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传媒
今传媒

月刊

1672-8122

jcmxsb@126.com

029-88820311 88820312

710068

西安市129号信箱

今传媒/Journal Today's Mass MediaCHSSCD
查看更多>>《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今传媒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今传媒》前身《报刊之友》创刊于1992年,2003年更名为《今传媒》,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人民日报网络中心中文电子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符号学镜像下专业主持比赛的多维魅力探析——以《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为例

    贾璐绮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视角,对《202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特征作简要分析,探究该节目在评审制度、考题设置及选手表现上的符号化呈现,旨在为该议题拓展新的研究视角,探寻此类专业性节目未来的破圈路径.

    主持人大赛符号学评审制度考题设置选手表现

    使用与满足视角下旅行真人秀节目发展探析

    杨继睿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各种类型的节目层出不穷,其中,旅行真人秀以独特的风格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性别受众的需求.然而,旅行真人秀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面临一定的困境.对此,本文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旅行真人秀的创新路径,促进其长远发展.

    "使用与满足"理论旅行真人秀节目发展策略

    情感联结:抗战时期《现代妇女》的宣传艺术与动员方式

    郭烨佳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现代妇女》采用印象刻入、实例展示、亲密沟通等宣传策略,唤起妇女群众的抗战信念,动员其参与到妇女解放事业中,同时建构了劳动女性、职业女性等形象,凸显女性群众在社会领域发挥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抗战时期《现代妇女》的舆论导向和宣传策略,总结其"女性互助"与"情感关怀"的独特模式,旨在研究抗战时期党对妇女群众的宣传艺术与动员实践.

    党媒党刊宣传艺术抗战动员妇女解放

    农业高校学报2011-2022年高影响力论文来源及作者分析

    马秋明温晓平窦春蕊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 年版)中的 16 家农业高校学报 2011-2022 年刊发的 942篇高被引、高下载、高PCSI论文(以下简称"三高"论文)的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三高"论文集中产出于我国少数科研实力雄厚的农业高校;华东、华北地区产出的"三高"论文较多,华中、西北、东北地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华南、西南地区较少;论文的合著率为98.3%,合著度为5.27 位,3~7 位作者合著论文较多;作者的学历和职称分布均呈纺锤形,硕士学历和中级、副高级职称作者发文较多;高产作者很少,但高产通信作者较为集中.基于此提出,农业大学学报编辑应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向高学历、高职称作者约稿;积极与学校管理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扶持;跟踪研究生导师,积极组约高水平稿件,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农业高校学报高影响力论文职称与学历高产作者

    医学论文中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彭松闵敏孙昕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重复测量资料的特点,并基于实例探讨医学论文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提出医学期刊编辑应正确认识重复测量资料、正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加强统计学知识的学习,旨在为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编校水平提供借鉴,提升医学期刊的整体质量.

    重复测量资料医学论文统计学

    基于274篇中医指南/共识的医学科技论文贡献度研究

    林加西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科技论文被纳入临床指南/共识,是其学术和应用价值的重要体现.本研究基于引文贡献方法论视角,分析 274 篇收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中医指南/共识及其引用的 9439 篇参考文献发现,中文医学科技论文与中文医学科技期刊对中医指南/共识的贡献具有一定广度,但其高度、深度有待提高,同时,系统总结了我国中文医学科技论文对中医指南/共识的贡献程度及变化趋势,旨在为探索我国中文医学科技期刊发展方向与优化路径提供借鉴.

    文献贡献度科技期刊中医指南专家共识

    从扶贫到振兴:新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影像实践研究

    李星辰朱郁闻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2020 年以来,新农村题材电视剧响应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战略,以扎根泥土的现实语境作为创作路径,透视了乡村的生活变革与农民的精神变迁,铸就了新时代家国同构的集体记忆.在影像呈现上,新农村题材电视剧通过新乡村空间的搭建和民族文化的彰显,将富有青春化的影像表达与充满喜剧性的叙事相结合,不仅关照了乡村社会的人、情与事,勾勒山乡巨变的时代画卷,也以鲜明的主旋律色彩和审美特征,彰显其在把握时代话语、涵化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赓续民族精神上的创新力.

    新农村剧主旋律主题建构影像表达

    消解与重构:民族志影像的创作实践和反思——以纪录片《看见看不见的独龙江》为例

    孙景旋史凯仁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看见看不见的独龙江》将镜头聚焦于被称为"直过民族"的独龙族,通过长时间的跟踪拍摄,记录和反映 4 位具有代表性的独龙族人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梳理了其拍摄的渊源和背景,分析作品的整体创作过程和风格,并以拍摄内外的消解与重构为出发点,对民族志纪录片的创作提出见解和思考,旨在为民族志影像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借鉴.

    纪录片民族志影像独龙族创作实践

    论传统文化在《后浪》中的现代化影像表达

    康弘哲张丰合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浪》作为少见的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中医传承题材电视剧,自播出以来就成为了观众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本文以《后浪》为例,从题材创新、视角转换、话语并置三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影像表达与创新策略,提出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影视传播范式,旨在为新时代的电视剧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后浪》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

    工业题材电影在新世纪的银幕转化与文化探索

    王艺霖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七年"时期的工业题材电影塑造了一批工人英雄形象,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新世纪以来,工业题材电影紧跟时事,保留历史元素的同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研究新世纪工业题材电影的变化,分析这些电影的创作手法,并对部分废墟电影进行了探讨与思考,旨在助力工业题材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工业题材电影银幕转化文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