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监测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监测与控制
《疾病监测与控制》编辑部
疾病监测与控制

《疾病监测与控制》编辑部

双月刊

1673-9388

01005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战备路邮政支局16号信箱

疾病监测与控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心理的影响

    林东梅刘彩桥应侃侃
    492-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价值.方法 对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剖宫产产妇(n=398)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198例采取人性化护理,对照组200例行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等指标.结果 关于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与泌乳时间,试验组数据分别是(7.87±2.01)h、(7.75±2.48)h、(36.14±4.29)h,和对照组数据(14.36±3.27)h、(14.19±3.56)h、(48.47±6.31)h相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SDS和SA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32.57±3.14)分、(33.12±3.96)分,和对照组数据(44.28±4.63)分、(45.87±5.13)分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为1.01%(2/198),和对照组数据7.0%(14/200)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为97.98%(194/198),和对照组数据82.50(165/200)%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负性情绪缓解迅速,满意度改善明显.

    剖宫产负性情绪人性化护理并发症

    延续性护理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

    张柳
    495-497,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将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实施护理指导,重点分析延续性护理的开展要点和成效.方法 以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恢复(发热、咳痰、咳嗽、呼吸困难)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家属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助于加速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延续性护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

    基于中医情志护理的随访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祝盼盼岳朝换
    498-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中医情志护理的随访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LDH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联合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在此基础上联合组采用基于中医情志护理的随访干预,比较两组心境状态(POMS)、康复治疗依从性、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直腿抬高试验(SLRT)、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愤怒、紧张、抑郁、慌乱、疲劳评分低于对照组,精力、自尊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训练强度、训练频次、训练效果、寻求建议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JOA评分较对照组高,SLRT、OD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医情志护理的随访干预可改善LDH患者心境状态,提高其康复治疗依从性,恢复其腰椎功能,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情志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腰椎功能

    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高令敏
    502-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对改善疾病知识知晓率、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入院治疗的92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标准划分成两组,常规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46例)采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3.48%(43/46),高于常规组的76.09%(35/46),疾病知识认知评分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35%(2/46),低于常规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FMA上肢、下肢评分均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预警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减少风险事件、改善预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风险预警护理重症脑梗死疾病知识知晓率风险事件

    《疾病监测与控制》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