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杭州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杭州化工
杭州化工

姚献平

季刊

1007-2217

hzchemj@163.com

0571-88314437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石灰坝7号

杭州化工/Journal H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设专题综述、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国内外化工信息等栏目。主要报导化工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探讨化工行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动态,并选登部分译文。读者对象为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及技术管理等相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革创新 成果转化

    姚献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是我国专业从事造纸化学品、石油加工助剂、生物全降解材料等功能性新材料领域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著名科研院所.该文列举了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改革创新、成果转化的一些典型案例,全面阐述了杭州市化工研究院"创新、特色、绿色、转化、共赢"的五大发展理念.

    改革创新成果转化

    甲苯选择性氧化制备苯甲醛的研究进展

    张芸朱坚余云开应思斌...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甲醛是重要的芳香醛,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和染料等领域.传统的甲苯氯化水解法制备苯甲醛存在设备腐蚀、产物选择性差和三废排放多等弊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要求;甲苯选择性氧化制备无氯苯甲醛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和污染少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该文对甲苯选择性氧化制备苯甲醛法的有关催化剂进行了相关总结,期望为苯甲醛绿色高效合成领域提供指导.

    甲苯苯甲醛选择性氧化催化剂

    一氧化碳制重质烯烃研究获进展

    7页

    离子液体研究获进展

    7页

    阻燃剂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梁尚锋韩天元刘震应思斌...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高分子材料中引入阻燃剂可有效改善其阻燃性能,然而,大部分阻燃剂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相容性较差,从而影响了材料本身的力学和机械加工性能.因此,对阻燃剂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其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和分散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磷系、硅系、金属氢氧化物及其他阻燃剂的改性研究现状,综述了各类阻燃剂的改性工艺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指出阻燃剂在改性应用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开发多功能阻燃剂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阻燃剂表面改性二乙基次膦酸铝金属氢氧化物

    非对称设计用于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

    张凯洋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系超级电容器因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在许多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能量密度不足的原因,需要提高电压窗口,因而需要合理的器件设计.该文简要综述了合理制备正、负极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的非对称设计进展,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超级电容器非对称设计电极材料

    高内相聚硅氧烷乳液的合成研究

    吴翠何伟超沈孝文李庆...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主要原料,乳化剂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TO-7),催化剂选择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同时选择碳酸氢钠为终止剂,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了性能稳定的高内相聚硅氧烷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以及时间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制备的聚硅氧烷乳液进行了粒径与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分为D4的开环反应和Si—OH的缩合反应;当m(SDBS)∶m(TO-7)=2∶1,乳化剂质量分数为7%(相对于D4的质量),DBSA质量分数为1%~1.5%(相对于D4乳液的质量),开环温度为80℃,开环时间为4 h,缩合温度≤40℃,缩合时间4 h时,可制得单体转化率为88.5%、乳液平均粒径(D50)=0.32 μm、相对分子质量≥140 000的高内相聚硅氧烷乳液.

    有机硅乳液乳液聚合

    杭州市化工学会获评杭州市科协2022年十佳特色学会

    20页

    七水硫酸镁干燥脱水制备一水硫酸镁工艺中红外光谱研究

    于佳琳马星怡郭子祺常美玲...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中红外(MIR)光谱技术开展了七水硫酸镁分子结构研究.采用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温度变化对硫酸镁分子结构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在20~20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硫酸镁分子主要官能团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都有明显的改变,并进一步对其热变性机理进行了研究.

    七水硫酸镁中红外光谱变温中红外光谱结构

    南京工业大学制备稳定高效钙钛矿电池

    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