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

徐建国

月刊

1003-9961

jbjc@icdc.cn

010-58900732

102206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疾病监测/Journal Disease Surveilla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突出快、简、新和实用性强的特色,及时准确地向国内外报道传染病疫情及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3-2021年中国≥40岁居民阿尔茨海默病死亡趋势分析

    汪娆娆裴文辉李宏娥王云超...
    1033-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3-2021年中国≥40岁居民阿尔茨海默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阿尔茨海默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13-2021)》中分年龄段、性别、城乡和地区的阿尔茨海默病死亡数据和人口资料,计算粗死亡率并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通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描述阿尔茨海默病的死亡状况,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变化趋势,组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13-2021年中国≥40岁年龄组居民阿尔茨海默病累计死亡130 517例,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4.36,P<0.001].男性和女性的阿尔茨海默病粗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4.07%,AAPC=4.53%,P<0.001),女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男性(x2=2 029.970,x2=9 017.000,均P<0.001).随年龄的增长,≥40岁年龄组居民的阿尔茨海默病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APC=149.59%,P<0.001),其中≥80岁年龄组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2.12%,P=0.021),40~49、50~59、60~69和70~79岁年龄组无明显趋势变化(均P>0.05).城市和农村居民阿尔茨海默病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3.43%,AAPC=4.73%,均P<0.001),农村居民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居民(x2=640.360,x2=621.440,均P<0.001).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2.59%,AAPC=6.11%,AAPC=6.66%,均P<0.001),东部地区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西部地区(x2=10 766.460,P<0.001),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x2=34 720.920,P<0.001).结论 2013-2021年中国≥40岁年龄组居民阿尔茨海默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阿尔茨海默病死亡率存在性别,年龄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女性、老年人群、农村和东部地区居民是高危人群,需给予重点的预防与控制.

    阿尔茨海默病死亡率趋势分析

    2014-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结直肠癌死亡趋势及寿命损失分析

    叶振淼郑宇航樊丽辉姜雪霞...
    1038-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结直肠癌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结直肠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温州市慢性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2年温州市结直肠癌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等指标,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灰色动态模型GM(1,1)进行预测.结果 2014-2022年温州市结直肠癌累计死亡11 113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9.13%,死因顺位一直保持在第4位.2014-2022年温州市结直肠癌平均粗死亡率为15.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24/10万,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4.47%,P<0.001),标化死亡率呈稳定状态(APC=0.97%,P=0.039).男性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8.28/10万、13.28/10万,均高于女性的11.75/10万、8.88/10万(均P<0.05).城市地区结直肠癌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x2=21.569,P<0.001).结直肠癌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趋势x2=33 278.865,P<0.001),5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增长更加明显,85~岁年龄组死亡率最高,达到182.04/10万.各年龄组死亡率随时间未出现变化趋势(均P>0.05).2014-2022年温州市结直肠癌死亡造成的PYLL为50 895.00人年,PYLL率0.75‰,男性PYLL、PYLL率均高于女性.PYLL率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高峰在60~岁年龄组.预测未来5年结直肠癌粗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2027年将达到23.30/10万.结论 2014-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居民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中老年人和城市地区居民是高危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疾病负担将会越来越严重,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加强结直肠癌筛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直肠癌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寿命损失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简介

    《疾病监测》编辑部
    1043页

    2002-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傅克本陈琼胡碧波陈洁平...
    1044-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2-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02-2021年宁波市户籍居民的溺水死亡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溺水死亡率以及溺水死亡地点、时间分布;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为标准对溺水死亡率进行标化,拟合线性回归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判断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2-2021年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5 190人,年均溺水粗死亡率为4.50/10万,其中男性为5.28/10万,女性为3.71/10万;溺水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5.02%,P<0.001),男性溺水标化死亡率AAPC为-5.37%,高于女性的-3.14%.0~14岁、15~59岁、6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占溺水死亡总人数的17.94%、35.34%、46.72%,3个年龄组的溺水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12.64%、-1.76%、-3.08%;t=-18.525、-4.497、-7.155,均 P<0.001).6-9 月溺水死亡人数最多,分别为472人(9.09%)、780人(15.03%)、708人(13.64%)、415人(8.00%).85.82%的溺水死亡发生在自然水域,13.06%的发生在其他地点(水库、水渠等).结论 2002-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呈下降趋势,针对目前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溺水趋势分析死亡率

