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

徐建国

月刊

1003-9961

jbjc@icdc.cn

010-58900732

102206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疾病监测/Journal Disease Surveilla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突出快、简、新和实用性强的特色,及时准确地向国内外报道传染病疫情及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气温与带状疱疹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尤美莹徐成东亓晓王天奇...
    1484-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定量评估气温变化对带状疱疹患者日就诊数的短期影响及滞后效应.方法 收集2016-2021年北京市、2017-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带状疱疹患者每日就诊的数据及同期气象监测资料.运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长期趋势、短期波动、星期几效应、相对湿度等气象混杂因素,计算因气温改变引起的带状疱疹患者超额风险值,分析气温与带状疱疹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15393例带状疱疹患者.日均气温与带状疱疹日均就诊数呈正相关(P<0.001).日均气温每升高1 ℃,北京市和宜昌市带状疱疹日均就诊数分别增加0.30%[95%置信区间(CI):0.20%~0.40%]、1.03%(95%CI:0.85%~1.21%).滞后效应结果显示,北京市和宜昌市分别在滞后第11天、第4天超额风险达到峰值0.41%(95%CI:0.27%~0.56%)、1.09%(95%CI:0.91%~1.28%).分季节亚组结果显示,北京市和宜昌市分别在暖季条件下、冷季条件下效应值更高.结论 气温升高造成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高,且存在滞后效应.北京市和宜昌市气温效应结果存在区域差异.

    带状疱疹气温广义相加模型时间序列滞后效应

    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发病和死亡年龄-时期-队列分析及预测

    郑文敏田元元
    1489-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中国肝硬化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对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利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2020-2035年中国肝硬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绘制百分条图分析肝硬化的病因占比.结果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全人群发病率增加9.88%,标化发病率减少16.85%,死亡率减少24.49%,标化死亡率减少58.66%;其中,男性发病数、发病率、死亡数、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净漂移值分别为-1.08[95%置信区间(CI):-2.07~-0.07]和-3.75(95%CI:-3.91~-3.6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在4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发病和死亡风险随时期的增加逐渐下降,发病和死亡随出生年份的推移呈现下降态势.预测2020-2035年中国肝硬化标化发病率上升2.94%,标化死亡率下降17.9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从2009年占比40.27%下降到2019年的30.7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相关肝病占比有增长趋势.结论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预测2020-2035年肝硬化死亡率显著下降.年龄、时期、出生队列均是其影响因素.需进一步加强实施肝硬化防治策略,对中老年群体应重点关注.

    肝硬化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广东省广州市社区≥65岁老年人身体-脑力双重锻炼与轻度认知障碍患病关联性研究

    钟毅周源峰陈敏妍沈纪川...
    1495-1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社区≥65岁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现况,探究其与身体-脑力双重锻炼的关联性,为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社区≥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行为、慢性病患病情况等信息.采用x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身体-脑力双重锻炼与MCI患病的关联性.结果 广州市社区≥65岁老年人MCI患病率为23.78%(274/1 152).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饮酒、吸烟、居住地、高血压、脑卒中等变量后,进行单一(仅身体/仅脑力)锻炼[比值比(OR)=0.52,95%置信区间(CI):0.27~0.97]和身体-脑力双重锻炼(OR=0.30,95%CI:0.15~0.58)的老年人比无锻炼的老年人发生MCI的风险降低.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与男性老年人相比,进行单一锻炼对MCI的保护作用在女性老年入中更为显著(OR=0.41,95%CI:0.18~0.89).无论性别,老年人进行身体-脑力双重锻炼能够降低MCI发生的风险(P<0.05).通过年龄亚组分析发现,与无锻炼相比,进行身体-脑力双重锻炼能明显降低各年龄段老年人MC1的患病风险(均P<0.05).与70~<80岁、≥80岁年龄组相比,单一锻炼在65~<70岁年龄组老年入中效果更显著(OR=0.30,95%CI:0.10~0.92).结论 广州市社区≥65岁老年人进行身体-脑力双重锻炼能够降低MCI患病风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老年人进行身体-脑力双重锻炼与MCI患病的关联不同.因此,在制定MCI防控策略时,应当考虑设计合适的双重锻炼方案.

