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传媒
今传媒

月刊

1672-8122

jcmxsb@126.com

029-88820311 88820312

710068

西安市129号信箱

今传媒/Journal Today's Mass MediaCHSSCD
查看更多>>《今传媒》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今传媒杂志社主办的一份传媒行业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今传媒》前身《报刊之友》创刊于1992年,2003年更名为《今传媒》,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人民日报网络中心中文电子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蒙古日报》"中华民族共同体"报道议程设置策略

    星星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刻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新时代民族团结与进步,建设现代文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议程设置理论,考察自"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内蒙古日报》"中华民族共同体"报道在整体报道格局中的显著性与重要性,研究发现《内蒙古日报》在报道时间及数量、报道形式、报道内容上均进行了一定的议程设置,为主流媒体在主题报道中的议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华民族共同体"报道议程设置《内蒙古日报》内容分析

    试探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业务能力提升路径

    向美林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为推动高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对高校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编辑作为高校学术期刊的生力军,任重而道远。本文从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身份定位展开分析,探讨了高校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定义,认为青年编辑应具备政治判断、学术素养、选题策划、职业情怀等业务能力,并提出青年编辑业务能力提升路径,旨在助力高校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青年编辑业务能力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

    继续教育对期刊出版的重要作用

    李英张会芳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续教育是提升期刊编辑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期刊水平及推动出版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讨论了继续教育在提升期刊编辑的综合能力、促使期刊编辑关注行业动态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分析了继续教育在提高期刊质量、优化出版流程、加强国际化建设等方面的正面效应,阐述了继续教育对出版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编辑出版学研究的深远影响,旨在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编辑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媒体融合期刊出版期刊编辑继续教育

    医学学术论文常见统计问题分析及编校人员统计学素养的提升路径

    朱岚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临床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总结医学学术论文中常见研究方法的统计策略及常见统计学错误类型,探析医学学术期刊编辑提升统计学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医学期刊编辑提升统计学素养的途径,旨在为提高医学学术期刊质量提供借鉴。

    统计学素养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统计方法

    符号的感知——《巴依尔的春节》情感畛域的多模态探析

    赵琛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贺岁微电影《巴依尔的春节》为例,从当代电影符号学理论出发,探讨方言电影元素符号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意象内涵,并运用索绪尔-语言学模式、皮尔斯-逻辑修辞学模式、卡希尔-文化符号学模式、巴赫金-符号场域论等大众符号传播理论框架进行宏观指引、中观设计及微观分析。同时,将电影语言、视觉符号所映射的情感因素嵌入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框架中进行探讨,旨在"视频速写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我国乡土文化情感类影视作品的发展脉络。

    符号《巴依尔的春节》情感多模态话语

    影视作品中的哈尔滨城市形象书写

    徐康益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变迁,哈尔滨的城市形象逐渐发生变化,成为许多影视作品的重要背景和关键元素。本文基于城市形象书写角度,研究哈尔滨城市文化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提出影视作品中展现的哈尔滨形象对传播城市文化、讲好城市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旨在为哈尔滨城市形象构建与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哈尔滨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影视作品

    舞综《这!就是街舞4》的伴随文本意义生产研究

    陈楚仪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潮"即优秀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的融合,其本质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契合了大众的精神需求,受到了大众的青睐。我国的电视节目也在积极探索,将国风元素与潮流文化元素相结合,挖掘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同时,不断与他国文化交流,打造出一系列既有趣味又有文化内涵的优质节目,并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再创造的现实路径,推动其走向世界舞台。本文通过对舞蹈综艺《这!就是街舞 4》中的伴随文本进行分析,挖掘其如何形成"国风街舞"和"世界文化交融"的表意机制,阐释其节目的生成意义,探索节目的主题构筑及其如何传递中华文化价值内涵,旨在为我国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参考。

    《这!就是街舞》舞蹈综艺伴随文本符号学意义

    电影《美人鱼》中环保意识的艺术展现

    樊益琳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本文以电影《美人鱼》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点明电影的"无厘头"喜剧风格,旨在剖析该片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警示意义。

    《美人鱼》环保意识人物形象"无厘头"

    以黄帝文化赋能中华文明传播路径探析——以浙江省为例

    李倩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浙江省缙云县作为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承担着传承黄帝文化、搭建寻根圣地,构建海内外华人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它通过一系列象征符号的运用与强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内容呈现相结合,讲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未曾断续的民族血脉,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缙云县的黄帝祭祀为例,分析了黄帝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向世界传播黄帝文化的三重使命,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应立足全球视野、地方特色,树立出海、走进、入心的传播理念,依托政府、社会、个人等传播主体,构建可视、仪式、场景的传播方式,构建以黄帝文化为显著特征的中华文明立体传播路径,旨在探寻新时代有效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实践方略。

    黄帝文化中华文明传播三重使命浙江路径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探析与启示

    孔晓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通过系列举措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革命理念被群众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由对文化匮乏、不自信的状态逐渐转变为对民族文化自信的状态。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普及知识为基础,引导人民群众树立起文化自觉的心理。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借鉴延安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向双车道"的发展模式,助推文化繁荣发展。

    延安时期教育建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