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监测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监测与控制
《疾病监测与控制》编辑部
疾病监测与控制

《疾病监测与控制》编辑部

双月刊

1673-9388

01005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战备路邮政支局16号信箱

疾病监测与控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秦娜宋海燕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原、平均血小板体积、C-反应蛋白、间接胆红素、补体C3、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抽血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C-反应蛋白、间接胆红素(IBIL)、补体C3、尿酸(UA)、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D-二聚体.观察两组间结果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上述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其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4个:吸烟史、糖尿病史、LDL、FIB.结论 吸烟、糖尿病、LDL、FIB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梗死危险因素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干预方法的Meta分析

    臧苑彤柴欢欢李莉白梦娇...
    173-17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干预方案.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通过CNKI、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检索有关脊髓损伤和膀胱功能障碍的文献.总结并使用软件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对纳入20篇文献中的两个相关要素展开Meta分析.共纳入对照组783例,实验组787例.分析结果表明,针灸[OR=3.93,95%CI(2.75,5.61)]、盆底肌治疗[OR=6.55,95%CI(3.51,12.24)]均是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有效干预方法.结论 针刺和盆底肌治疗是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

    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循证护理针灸盆底肌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武志飞郝文女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由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21)两部分构成.结果 DASS-21得分为(19.97±14.46)分,影响因素为年级和年龄.结论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有待关注,建议针对各年级尝试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护理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

    258例注射用肌氨肽苷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王聪慧世伟阿拉腾花席成伟...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射用肌氨肽苷所致不良反应和说明书安全性相关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内蒙古自治区收到的注射用肌氨肽苷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不良反应报告的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不良反应和系统-器官分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转归等并对注射用肌氨肽苷说明书安全性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58例患者中,男性123例(47.67%,123/258),女性135例(52.33%,135/258);年龄61~70岁患者占比最高为97例(37.60%,97/258);原患疾病中脑梗死占比最高为118例(45.74%,118/258),其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例(6.59%,17/258).严重不良反应报告8例(3.10%,8/258),新的不良反应报告161例(62.40%,161/258),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占报告总数62.40%(161/258).按照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系统器官.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静脉滴注过程中.病情转归基本为好转或痊愈.结论 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积极采取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停药和对症治疗等干预措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关注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安全风险,必要时应完善说明书不良反应等安全性相关信息.

    注射用肌氨肽苷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COPD的疗效评价

    张超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老年性肺炎合并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2例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42例实施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将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相关指标、CURB-65评分、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CRP、PCT、WBC以及PaCO2均低于对照组,FEV1、FVC、PEF、FEV/FVC以及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及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用药后的CURB-65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用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肺炎合并COPD患者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加快病情控制速度和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老年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乳酸左氧氟沙星

    丁硼乳膏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改善体会

    廖艳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丁硼乳膏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依据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硝唑片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奥硝唑片联合丁硼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NRS评分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牙龈沟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硼乳膏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奥硝唑,能够有效降低疼痛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牙周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丁硼乳膏奥硝唑慢性牙周炎临床效果炎性因子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观察

    米雪成
    193-19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外膈肌起搏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膈肌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咳嗽、胸闷、咳痰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FEV1、FVC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MIP、膈肌移动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C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6%,3/56)低于对照组(17.86%,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血气功能和膈肌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体外膈肌起搏器肺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因素及CEA、CYFRA211、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蔡宇飞张伟锋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影响因素及神经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对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期选取82例于本院体检报告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同期选取肺部良性病变患者81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对三组人员一般资料、CEA、CYFRA211、CA125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NSCLC发生影响因素及CEA、CYFRA211、CA125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NSCLC组吸烟人数占比高于良性病变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患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良性病变组CEA、CYFRA211、CA125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吸烟、CEA、CY-FRA211 及 CA125 水平是 NSCLC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49、95%CI=1.516~7.845;OR=3.305、95%CI=1.473~7.621;OR=3.216、95%CI=1.414~7.315,OR=3.699、95%CI=1.626~8.414)(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中,CEA的特异性最高(80.25%),CYFRA211的灵敏度最高(76.83%),联合检测时其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A211、CA125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NSCLC患者的AUC分别为0.726、0.719、0.703、0.819;其中联合检测的AUC大于CEA、CYFRA211、CA125单一检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是否吸烟、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是NSC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EA、CYFRA211、CA125三者联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提高,可作为NSCLC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检测诊断

    五味消毒饮灌肠联合雷火灸对慢性盆腔炎病人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黄丽影韩军香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五味消毒饮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慢性盆腔炎病人,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火灸治疗,试验组给予雷火灸联合五味消毒饮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hs-CRP(超敏C反应蛋白)、IL-2(白细胞介素-2)]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结果 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00%,86/100)相比,试验组(95.00%,95/10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4周后试验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液黏度及血清hs-CRP、TNF-α水平较低,IL-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味消毒饮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病人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发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慢性盆腔炎雷火灸五味消毒饮灌肠

    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评价

    尹永涛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52例和常规组52例.常规组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行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病人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前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减少患者出血量,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