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王昌度

双月刊

2097-0730

jfjlgdxb@163.net

025-80820432,80820433,80820434

210007

南京市后标营路88号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由解放军理工大学主办,主要刊登通信、工程、气象、数理等学科领域的优秀论文和技术报告等,有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建筑工程,机械工程,大气科学•海洋科学,运筹学与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等主要栏目。本刊除被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收录外,还被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文献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互联网的探索与演进

    张宏科张宇明彭轶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变革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稳定以及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已成为我国进行大国博弈的重要支撑.然而,互联网体系和机制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其创新研究主要存在两大技术路线,即演进式发展路线和变革式创新路线.二者各有优劣,均对当今互联网重大关键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新型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应取百家之所长,通过融合多样化的新架构、新技术以及新能力,将互联网从传统的被动信息承载设施逐步转变为新型的主动智能服务设施,在智能化、安全性、多元服务提供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的能力提升,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业务与应用提供更加智能、灵活的支撑,形成互联网技术与各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新型互联网网络体系架构网络智慧化网络融合

    自适应加权混合集成学习的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方法

    王之腾纪存孝刘畅王润雪...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在现代战场中的生存能力,机载多功能雷达呈现出信号样式复杂、参数高度捷变、开关机无规律和辐射时间减少等特点,给基于传统方法的雷达工作模式识别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参考多功能雷达常见工作模式典型特征参数生成的样本数据,基于水波中心扩散(water wave center diffusion,WWCD)算法优化多个模型参数,采用自适应加权策略提高多个模型集成学习算法性能,开展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实验分别使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差分进化算法和WWCD算法优化单模型参数,使用软投票、硬投票、自适应加权等不同集成学习策略进行工作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此外,还研究测试了该算法在小样本条件下识别雷达工作模式的性能,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较高的识别效率.

    水波中心扩散算法自适应加权集成学习小样本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面向D2D组播内容推荐的语义通信资源管理

    姬智管新荣吴丹邓诚...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语义通信将广泛运用于蜂窝无线网络.针对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内容推荐场景,研究了蜂窝网络中按需求语义通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目标用户接收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为指标的语义传输模式,使簇头目标用户可根据时延和图像保真度的需求来调节语义压缩比例与选择接入链路,进而从语义压缩比例和信道分配的角度设计了资源优化问题.为解决所提问题,针对图像语义通信中的语义编码解码过程,设计了比例压缩因子,提出了一种小批量模型训练方法,通过随机选择批次来训练子语义模型,兼顾模型性能与训练复杂度.引入博弈论的方法解决信道分配与语义比例压缩因子选择问题,该问题被建模为势能博弈问题,设计了效用函数和势能函数,并证明纳什均衡的存在.提出了参数修正的空间自适应算法来达到纳什均衡.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目标用户整体QoE上的有效性.

    蜂窝网络设备到设备通信语义通信用户接收体验博弈论

    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资源分配

    王文浩陈发堂徐霄鹏周玉前...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无法保持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和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优化增长趋势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LEO中EE和SE之间权衡问题的方法.对LEO资源分配场景建模,采用划分时隙的方式简化动态模型,通过调节子载波功率来优化吞吐量,从而优化EE和SE.通过引入权值因子、EE与SE量纲统一的方式对EE和SE进行加权,达到求二者最大平衡的目的.为应对较大的状态动作空间问题,采用深度对决Q网络(Dueling DQN)算法实现较优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较其他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所提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对比其他DRL算法收敛值分别提高10.1%和18.2%.噪声功率发生变化时,Dueling DQN所求SE较其他DRL算法提高了15.6%.

    低轨道卫星资源分配深度强化学习能量效率频谱效率

    智能巡飞地雷作战效能分析

    程祥珍张建新刘红良冯春早...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地雷不可移动、杀伤半径小、战后危害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火箭布设的智能巡飞地雷系统概念,并基于蒙特卡洛算法建立了该巡飞地雷的作战效能分析模型,探究了布设系统的横、纵向密集度,巡飞地雷的数量、感知能力与飞行能力等因素对作战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传统地雷,智能巡飞地雷作战效率大幅提升,打击概率与布雷系统射击密集度存在最佳匹配.此外,该系统作战效能受目标的机动能力,巡飞地雷的飞行速度、侦察感知范围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增大巡飞地雷的侦察感知半径、提高飞行速度有助于提升智能巡飞地雷的封控效果.研究结果能够为巡飞地雷的指标论证、方案设计、效能评估和作战运用提供技术支撑.

