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畜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畜生态学报
家畜生态学报

陈玉林

月刊

1673-1182

jcst@x263.net

029-8709113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Journal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全国性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已被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8家收录为源期刊。主要刊登动物环境生理、环境营养、繁殖生态、行为生态、遗传生态、疾病生态、系统生态、以及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环境控制、环境检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保护、农牧业生态系统设计与评价和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发面的研究论文、西部论谈、科学试验、观察分析、管理者阅读。适合农林院校师生、畜牧兽医及生态工作者和畜牧业者、管理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北省不同区域冬季绵羊舍的温热环境评价

    车大璐高玉红刘佳兴赵娟娟...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河北省各区域不同建筑类型绵羊舍的温热环境,试验选择3大区域(燕山丘陵地区、太行山区和平原区)的8栋羊舍,对羊舍温度、湿度和风速进行测定,并计算温湿指数(THI),以评价羊的温湿环境.结果表明:燕山丘陵坝上地区平均舍温最低,最低降至-11.2℃,平原区平均舍温最高,最高仅6.3℃;同区域不同建筑类型羊舍的温度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燕山坝上除外),有窗密闭舍的温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舍(塑料覆膜舍、半开放舍和敞棚舍).从湿度分析,各区域舍内湿度从低到高顺序为:48.5%(太行山区)、54.0%(平原区)、63.6%(坝上)和69.6%(坝下).除了坝上,其他区域不同类型舍间的湿度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从风速上分析,坝下风速最低,平均仅0.04 m/s,平原区的敞棚舍风速显著高于有窗密闭舍(P<0.05),而其他区域不同类型羊舍的风速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温湿参数,各区域羊舍THI分别为18.1~39.2(坝上)、24.0~47.5(坝下)、33.4~47.0(太行)和36.2~47.5(平原),说明河北省不同区域羊舍的保温性能亟待提高,尤其是燕山丘陵地区,本研究结果也为各区域羊舍的冬季温热环境评价提供依据.

    羊舍温度湿度温湿指数风速环境

    豫北地区天然草地饲草资源特点与生产水平的分析

    郭孝李黎张云霞杨浩哲...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掌握豫北地区天然草地的特点和利用现状,该研究在原来草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天然草地的类型、牧草资源、植被特点、草地生产水平、利用程度开展野外现场样地调查,为保护、开发和多样化利用草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豫北天然草地共有2类10个型,面积为4.88×104 hm2,占河南省天然草地面积的9.34%;(2)豫北天然草地的饲用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主要建群种12种,优势种41种,具有物种多样性特点;(3)豫北天然草地平均草层高度38.12 cm,平均盖度84.92%,平均产草量为4.51×103 kg/hm2,草地载畜量为1.39×105羊单位,89.23%的天然草地属于轻度或未利用状态.总之,豫北地区饲草资源丰富,草地类型多样,草地生产水平高,但利用程度较低,需要以发展草牧业为核心加大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其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豫北地区天然草地饲草生产分析

    犬瘟热病毒感染雪貂的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探究

    潘虹军陈杰龚成燕胡博...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高死亡率的烈性传染病,对宠物、毛皮动物及野生动物有较大的影响.接种疫苗是预防CD的主要措施,但部分动物接种疫苗后仍有发病现象.目前多采用抗病毒和消炎结合的方式对CDV感染发病的动物进行治疗,但药物搭配方案需要优化以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评估感染CDV后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案,该研究通过CDV感染后临床症状赋分标准设置、淋巴细胞数和排毒时间检测、病变观察以及治疗效果评价,建立了雪貂CDV感染的临床症状指标体系.试验结果显示,雪貂体重变化率在接毒后第8天超过10%(P<0.05);第5~14天直肠温度39.5~40.0℃;第9天发现脓性分泌物;少量红疹第8天出现;第7天后出现食欲废绝,第9天发现抽搐、转圈等神经症状;第6天发现腹泻,第7天发现呕吐,第9天出现便血.犬瘟热症状分数在接毒后0~3 d、4~6 d、7~9 d、10~14 d分别为0.5、6、12.25和14.雪貂淋巴细胞数在第7天下降到2.2×103/μL(P<0.05).从第3天开始排毒直到试验结束.剖检可见脑轻微出血、肝肿胀和出血、脾充血、肺红肿并充血、肾肿大并发炎、肠有出血.经CDV抗体血清(0.5 mL,1次/d)、拜有利(0.1 mL,1次/d)、安乃近(0.5 mL,2次/d)、盐酸肾上腺素(0.1 mL,休克时使用)、维生素Bi和维生素B12(0.5 mL,1次/d)联合给予的方式治疗感染雪貂,结果显示症状在治疗11 d后消失.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雪貂感染CDV后临床症状程度与淋巴细胞数、排毒和剖检结果相关,该研究选用的治疗方案对CDV感染雪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雪貂犬瘟热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犬瘟热雪貂临床症状治疗方案

    季节因素对规模化奶牛场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赵佳浩栗敏杰郑卓柳雷振...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季节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对河南省某奶牛场进行了采样,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集收集池入口、收集池内、固液分离后、一级沉淀池出口、二级沉淀池出口、三级沉淀池出口、氧化塘出口等7个位点的污水样品,检测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等含量.结果显示:牛场废水处理系统整体在秋季对CODCr的去除率最高,为100%,其次为夏季(78.52%)、冬季(54.92%)和春季(45.11%).系统整体在秋季对NH4+-N去除率最高,为14.68%,其次为冬季(8.45%),在春季和夏季无去除效果.系统整体在冬季对TN去除率最高,为26.71%,其次为夏季(0.90%),在春季和秋季无去除效果.系统整体在秋季对TP去除率最高,为72.45%,其次为冬季(38.57%)、夏季(25.11%)和春季(6.2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ODCr、NH4+-N、TN、TP、pH、EC与温度均呈负相关;CODCr、NH4+-N、TN、TP、EC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NH4+-N和T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奶牛场污水处理系统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一样,应根据不同季节设计合理的运行参数提高对污水的去除效果.

    奶牛场季节污水污染物

    堆肥前后放牧绵羊粪便主要养分及重金属的变化

    杨世忠赵薇陈彬龙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养羊规模的不断发展,羊粪囤积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合理处理羊粪对整个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堆肥处理是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该文对不同阶段自然放牧的凉山黑绵羊粪便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堆肥前后粪便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结果表明羔羊粪便中的自然含水率远低于哺乳母羊与空怀母羊,但粪便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砷、铅、镉、铜、锌和镍的含量均高于哺乳母羊与空怀母羊,而哺乳母羊与空怀母羊粪便中上述指标的含量差异不大.经过堆肥发酵后羊粪中的有机质的含量下降,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增加,重金属铅的含量下降,铜和锌的含量增加.

    羊粪特性分析堆肥养分

    不同氮源对饲料营养价值及动物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贾柔韩莉萍王绿叶吴爽...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饲料资源严重短缺,优质蛋白质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成本不断增长.文章就常见氮源的利用对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产性能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补充氮源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低蛋白饲料的利用率.

    氮源营养成分生长性能瘤胃消化代谢

    新冠疫情下《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建民彭钧豪梁玉岑罗开健...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动物医学本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国公共卫生体系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联系近年来重大人兽共患病事件频发,培养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刻不容缓,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也是中国培养一流兽医本科人才教学的迫切需要.该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结合新冠疫情背景阐述兽医公共卫生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以期打破大众对兽医专业认识的局限性,强调兽医公共卫生的意义,提升《兽医公共卫生学》的课程价值,并为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新冠疫情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