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科学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张培元

月刊

1672-7649

JCKXJS@shipol.com.cn

010-64831773-810

1001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

舰船科学技术/Journal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中国舰船科技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国舰船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舰船科技人员提供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的园地。本刊的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导向性强。主要刊登中国舰船领域和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舰船系统工程以及与舰船相关的内容。作者为参加我国舰船研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直接从事产品设计、课题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从事海军装备工作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本刊的读者为船舶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对船舶科技感兴趣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上漂浮式薄膜光伏电站系统水动力特性分析

    成小飞罗昱翟必垚王兴刚...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进行,海上漂浮式光伏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新战场.采用球形离散元法构建海上漂浮式薄膜光伏电站系统的数值模型,并在不同波高、周期和结构直径条件下进行水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验证采用的数值方法分析海上漂浮式薄膜光伏电站系统水动力特性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着波高和结构直径增大,位移、波浪力和系泊力三者逐渐增大.随着周期增大,水平位移减小,垂直位移增大,水平波浪力先增大再减小,垂直波浪力在波高H=4.0m和H=5.0 m时减小,在波高H=5.0m和H=5.5 m时增大,迎浪侧系泊力先增大再减小,背浪侧系泊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在各种工况下,水平波浪力大于垂直波浪力,迎浪测系泊力大于背浪侧系泊力.

    漂浮式光伏离散元方法数值模拟水动力分析

    海上换流平台模块化总布置设计

    年继业邹成业姜福洪石强...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海上换流平台的设计和建造效率、简化设计界面、提高平台可维护性,以某型正在设计的导管架式海上换流平台为例,从平台功能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平台的模块划分,以平台工艺流程为导向进行模块分布设计,综合考虑模块功能原理、平台运维需求和平台重量分布的因素,对海上换流平台进行模块化总布置设计.设计结果可以很好地满足预期要求,为相关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海上换流平台模块化设计总布置

    新型浮式风力机平台时域全耦合模拟及流载荷影响分析

    沈勇潘伟宸刘传艺李娅杰...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势流理论和叶素动量理论,设计一种搭载NREL 5 MW风力机的V型半潜式浮式平台,探究模型尺度变化对平台性能的影响.通过气动-水动-系泊分析程序FAST2AQWA(F2A)完成V型浮式风力机的时域全耦合模拟,探究不同工况的流载荷对平台运动及系泊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和流载荷入射角度的变化对运动响应和系泊受力的影响十分显著.

    V型浮式风力机全耦合模拟动力响应流载荷

    基于机器学习的军事信息系统用户画像研究

    刘静涛周万宁李俊达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军事信息系统用户对于软件使用底数不清、使用习惯不明的问题,结合海军信息系统用户工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军事信息系统用户画像技术.该技术基于海军信息系统用户的大量历史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用户软件使用标签和用户网页关注动态标签,更为清晰地描述海军信息系统用户特征和使用习惯,能为海军信息系统需求迭代和改进完善提供有益支撑.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支撑军事信息系统应用需求.

    机器学习海军军事信息系统用户画像数据标签大数据

    船舶吊运机械臂焊接接头超声无损智能检测研究

    季肖枫顾娜陆佳皓张晖...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海洋工程领域的扩展与深化,船舶吊运机械臂成为海洋作业的关键技术支持.为了保证机械臂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降低海洋作业风险,研究以神经网络为技术支持,设计了点焊接头超声无损检测的缺陷智能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研究针对超声无损智能检测模型设计的优化算法,在单峰测试函数上最小值的寻优值为4.804E-11.寻优超体积最大为0.954,与真实前沿解的最小距离为0.203.改进之后的检测模型在F1值上最大可达0.946,损失值最小为0.07,分类检测能力较强.该方法可较好地拟合超声信号特征,有效区分焊接接头的不同缺陷,区分合格焊接与缺陷焊接.研究设计的超声无损缺陷智能检测识别模型有效保证了船舶吊运机械臂的焊接质量,满足海洋工程对船舶吊运机械臂焊接的高要求.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果蝇优化算法船舶吊运机械臂超声检测

