2;砂岩储层渗透率变化不大,渗透率升高 34.1×10-3 μm2;凝灰质砂岩储层发生速敏反应,渗透率反而降低 9.1×10-3 μm2.该研究成果为指导KL16构造增产措施方案优选、产能评价和产量预测提供可靠基础依据,同时也对渤海湾盆地其他相似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和开发生产实践具有极大借鉴意义.

    混积岩酸化改造储层特征莱州湾凹陷渤海海域

    水平井平衡注水辅助调驱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徐玉霞解传昕徐文娟沈明...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油田水平井产量占到总产量的 40%左右,水平井控水、稳产和增产是"渤海油田 3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关键.针对水平生产井含水上升快、吸水和产出不均匀、注采井组优势渗流通道封堵困难、传统的调驱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水平注水井平衡注水工艺技术,克服了传统水平井笼统调驱针对性不足的缺点,实现了渤海高含水油田水平井注水平衡开发和精细调驱的目的,应用效果良好,是提高海上油田水平井采收率的一种创新技术.

    渤海油田水平井注水开发优势渗流通道平衡注水提高采收率

    超深大位移井高效井筒清洁与预校深一体化提效工艺

    葛俊瑞李三喜李艳飞蔡斌...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深大位移井的井眼轨迹复杂、井斜大、稳斜段长,常规套管程序为ϕ244.5 mm套管与ϕ177.8 mm尾管复合,且刮管洗井阶段存在随钻预校深为射孔备用的需求,常规采用两趟管柱分别实现井筒清洁、随钻预校深的功能,造成井筒清洁效率低、作业周期长.通过集成优化组合多功能清洁工具、可变径刮管器、随钻测井工具和分流转向阀工具,设计形成了高效井筒清洁与预校深一体化管柱结构,重点开展了水力学模拟、管柱安全评价、工艺流程优化,实现复合井筒一趟式高效清洁和随钻预校深一体化功能,相比常规两趟式方案提效 30%.该技术在东海 3口超深大位移井中成功应用,井下工具工作正常,相比同类井型常规工艺单井平均缩短43.6 h,具有显著的提速提效作用.

    超深井大位移井井筒清洁预校深分流转向提速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