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离鉴定一株喜马拉雅旱獭携带鼠疫噬菌体,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盲肠标本,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以鼠疫菌疫苗株EV76为宿主菌,分离纯化噬菌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研究生物学特性,提取该噬菌体的DNA进行二代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基因组的特征与功能.结果 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盲肠中分离获得一株鼠疫噬菌体,命名为vB_YpM_QH041,电镜观察其具有正二十面体头部和收缩性的尾部,为肌尾噬菌体.噬菌体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40 min,暴发期为40 min,暴发量为10蚀斑形成单位(PFU)/cell.该噬菌体对来自10个自然疫源地的33株鼠疫菌均裂解,对耶尔森菌属内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裂解;对肠杆菌科内1株非致病大肠埃希菌(MG1655)具有裂解性,对其他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痢疾杆菌没有明显的裂解性.该噬菌体基因组长度为31940 bp,GC含量为51.52%,有42个开放阅读框,开放阅读框总长度28.99 kb,其中有35个为已知编码序列,不含毒力基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噬菌体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噬菌体与鼠疫噬菌体vB_YpM_22和VB-YpM-18亲缘关系较近,为P2类噬菌体,但宿主谱存在不同.结论 该噬菌体对鼠疫菌裂解性好,同时能裂解其他肠道菌,有助于了解鼠疫菌在自然疫源地中的保存问题,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