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监测
疾病监测

徐建国

月刊

1003-9961

jbjc@icdc.cn

010-58900732

102206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疾病监测/Journal Disease Surveilla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突出快、简、新和实用性强的特色,及时准确地向国内外报道传染病疫情及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带状疱疹就诊病例临床特点及流行特征分析

    蒋涵周强蔡伟沈征锴...
    1143-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一般人群带状疱疹流行特征,为带状疱疹疾病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宿迁市2022年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带状疱疹病例的诊疗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筛查去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2年登记病例4740例,发病率为9.51/万;女性发病率(9.81/万)高于男性(9.21/万)(x2=24.424,P<0.05);病例年龄分布主要在50~80岁年龄组;1-12月每月均有发病,其中12月就诊发病数最少(254/4740).病例主要就诊科室为皮肤科,病例临床诊断类型居前3位的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7.22%,2238/4740)、带状庖疹伴有其他并发症(22.38%,1 061/4740)和带状疱疹(21.84%,1035/4740).结论 2022年宿迁市带状疱疹发病率相对较低,与性别、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中老年人群健康危害较大,应根据带状疱疹流行特征,加强监测和分析,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宣教、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

    带状疱疹发病率流行特征临床特点

    2018-2022年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施旭光刘营杨勇张蓉...
    1147-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进行分析,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2018-2022年浙江省布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运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18-2022年浙江省布病疫情数据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浙江省共报告布病病例716例,男性528例,女性188例,男女性别比为2.81∶1,未报告死亡病例.病例集中在3-6月,春夏季为发病高峰.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2.4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8.60%.发病数位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嘉兴市、湖州市和杭州市,占病例总数的46.79%.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8-2022年浙江省布病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莫兰指数分别为0.06、0.25、0.27、0.20、0.33.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发现"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北部的嘉兴市和湖州市.结论 2018-2022年浙江省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布病发病呈现空间聚集性,春夏季是发病高峰,应在重点防控地区的从业人员开展血清学监测、防护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

    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空间聚集性

    2010-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布分析

    沈新秀周权李江峰
    1151-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2010-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点,为阿克苏地区制定和调整布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R 4.2.1软件对阿克苏地区2010-2023年人间布病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ArcGIS 10.7软件和SaTScan 10.1.2软件对布病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0-2023年阿克苏地区报告6 830例本地布病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0/10万,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14年达到发病高峰后逐渐下降,2020-2023年发病呈上升趋势;5-9月为报告病例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1 193.700,P<0.001);60~79岁组发病率最高(x2=1 887.700,P<0.001);职业以农牧民(81.26%)为主;2010-2013年和2021-2022年阿克苏地区布病发病率呈现空间聚类分布(全局Moran'sI值均<0,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低-低聚集区(温宿县和沙雅县、库车市、新和县)和2个低-高离散区(阿克苏市、乌什县).时空聚集性分析发现,一级、二级聚集区分布在拜城县和温宿县、乌什县、柯坪县.结论 2010-2023年阿克苏地区人间布病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波动增加,布病发病率存在时空聚集性和季节性,应加强畜牧业发达、布病高发地区的畜间和人间布病病例监测,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密切关注人间布病流行趋势变化情况.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时空分布

    2013-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分析

    李翠华孙妍兰
    1157-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13-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警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的2013-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手足口病的月病例信息,分别采用季节指数法、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对手足口病的季节性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2013-2022年西宁市累计报告10 228例手足口病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3.50/10万.2013-2022年手足口病发病的集中度M值合为0.57,显示其发病有较强的季节性,季节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每年的5-8月是发病的流行期.圆形分析结果显示,r=0.62,(-α)=187.38°(Z=3 976.224>Z0.05,P<0.001),流行高峰日为7月8日,发病高峰期为5月13日至9月3日.集中度法所得M值和圆形分布法所得r值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Pearson系数为1.000,P<0.001).结论 2013-2022年西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的5-8月是发病的高峰期,应在手足口病流行的高峰期前实行科学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及缩短流行期.

    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季节指数集中度法圆形分布法

    2022年20省99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男男性行为者猴痘相关知识知晓现状

    姚永明朱志霖郑敏陶锐...
    1163-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对猴痘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与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MSM艾滋病防治(艾防)社会组织合作,于2022年7月1-3日通过网络向日常进行服务的MSM发送电子问卷,经知情同意后自行通过网络进行匿名填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及猴痘防治相关知识等信息,通过x2检验对不同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的调查对象猴痘知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MSM 993例,年龄(33.20±8.90)岁,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为主,占66.36%(659/993),干部职员/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占26.38%(262/993).调查前1个月发生过男男性行为的占47.02%(467/993),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占32.63%(324/993);自报感染过梅毒的占35.35%(351/993).调查对象对猴痘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6.12%(458/993),其中学生知晓率最高(53.85%)、个体户知晓率最低(3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93,P=0.014);随着文化程度增高,对猴痘的知晓率也随之增高(趋势x2=23.654,P<0.001);担心疫情传入中国的调查对象的猴痘知晓率(51.81%)高于不担心疫情传入中国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54,P<0.001).结论 HIV感染的MSM对猴痘知晓率低,对于本身存在免疫缺陷更容易发生严重后果的认识不足,存在多性伴且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等高风险行为,具有较大的猴痘病毒感染及传播风险.