    更正

    《疾病监测》编辑部
    1048页

    2012-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某区非正常死亡监测分析

    陈亿雄张文倩任萌李静...
    1049-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某区居民非正常死亡的分布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死亡资料来源于深圳市死因监测系统,常住人口数据来自于深圳市某区统计年鉴.死亡数据参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编码V00-Y34被认定为非正常死亡,选取非正常死亡人口数计算非正常死亡率.应用Joinpoint回归分析经年龄调整的标化非正常死亡率的年度变化趋势,采用x2检验比较非正常死亡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间的差异.统计非正常死亡的死因构成及顺位,并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衡量非正常死亡带来的寿命损失人年数.结果 2012-2020年深圳市某区居民非正常死亡累计2 806人,标化非正常死亡率为9.81/10万人;2012-2020年深圳市某区居民标化非正常死亡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均为5.60%(95%置信区间:-5.90%~18.60%).男性非正常死亡率为12.84/10万人,大于女性的6.1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1.392,P<0.001).≥65岁年龄组的非正常死亡率最高,达10.13/10万人,其次是15~64岁年龄组(9.95/10万),0~14岁年龄组非正常死亡率最低(8.95/10万),各年龄组的非正常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16,P=0.270).深圳市某区居民5种主要死因中非正常死亡的PYLL和APYLL均为最高,恶性肿瘤次之.意外损伤的其他外因排在非正常死亡死因顺位第1位.非正常死亡PYLL最高为故意自害,其次为意外损伤的其他外因;而非正常死亡APYLL前3位分别是加害、意图不确定的事件造成的损伤、故意自害.结论 应进一步构建安全的作业环境,加强对男性、老年人以及工人重点人群的安全保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大力建设健康养老体系和非正常死亡的危机干预机制.

    监测居民非正常死亡分布趋势

    1990-2019年全球0~14岁儿童慢性肾脏病疾病负担分析

    姚青奎李玥臻罗琪丹朱蔓婷...
    1055-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全球0~14岁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现状及疾病负担情况,为儿童CKD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19),分析204个国家和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水平的地区儿童CKD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ALYs)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其中DALYs由早死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两部分组成.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综合评价1990-2019年全球0~14岁儿童CKD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全球儿童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分别为38.11/10万、483.6/10万、0.86/10万和92.99/10万;女童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为39.72/10万和504.99/10万,分别高于男童的36.61/10万和463.55/10万;男童的死亡率和DALYs率为0.90/10万和95.59/10万,分别高于女童的0.83/10万和90.22/10万;<1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1990-2019年,儿童CK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增长趋势[AAPC=0.42%,95%置信区间(CI):0.38%~0.46%;AAPC=0.55%,95%CI:0.52%~0.57%],而死亡率和 DALYs 率呈下降趋势(AAPC=-2.02%,95%CI:-2.21%~-1.84%;AAPC=-1.62%,95%CI:-1.76%~-1.49%);YLL 率呈下降趋势(变化率=-0.46%,95%CI:-0.58%~-0.17%),而 YLD 率呈上升趋势(变化率=0.28%,95%CI:0.23%~0.33%).儿童 CKD 的负担更多集中于低、中低、中等SDI地区.结论 全球儿童CKD的发病负担在增加,死亡负担在减少.总的DALYs负担在下降,但考虑到YLD负担的增加,YLL负担降低带来的贡献可能更大.儿童CKD的疾病负担在不同年龄、性别、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