    火箭弹巡飞地雷作战效能蒙特卡洛算法密集度

    双经纬仪测量火炮轴线指向的方向余弦矩阵方法

    李国栋李哲王向进张玺...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炮底盘不水平条件下测量身管绝对空间指向的实际需求,提出基于方向余弦矩阵解算的双经纬仪空间角测量方法.综合运用北斗双天线定向和双经纬仪测量3个标记点方案,以经纬仪测量3个标记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为已知量,根据双矢量定姿原理,通过相关矢量和方向余弦矩阵运算,获取火炮身管在地理坐标系下的方位角和高低角.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分析了双经纬仪空间角测量精度,方位测角精度优于57.6″,高低测角精度优于28.8″.利用高精度双轴转台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在考虑北斗定向误差的情况下,该方法方位测量精度为65.5″,高低测角精度为51.1″.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火炮轴线空间指向的测量.

    方向余弦矩阵火炮轴线双经纬仪北斗定向空间角测量

    基于多目标的弹药储备与调运联合优化

    朱曦姚恺郭爱强吴巍屹...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弹药储备与调运是弹药保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能否及时、准确、可靠地完成弹药保障任务.针对两级弹药储备与调运联合优化问题,以总延误时间最短、总成本最低和实际到货数量最多为优化目标,考虑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多目标弹药储备与调运联合优化模型,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并利用带罚函数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对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相较于单一目标优化策略,所构建的目标函数可有效反映专家评价法得出的权系数,并能兼顾各优化目标,为科学开展弹药储备与调运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弹药储备弹药调运联合优化多目标优化

    聚脲涂覆储液圆柱壳抗爆炸荷载损伤响应实验与数值模拟

    陶臣纪冲王昕吴港...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聚脲对液体输运容器的防护效能,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聚脲涂覆储液圆柱壳结构在炸药爆炸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行为开展细致分析,获得圆柱壳的宏/微观破坏特征,揭示了爆轰产物运动及聚脲涂覆储液圆柱壳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近距离爆炸荷载作用下,薄壁储液圆柱壳以局部破坏为主,聚脲可有效提升储液圆柱壳抗爆性能;爆炸比例距离Z=0.134 m/kg1/3时,爆轰产物冲击的初始时期聚脲吸收内能相对较多,后续过程以水介质动能和铝管内能为能量转化和吸收为主.聚脲厚度从0 mm增加至6 mm,聚脲吸收能量总量显著增加,而铝管吸收能量呈现下降趋势,即聚脲可分担部分能量从而使铝管吸收能量减少以增加圆柱壳的防护能力;单位厚度聚脲吸收能量随聚脲厚度增加基本呈现递增趋势.聚脲与基材的协同变形能力是抗爆防护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聚脲储液圆柱壳爆炸荷载损伤响应特性

    剩余寿命预测的装备电路故障程度分级方法

    邵智超刘海啸涂建华谭项林...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备电路组件众多且结构复杂,多组件复合故障程度难以准确评估,导致装备运维方案无法有效规划.针对该问题,以剩余寿命作为故障程度的分级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寿命预测的装备电路故障程度分级方法.针对装备电路在实际服役过程中获取大量故障数据样本困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模融合的寿命预测方法,利用Multisim建立故障仿真模型来扩充故障数据集,考虑到故障数据的时序性与非线性,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BiLSTM)构建剩余寿命预测模型;构建基于剩余寿命灰色关联分析的故障程度分级模型,通过量化装备电路不同剩余寿命下多级故障程度的阈值,识别装备电路的故障程度等级;以某装备电路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装备故障电路仿真深度学习寿命预测故障分级

    应用双重窗口的储运发箱行为姿态检测方法

    张伟邓士杰于贵波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运发箱作为火箭弹的承载装备,在转运过程中,对其姿态进行监控和安全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识别储运发箱在转运过程中的运动变化,设计了一种应用双重窗口的储运发箱行为姿态检测方法.通过姿态传感器获取储运发箱的三轴运动数据;使用第一重窗口对时序数据进行时间分割和特征提取,并结合时序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完成对储运发箱所处阶段的识别;使用第二重窗口对储运发箱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行为进行判断;综合双重窗口的结果完成对储运发箱行为姿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储运发箱在转运过程不同阶段的危险行为,为未来智能化储运发箱的研制提供了方法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储运发箱行为姿态双重窗口时序卷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