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晁福寰

双月刊

1001-5248

JYYX@chinajournal.net.cn

022-84655185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和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主办的预防医学学术性刊物,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先后获“天津市一级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解放军优秀医学期刊”等荣誉,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国家重要信息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及收录期刊。 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部队指战员健康服务的方向,加强军内外预防医学的学术交流,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 报道内容:环境卫生与环境监测,饮水卫生,劳动卫生与职业健康,营养与食品卫生,热区、寒区、高原、航空、航海、深潜等特殊环境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传染病防治与管理学、消杀灭学,卫生检验学、卫生毒理学,放射医学防护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疾病预防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经验介绍,以及相关信息等。 读者对象:军内外从事预防医学的科研、教学、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环境监测、劳动保护等专业技术人员。 双月刊,国际标准A4开本 国内统一刊号: CN 12-1198/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248 邮发代号:18-10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军校开学复课新冠疫情防控做法与体会

    尹广庆
    61-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某军校开学复课新冠疫情防控做法进行总结,为军队院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军校开学复课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结果 梳理了3点成功做法:(1)认真落实总部开学复课基本条件要求;(2)扎实做好开学复课阶段疫情防控工作;(3)常抓不懈,科学防控,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结了4点体会:(1)领导重视,严密组织,多方协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2)卫生防疫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基层落实是疫情防控关键;(3)以科学防控的态度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4)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结论 通过分析、梳理和总结某军校防控新冠疫情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对今后军队院校做好新冠疫情开学复课及常态化防控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新冠疫情防控做法和体会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张进进孙晓丽王海莹魏翠...
    63-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将200例封闭抗体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釆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妊娠成功率为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显著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临床效果理想.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参附注射液对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血清及肺组织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乔媛媛熊鸣马伟李丹丹...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血清和肺组织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6只)、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SC=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 h(YW6=10只)、参附注射液组6 h(SF6=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2 h(YW12=10只)、参附注射液组12 h(SF12=10只).NC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SC组是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烧伤后浸泡3小时后即刻采样;SF和YW组是实验组,大鼠分别在实验前3天每天连续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或者生理盐水,剂量为15ml/kg.各实验组大鼠烧伤后再次注射15ml/kg的参附注射液或者生理盐水,然后在海水中浸泡6小时和12小时后取材,记录为SF6/12和YW6/12.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的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并且观察各组大鼠肺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烧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炎性因子IL-1、IL-6、TNF-α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MDA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T-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参附注射液6小时组和12小时组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明显低于同时间的生理盐水注射组.相较对照组,参附注射液改善肺组织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用参附注射液处理后能够降低血清和肺脏组织的IL-6、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及MDA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促进T-SOD的表达,从而减轻肺组织炎症,改善其损伤.

    参附注射液烧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伤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器官损伤

    中青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仝小玲张连文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某门诊部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523名体检者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体检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生化检验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23例体检人群中有519例患NASH,患病率占20.6%,其中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体质指数人群更容易患NASH,其患病率分别是34.7%、52.2%、59.5%,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空腹血糖、高γ-谷氨酰转肽酶及高尿酸是发生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作用由大到小为高血糖、高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总胆固醇、高γ-谷氨酰转肽酶及高尿酸.结论 中青年人群中NASH的发生率较高,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均能增加NASH的发病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青年患病率影响因素预防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陈春平张天琰徐徐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方法对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均行APBSCT治疗,观察其移植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予以3年时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成功重建造血;CD4+/CD8+恢复正常率为:治疗12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2周后(P<0.05);3年随访发现,患者累积生存率高达81.63%;移植前完全缓解、接受巩固治疗、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未接受巩固治疗、IPI评分>2分者(P<0.05);COX回归显示,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未接受巩固治疗、IPI评分>2分为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移植前完全缓解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96.15%)明显高于移植前未完全缓解患者(65.22%)(χ2=32.231,P<0.001);巩固治疗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95.08%)明显高于未巩固治疗患者(59.46%)(χ2=59.647,P<0.001);IPI评分≤2分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89.23%)明显高于IPI评分>2分患者(66.67%)(χ2=31.026,P<0.001).结论 APBSCT可对难治性淋巴瘤产生良好疗效,患者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可于短期内恢复,3年累积生存率高,尤其对移植前完全缓解与IPI评分≤2分、行巩固治疗患者预后影响更好.