    儿童慢性肾脏病0~14岁儿童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全球伤残调整寿命年

    2016-2019年北京市大兴区极端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归因疾病负担

    苏雪梅刘晓萌王利刘坦...
    1062-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计算2016-2019年北京市大兴区环境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累积相对风险值(CRR)和归因分值(AFs),评估北京市大兴区极端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归因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2016-2019年北京市逐日气象数据和大兴区手足口病个案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定量分析极端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累积相对风险值,并通过计算AFs评估环境温度对手足口病发病所造成的归因疾病负担.结果 极端高温(P75∶24℃)和极端低温(P25∶3 ℃)均会对手足口病的发病产生影响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其中,极端高温滞后效应可持续到第6天,极端低温滞后效应持续到第3天.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所造成的CRR分别为1.82[95%置信区间(CI):1.23~2.70]和1.33(95%CI:1.11~1.59);归因于高温(10~32 ℃)和低温(-5~10 ℃)的疾病负担分别为36.86%(95%CI:18.43%~50.46%)和2.87%(95%CI:1.23%~4.32%),按年龄别和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发现≥4岁年龄组和女性人群归因于环境温度(-5~32℃)的疾病负担较大,分别为40.87%(95%CI:13.31%~56.49%)和45.93%(95%CI:21.09%~60.27%).结论 高温和低温环境均会对北京市大兴区手足口病的发病产生影响,且高温所造成的归因疾病负担更大.≥4岁年龄组和女性人群归因于环境温度的疾病负担较大.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环境温度手足口病发病归因疾病负担

    浙江省杭州市零售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特征分析

    吴月黄振洲钱小平肖骁...
    1067-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市零售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程度及其药物敏感性现状.方法 收集2019年、2021年及2022年杭州市各区、县零售的不同种类食品,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纯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分析其耐药特征及耐药谱.结果 共采集到不同零售食品样本460份,134份分离鉴定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29.13%,其中禽肉及其制品检出率为41.00%,畜肉及其制品检出率为37.43%.所有菌株均缺失ystA、ail、virF和yadA毒力基因,但131株菌(97.76%)携带ystB基因.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98.51%),其次是氨苄西林(45.52%)、萘啶酸(23.88%)和头孢西丁(12.69%),对其他10种抗生素耐药率为0.75%~5.00%,其中发现2株分离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多重耐药菌占23.88%,其中4重及以上耐药菌占9.70%,耐药谱分散,无明显聚集现象,最高可耐受7种抗生素(1株).组内分析发现,2022年的菌株对氨苄西林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显著高于2021年.结论 杭州市零售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率较高,尤其是禽畜肉制品,分离株均为非致病性的,ystB基因携带率高;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多黏菌素出现耐药,需加强对各类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其耐药特征的监测.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零售食品污染情况药物敏感性多黏菌素B

    2021-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海水及海产品溶藻弧菌的污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黄妙芬刘坚基连宪强刘国栋...
    1074-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广东省深圳市海滨旅游区大鹏新区海水及市售海产品中溶藻弧菌污染状况,对溶藻弧菌环境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溶藻弧菌感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每季度采集1次大鹏新区近岸海水及市售海产品样本,分离鉴定出溶藻弧菌,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溶藻弧菌毒力相关基因tdh、trh、tlh、toxR、fur、collagenase、toxS、ureR、flaA、ompW、aspA,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采集海水样本304份,有103份检出溶藻弧菌,检出率为33.88%,不同季节海水中溶藻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90,P<0.05),第一、第四季度检出率比第二、第三季度要高.采集海产品139份,有108份检出溶藻弧菌,检出率为77.70%.从海水及海产品中共分离鉴定出334株溶藻弧菌,分离的溶藻弧菌对氨苄西林、黏菌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水平,耐药率分别为85.63%、45.94%.11种毒力相关基因均有不同比例的分布.结论 深圳市大鹏新区海水及海产品中溶藻弧菌污染严重,菌株携带的毒力相关基因复杂多样,存在多重耐药,需对环境中溶藻弧菌进行长期监测,包括基因分型、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性、进化分析等,可为进一步研究溶藻弧菌进化规律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溶藻弧菌海水海产品毒力相关基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