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畜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畜生态学报
家畜生态学报

陈玉林

月刊

1673-1182

jcst@x263.net

029-8709113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Journal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全国性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已被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8家收录为源期刊。主要刊登动物环境生理、环境营养、繁殖生态、行为生态、遗传生态、疾病生态、系统生态、以及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环境控制、环境检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保护、农牧业生态系统设计与评价和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发面的研究论文、西部论谈、科学试验、观察分析、管理者阅读。适合农林院校师生、畜牧兽医及生态工作者和畜牧业者、管理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藏羊和牦牛的生理特征及高原适应性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德吉孙珂欣罗琪阿旺措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具有低氧、低温、强紫外线等环境特征.而藏羊与牦牛是藏区重要的驯化家畜,具有低地动物难以企及的低氧耐受性,从基因层面到脏器肌肉结构等均表现出与低地动物的明显差别,是良好的畜牧、医学研究材料.该文分别从解剖学特征及分子层面综述了藏羊、牦牛等家畜在长期低温低氧环境下产生的器官组织特点、高原适应性基因,并从改良及利用藏区家畜等实际角度出发,阐述其选育有进展,以期为后续的高原适应性基因深度研究及藏区家畜改良繁育提供参考.

    高原适应性生理特征分子遗传学藏羊牦牛

    稿约

    7,封3页

    莫能菌素在反刍动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朱俊红刘兴能吴学红和晓明...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能菌素又称瘤胃素、欲可胖,属于抗生素聚醚类添加剂,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因其促生长作用被广泛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莫能菌素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理,阐述和分析了其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液参数、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瘤胃发酵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能够在全面禁抗的形势下,尽快找到新型添加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莫能菌素反刍动物生长性能血液参数瘤胃发酵

    产木聚糖酶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赵龙妹张迎燕李旺李元晓...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自然界中筛选获得产木聚糖酶微生物,并分析土壤和山羊消化道内容物中筛选所获得产酶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该试验以土壤、山羊瘤胃内容物、肠道内容物和粪便为样本,使用 自制木聚糖作为唯一碳源,筛选产木聚糖酶微生物,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其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特性以及不同来源样品产木聚糖酶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土壤、山羊瘤胃内容物和山羊粪便中各筛选出一株产木聚糖酶微生物(T2-2-1,YL3-2-1,YF-2-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将其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ini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构建系统发育树对3株菌进行分析后发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可能影响山羊消化道微生物多样性;酶学特性分析发现,菌株T2-2-1、YL3-2-1和YF-2-1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分别为50℃、pH 5.0,60℃、pH 7.0和60℃、pH 5.0.产木聚糖酶微生物的获取可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和生物饲料的制备提供材料,来自土壤和山羊消化道产木聚糖酶微生物的遗传学分析揭示了环境微生物多样性与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影响,也为筛菌样品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木聚糖酶芽孢杆菌筛选鉴定酶学特性分析系统发育树

    不同海拔牦牛胎儿组织中HIF-1α基因表达特点研究

    周娟万瑞东李凤王欣玥...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阐明海拔变化对牦牛胎儿组织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从青海省海晏县(海拔3 200 m,环湖型牦牛)和青海省泽库县(海拔3 700 m,高原型牦牛)选择临床健康的怀孕16周左右的牦牛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析,从mRNA和蛋白水平对牦牛胎儿心肌、肺脏、脑组织、肝脏、脾脏、肾脏以及骨骼肌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IF-1αmRNA和蛋白在同一海拔高度的牦牛胎儿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具有一致性,其中脑组织表达量最高,心肌、骨骼肌的表达量最低,各组织差异显著(P<0.05),泽库牦牛胎儿HIF-1α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海晏牦牛(P<0.05).说明HIF-1α基因在牦牛胎儿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并且牦牛胎儿中HIF-1α的表达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即牦牛胎儿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牦牛HIF-1α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分析

    苏博美利奴羊育种目标经济价值的计算

    魏趁陈胜磊关鸣轩宋坤...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苏博美利奴羊育种目标相对选择的重要性,为制定苏博美利奴羊综合选择指数与育种规划奠定基础,该研究采用差额法和系统分析法,利用生物经济学模型,基于当前苏博美利奴羊生产水平、市场及育种体系,对苏博美利奴羊毛用性状、繁殖性状和生长性状3类性状5个育种目标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整体来说,3类性状中毛用性状、繁殖性状、生长性状的相对经济权重比为34.56 ∶ 38.87 ∶ 26.57,近似于4∶4∶ 3;按照成母羊和育成羊划分,成母羊3类性状中毛用性状、繁殖性状、生长性状的相对经济权重比为30.06 ∶66.40 ∶ 3.54,近似于8 ∶ 19 ∶ 1;育成羊3类性状中毛用性状、繁殖性状、生长性状的相对经济权重比为21.12 ∶ 48.39 ∶ 30.49,近似于3∶ 8∶ 5;整体看各类性状经济权重基本一致,成年母羊和育成羊中繁殖性状所占比例最大,在成母羊中生长性状比例最小.研究结果基本符合苏博美利奴羊实际生产情况,在加强毛用和生长性状选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繁殖性状的选择,从而在保持苏博美利奴羊遗传资源适应性的同时,实现快速和有益的遗传进展.