    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者猴痘知晓现状

    1987-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及流行趋势分析

    朱素娟霍亮亮孙昼刘帅...
    1168-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1987-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监测情况及近20年疫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做好职业人群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87-2023年杭州市职业人群的监测信息和疫情资料,对血清学监测阳性率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对自开展人间布病监测工作后首次报告布病以来2004-2023年前后十年确诊的职业人群布病病例三间分布、感染源、感染地及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87-2023年杭州市职业人群布病血清学监测平均阳性率为1.56%(229/14663),2015年达到最高(6.32%),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趋势x2=6.905,P=0.009);比较2004-2023年前后十年血清学阳性率发现,后十年(2014-2023 年)(3.02%,118/3907)明显高于前十年(1.78%,97/5452)(x2=15.618,P<0.001);2004-2023 年共确诊病例142例,新发感染者87例.病例集中在年龄40~69岁的男性(63.38%,90/142),高发职业前3位分别为羊屠宰或贩卖(45.07%,64/142)、乳肉加工销售(26.06%,37/142)及羊饲养(18.31%,26/142).前后十年确诊的病例中从事羊饲养、乳肉加工销售构成比明显上升,从事羊屠宰或贩卖、牛饲养则明显下降(x2=24.947,P<0.001),且出现犬屠宰、羊油收购、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新型职业.冬春季是职业人群发病的高峰期(69.01%,98/142),疫区范围逐年扩大,疫区由羊屠宰场、奶牛场聚集地向羊养殖场聚集地扩散.结论 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阳性率近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产业链的不断转型导致布病高发人群职业构成有所改变,重点地区需结合本地疫情特点扩大职业人群监测范围,在流行季节加大职业人群主动监测力度.

    布鲁氏菌病职业人群监测流行趋势

    2018-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男女受检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特征

    陈宝炳田际云陈建萍滕勇...
    1173-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监测浙江省杭州市人群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特点,为本市HPV的防治和疫苗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HPV检测的男女人群40 021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HPV-DNA 23个基因型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 021例受检者中检出感染者12 286例,总感染率为30.70%,其中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704,P<0.001).主要感染高危亚型(HR-HPV)依次为HPV52、16、58、53、51,低危亚型(LR-HPV)为HPV6、11.按年龄分组,HPV感染呈"V"形分布,≤20岁人群感染率最高(53.31%),然后逐步下降,51岁之后呈逐步上升,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4.047,P<0.001).按感染类型分组,男性以单一低危亚型感染为主(15.63%),女性以单一高危亚型感染为主(12.59%).结论 杭州市HPV感染以HPV6、52、16、11、58居前5位,呈低龄化趋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HPV监测、科普宣传和疫苗接种工作.男性HPV感染率更高,作为HPV交叉感染的重要载体,建议男性也纳入HPV疫苗接种范畴.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基因型疫苗接种科普宣传

    2014-2021年甘肃省柯萨奇病毒A10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陈建华武海卓赵哲徐丛杉...
    1179-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4-2021年甘肃省柯萨奇病毒Al0(Cox A10)的VP1区基因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甘肃省59条Cox A10的VP1区序列,使用MEGA11等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这些病毒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构建了 VP1区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 2014-2021年甘肃省流行的Cox A10均为C基因型,分属于Cl和C2两个亚型,在亚型中又可划分为7个不同分支,在VP1区表现出9种特征性的氨基酸突变.结论 2014-2021年甘肃省Cox A10出现多个流行变异株.因此,加强Cox A10的监测工作,研究其基因变异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通过VP1区的分子进化和氨基酸突变分析,可以有效追溯流行株并进行精确分类,为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力补充.

    柯萨奇病毒A10庖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VP1区基因特征氨基酸突变分子流行病学

    1株鼠疫耶尔森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学分析

    申小娜贺金荣刘芳王艺婷...
    1185-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离鉴定一株喜马拉雅旱獭携带鼠疫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盲肠标本,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以鼠疫菌疫苗株EV76为宿主菌,分离纯化噬菌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研究生物学特性,提取该噬菌体的DNA进行二代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基因组的特征与功能.结果 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盲肠中分离获得一株鼠疫噬菌体,命名为vB_YpM_QH041,电镜观察其具有正二十面体头部和收缩性的尾部,为肌尾噬菌体.噬菌体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40 min,暴发期为40 min,暴发量为10蚀斑形成单位(PFU)/cell.该噬菌体对来自10个自然疫源地的33株鼠疫菌均裂解,对耶尔森菌属内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裂解;对肠杆菌科内1株非致病大肠埃希菌(MG1655)具有裂解性,对其他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痢疾杆菌没有明显的裂解性.该噬菌体基因组长度为31940 bp,GC含量为51.52%,有42个开放阅读框,开放阅读框总长度28.99 kb,其中有35个为已知编码序列,不含毒力基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噬菌体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噬菌体与鼠疫噬菌体vB_YpM_22和VB-YpM-18亲缘关系较近,为P2类噬菌体,但宿主谱存在不同.结论 该噬菌体对鼠疫菌裂解性好,同时能裂解其他肠道菌,有助于了解鼠疫菌在自然疫源地中的保存问题,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鼠疫菌噬菌体鼠疫疫源地分离鉴定基因组分析

    A族链球菌病公共卫生风险与对策分析

    尤元海张晓娟刘洁张必科...
    1191-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A族链球菌(GAS)是一种常见的人类致病菌,引起临床疾病种类多样,也是一种可以引起不同程度聚集性疫情或暴发流行的病原体.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出现过多次复燃.2011年亚洲多国报道GAS病发病水平回升.2022年底至2023年初英国猩红热和侵袭性感染暴发.2024年1-3月日本报道发生GAS引起的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暴发疫情,引发国际关注.GAS在过去40年间先后产生了 M1T1、M1UK等致病力增强的进化谱系,与发病水平升高存在一定关联.本研究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GAS的流行及复燃情况、病原学特征进行综述,并对我国未来的流行风险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作出分析,为我国GAS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A族链球菌A族链球菌病公共卫生风险M1UK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