    难治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功能预后

    空气中颗粒物对耐药基因接合转移的影响

    王丽芳孙红卫董辉伟陈郑珊...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空气中颗粒物对耐药基因体外接合转移的影响.方法 供体菌为大肠埃希菌(携带RP4质粒),受体菌为具有美罗培南抗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粒径、不同浓度颗粒物作用条件下,接合一段时间后,利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LB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计数,计算接合子数量和接合转移频率.结果 PM0.1、PM2.5、PM10、1648a都能促进耐药基因的接合转移,且促进作用与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浓度有关,其中1648a在125μg/mL时对耐药基因接合转移促进最明显,接合转移率为对照组的8.5倍.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颗粒物可以促进耐药基因的接合转移,从而造成耐药基因的扩散和传播.

    空气颗粒物耐药基因接合转移影响因素

    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及分析

    王文仪刘智慧崔蕾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同时探讨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分为并发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案治疗,n=35)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实施综合疗法治疗,n=35)﹞、未并发组,采用单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120例剖宫产术患者中有70例并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58.33%;并发组产妇肥胖、操作技巧差、低蛋白血症、术后切口消毒不当、妊娠水肿、贫血、滞产、高频电刀使用所占百分比高于未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肥胖、操作技术差、术后切口消毒不当、滞产、贫血、使用高频电刀是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肥胖、操作技术差、术后切口消毒不当、滞产、贫血、使用高频电刀可增加剖宫产患者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风险,而综合疗法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

    剖宫产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疗效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肺结节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研究

    曹洪丽于盼盼刘自金于红...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人群并发肺结节的危险因素及肺结节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劳模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人员1168例;依据是否发生肺结节分为肺结节组757例及无肺结节组411例,分别比较两组体检人员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肺结节家族史、肺结核病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胃肠道症状、胸痛胸闷、咳嗽咳痰、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及是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等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肺结节组体检人员的年龄、男性例数、肺结核病史例数及Hp阳性例数均高于无肺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检人员的BMI、吸烟指数情况、肺结节家族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合并胃肠道症状例数、胸闷胸痛例数、咳嗽咳痰例数、CEA、NSE、CY21-1、WBC、NEUT%及CRP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及Hp阳性是发生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男性、肺结核病史及Hp阳性为发生肺结节的高危因素,其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及Hp阳性为发生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体检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高龄体检人员及Hp阳性体检人员结节发生情况,以便于适时进行早期干预,降低癌变风险.

    肺结节危险因素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体检降低癌变风险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贾蕾何璇
    87-8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MM患者肾功能情况分为肾功能损害组、无肾功能损害组,依据MM患者预后不同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肾功能损害组、无肾功能损害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分析M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随访资料显示105例MM患者,肾功能损害39例,无肾功能损害66例,肾功能损害组DS分期为Ⅲ期、ISS分期为Ⅲ期的占比、Cr、血钙、β2-MG、ESR较无肾功能损害组明显高,而Hb、PLT、骨髓浆细胞比例较无肾功能损害组明显低(P<0.05).无肾功能损害组治疗后24个月随访总生存率为72.73%(48/66),较肾功能损害组51.28%(20/39)明显高(χ2=4.940,P<0.05);生存组DS分期为Ⅲ期、ISS分期为Ⅲ期、肾功能损害占比、乳酸脱氢酶、β2-MG较死亡组明显低,而年龄<60岁、曾接受移植、一线治疗有硼替佐米的占比、骨髓浆细胞比例较死亡组明显高(P<0.05).年龄、DS分期、ISS分期、肾功能损害、乳酸脱氢酶、β2-MG、骨髓浆细胞比例是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曾接受移植、一线治疗有硼替佐米为MM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MM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存在特异性的临床特征,而影响M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积极监测观察MM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有望为MM有效治疗和预后改善提供重要参考.

    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损害临床特征预后

    石墨烯对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基因接合转移的影响和机制探索研究

    彭雪霞魏飞王丽芳董辉伟...
    90-9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石墨烯对多重耐药基因水平接合转移的影响.方法 供体菌为具有耐卡那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的大肠埃希菌,受体菌为具有耐美罗培南的肺炎克雷伯杆菌,保持供、受体菌液浓度比例为1:1,配制10 ml作用体系,在37℃电热恒温箱中接合,利用含有多种抗生素的LB琼脂培养基选择平板计接合子数量并计算接合转移频率.探讨不同菌量(109、108、107、106 CFU/ml)、以及不同石墨烯浓度对接合转移的影响.结果 石墨烯可促进大肠埃希菌到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基因的接合转移,且促进作用与石墨烯浓度和接合菌量有关,最高促进71倍.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烯可促进多重耐药菌耐药基因水平接合转移,从而促进耐药基因的扩散.

    石墨烯耐药基因接合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