    舰船多智能体协同占位方案数学建模优化分析

    孔令彦郑小琪蒋楠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各舰船之间的协同占位或位置协调,确定各舰船需要占据的位置或区域,提出舰船多智能体协同占位方案数学建模优化方法.以舰船多智能体运动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各个舰船智能体的运动和航行状态,判断各个智能体的航行领域,并确定舰船智能体的最近会遇距离;采用MADDPG(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算法结合该距离构建舰船多智能体多元组,以此获取舰船多智能体最佳的占位决策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入同结构变换优化舰船多智能体占位编队结构,保证每个个体的精准占位以及位姿状态的一致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各个智能体的位置决策,保证编队位姿状态的一致性,整个舰船智能体编队位置和理想位置之间的误差均低于(5,5)m.

    舰船多智能体协同占位方案数学建模优化位姿状态

    互联网环境下的舰船高效调度系统设计

    叶丽张树奎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实现舰船之间、舰船与岸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舰船应对复杂任务能力为目的,设计互联网环境下的舰船高效调度系统.该系统通过信息资源层获取舰船信息资源、港口与航道信息资源后,通过互联网层的调度中心专线网络将以上信息资源传输到支撑服务层,支持服务层利用存储服务器将舰船信息资源、港口与航道信息资源存储到数据库后,使用启发式舰船调度模型对舰船进行高效调度后,通过调度终端将舰船高效调度结果传输到应用层内,该层对舰船高效调度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与舰船信息管理交互.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较强的互联网环境下通信传输能力,可有效实现不同舰船高效调度,降低舰船排位等待时间,并可呈现舰船高效调度可视化结果,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互联网高效调度系统启发式专线网络可视化

    半潜船潜浮压载水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开发

    黎玉香姜义平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潜船在大型海洋结构运输以及船舶维修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半潜船潜浮压载水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分析系统的基本需求,设计详细的系统结构,包括数据库模块、压载水计算模块、仿真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本文研究了空压机压排水压力的数学模型,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提出基于MLP的压载水控制策略.本文设计的半潜船潜浮压载水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功能完备,有望应用于各类半潜船负压载水的控制系统中.

    半潜船潜浮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MLP

    基于虚拟现实的舰船工业设计三维模型构建

    王炜炜袁雅萍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更优质的舰船工业设计,增强其在虚拟环境中的交互效果,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舰船工业设计三维模型构建方法.采用系统化的层次结构设计方法,将舰船模型划分为五大核心区域,以便实现模型的精确构建、高效管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据采集、3D Max建模、模型优化、材质贴图渲染和输出等步骤,构建舰船三维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采用基于装配几何约束的运动导航和立体包围盒技术进行碰撞检测,以确保模型的精确装配和避免碰撞现象.同时,引入动态细节层次(LOD)技术,根据观察者与模型之间的距离动态调整模型的细节程度,以提高渲染效率和降低系统资源消耗.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建立优质舰船三维模型,模型能够展现真实光照和阴影效果,以及船体、甲板等部分详细纹理,并提升舰船三维模型渲染的流畅度.

    虚拟现实舰船设计三维模型工业设计贴图渲染碰撞检测

    基于信息融合的Singer模型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田雨申珅赵罡周景军...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面目标在应对来袭反舰武器时通常会做出机动规避行为,在主动观测模式下,针对长探测周期间隙中获取机动目标信息缺失导致较大的解算误差,进而影响我方反舰武器的命中概率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信息融合的Singer模型机动目标跟踪算法,将被动探测信息与主动探测信息相融合并构建虚拟量测值,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互补,提升了目标量测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为了避免边界条件导致算法发散,在滤波中引入渐消因子,提升了算法的鲁棒性.本文针对2种典型目标机动策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目标机动策略模型下,本算法相比于主动观测模式的解算结果在平均解算精度上分别提升了39.85%和45.71%,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机动目标跟踪Singer模型信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