    苏博美利奴羊育种目标经济价值差额法

    饲粮中添加海藻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代邦国耿亚楠翁玉楠史怀平...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海藻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16只同质性较好的6月龄山羊(21.9±0.98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3%海藻(干物质基础).饲喂12周后,从每组随机选择4只山羊进行屠宰,采集瘤胃液进行瘤胃微生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海藻显著降低了瘤胃微生物丰富度指数chao 1和ace(P<0.05);(2)门水平上,显著降低了瘤胃纤维杆菌门(Fi-brobaceters)和螺旋体菌门(Sacchari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3)属水平上,显著降低了山羊未知属型拟杆菌 BS11(norank_f__Bacteroidales_BS11_gut_group)、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和瘤胃球菌属_NK4A214(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结果揭示饲粮中添加海藻能显著降低山羊瘤胃微生物丰富度,降低纤维杆菌和瘤胃球菌等主要纤维降解菌的相对丰度.

    海藻山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

    陕西集约化养殖场TMR的应用效果和管理评价

    张帆张俊杨婷王弘浩...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目前集约化养殖场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TMR的应用效果,规范养殖场管理,增加养殖效益,该研究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饲喂不同奶牛产群(高、中和低产群)TMR营养成分和颗粒大小,评价奶牛的日常管理,进一步分析奶牛的乳品质和养殖效益.结果表明:(1)高产群TMR中的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和钙的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群(P<0.05),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的含量显著低于低产群(P<0.05),3群奶牛日粮NDF含量高于推荐值25%,磷含量低于推荐值0.35%;(2)高产和中产群TMR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hysi-cally effectiv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peNDF)含量和宾州筛第一层分布比例显著低于低产群(P<0.05);(3)高产群日常管理的粪便评分和体况评分均显著低于低产群(P<0.05),3群泌乳牛的躺卧率均低于80%;(4)高产群的产奶量、乳糖含量、乳尿素氮含量和泌乳效率显著高于低产群(P<0.05),乳脂含量、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和体细胞数显著低于低产群(P<0.05),3群奶牛乳成分中乳脂率和脂蛋比均低于常规3.5%和1.12~1.36;(5)高产群的泌乳收益是低产群的2倍.综上所述,该集约化养殖场配制的TMR不均衡,TMR营养成分不符合常规饲喂标准,牧场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造成奶牛产奶量差异大,产奶性能低,奶牛场经济效益不高.

    集约化奶牛场荷斯坦奶牛TMR泌乳性能养殖效益

    海拔高度变化对牦牛血细胞生理指标及心、肺组织形态特征的影响

    李潇高彦华彭忠利郭春华...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西高原传统放牧养殖的牦牛生产效率低下,却受制于地形与运输成本不适于集约化舍饲育肥,而临近的成都平原能提供较好的舍饲养殖条件和场地.该试验将牦牛从川西高原高海拔地区(3 500 m)迁移至成都平原低海拔地区(500 m),研究迁移后不同时间点牦牛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HE切片比较海拔高度变化对牦牛心脏和肺脏组织形态特征的影响,为合理指导牦牛迁移至低海拔地区饲养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牦牛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转移后,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含量(HGB)、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随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数量(WBC)、淋巴细胞数量(LYC)和粒细胞数量(GRC)先升高后降低(P<0.05),血清皮质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1);(2)低海拔地区牦牛心肌纤维密度和肺泡间隔厚度比高海拔地区牦牛显著下降(P<0.05),平均肺泡截距显著升高(P<0.05),肺泡数量显著高于低海拔舍饲黄牛(P<0.05).试验结果说明,牦牛从高海拔迁移至低海拔后,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迁移初期HCT、HGB、MCH和MCHC含量降低,WBC、LYC、GRC和血清皮质醇含量增加,并通过降低心肌纤维密度和肺泡间隔厚度以及提升平均肺泡截距,以适应低海拔富氧环境.

    牦牛血细胞生理指标心脏肺脏组织形态

    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对奶山羊精液品质和粪便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杜烨青任发李宇席华明...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对奶山羊粪便微生物结构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选取30只8月龄左右、体重34±2.3 kg、健康状况良好的关中奶山羊公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只,试验组以杂交构树青贮+花生秧为粗饲料,对照组以苜蓿干草+花生秧为粗饲料,试验期70d.通过对奶山羊精液和粪便微生物的检测发现:(1)试验组公羊精液精子密度为31.78×108·mL-1,显著高于对照组(22.22×108·mL-1)(P<0.05),其精液量和精子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9.39%和5.27%,但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组奶山羊公羊肠道中拟杆菌门和拟杆菌目丰度显著提高(P<0.05),变形菌门、气单胞菌目和琥珀酸弧菌科丰度显著降低(P<0.05).变形菌门和气单胞菌目中的多数细菌都是病原微生物,其丰度的降低说明饲喂杂交构树青贮饲料能够改善奶山羊粪便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有害微生物,维持后肠道健康,为奶山羊的生长发育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羊的精液品质.

    杂交构树青贮奶山羊粪便微生物精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