    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锻炼

    关于创新点和学术评论句的要求与说明

    《疾病监测》编辑部
    1501页

    2020年贵州省少数民族普通肺结核患者家庭灾难性支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爱菊马晓雪陈慧娟杨婕...
    1502-1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普通肺结核患者家庭灾难性支出(CTC)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减轻贵州省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对象为2020年5-6月贵州省88个县(区)登记治疗和管理且调查时已经完成疗程和/或治愈的少数民族普通肺结核患者,通过概率比例抽样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CTC采用率描述,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13例肺结核患者,人均自付总费用为10210.00元,确诊前和确诊后总费用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 150.01(0.00,5000.03)元、6696.32(3689.62,11441.63)元;确诊前以直接医疗费用为主,确诊后费用以间接费用为主.患者家庭CTC发生率为50.44%;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合并慢性病、患者分类和住院是导致肺结核患者家庭发生CT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确诊前患者费用以直接医疗费用为主,确诊后以间接费用为主,患者家庭CTC发生率较高;家庭年收入、合并慢性病、患者分类和住院等是导致肺结核患者家庭发生CTC的危险因素,可针对性地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加强医生的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制度、通过政府和社会给予患者补偿以及加强结核病主动筛查,共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减少CTC情况.

    少数民族肺结核灾难性支出影响因素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简介

    《疾病监测》编辑部
    1508页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健康预期寿命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分析

    刘娜娜黄烈雨刘拓蔡玥...
    1509-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SU=('预期寿命'&'期望寿命'&'平均寿命')为检索式,2023年8月23日之前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为检索范围,检索得到样本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1 975篇有效研究文献纳入研究,经分析发现,1992-2022年中国健康期望寿命相关研究文献的年度发文量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中国健康期望寿命相关研究核心作者92人,占全部研究者的33.58%(92/274),核心作者发表文献484篇,占文献总数的24.51%,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作者合作群,但仍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中国健康预期寿命相关研究的发文机构共有149个节点,74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64,不同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较少,研究力量集中度不高;预期寿命(0.57)、人口老龄化(0.25)、期望寿命(0.19)、死亡率(0.18)、老龄化(0.11)5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大于0.1,是关键词共现的关键节点.结论 中国健康预期寿命相关研究的关注度将持续增强,地区性实证研究、群体性全生命周期和完全健康状态下的健康预期寿命是未来研究热点和趋势.

    健康预期寿命文献计量研究热点发展

    本刊常用缩略语

    《疾病监测》编辑部
    1516页

    2012-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腺病毒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王昕房师松武伟华刘慧...
    1517-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腺病毒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及流行特点,为呼吸道病毒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深圳市2012-2022年腺病毒暴发疫情监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腺病毒疫情监测数据.结果2012-2022年深圳市经实验室检测共确定了 39起腺病毒暴发疫情,共采集了 241份咽拭子样本,经核酸检测共167份呼吸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69.29%,其中腺病毒阳性147份,其他呼吸道病毒阳性23份(有3份样本腺病毒和鼻病毒均为阳性).39起腺病毒疫情中有33起由腺病毒单独引起,有6起疫情由腺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引起.2019年疫情数最多为15起,其次是2014年6起,39起腺病毒疫情的发病数为369例,平均罹患率为18.70%.69.23%的腺病毒疫情发生在中小学校,其他发生在幼儿园.腺病毒疫情报告最多在10月(10起),其次是9月和4月(均6起).结论 深圳市2012-2022年每年均报告了腺病毒疫情,2019年报告数较多,高发季节是秋季和春季,应在开学季及时进行监测预警,防止疫情扩散.

    腺病毒暴发疫情监测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一起3型腺病毒学校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陈亿雄王梓琪钟健湖李苑...
    1521-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某学校一起3型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采集咽拭子样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对腺病毒核酸阳性样本进行序列扩增及测定,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较,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此次疫情共发现疑似病例27例,确诊病例17例,合计44例.全部病例均为学生,年龄分布在6~9岁,中位数为7.50岁,男生24例(罹患率2.48%),女生20例(罹患率2.25%),男女性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5,P=0.745).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确诊病例中,发热39 ℃以上者占47.06%(8/17),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者占64.71%(11/17),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占52.94%(9/17).其中15份确诊病例样本经检测为腺病毒B亚属3型,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毒株hexon基因序列与广州省、重庆市等分离的毒株同源性达99.54%,基因变异程度较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大扫除后未规范洗手(比值比=6.37,95%置信区间:1.04~39.15)是该起疫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次事件为一起腺病毒B亚属3型引起的学校暴发,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间接传播,应重点关注学生手卫生及人腺病毒感染的早诊断、隔离及报告.

    人腺病毒3型暴发分子流行病学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