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学杂志
人民军医出版社
解放军医学杂志

人民军医出版社

月刊

0577-7402

jfjyxzz@sohu.com

010-51927306

100036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解放军医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是总后勤部卫生部主办,本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1964年创刊。陈毅元帅亲笔题写刊名;1994年创刊30周年,江泽民主席题词“依靠科学技术 提高健康水平”;当时的中央军委刘华清、张震副主席等中央及总后领导也分别题词勉励。 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专题研究”、“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栏目。重点刊登军队和地方中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学学术性论文。面向国内外发行。先后被确认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被国际重大检索工具中的CA收录;是SCI的被引用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脏滑膜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王晓蕾周青李琰李嘉欣...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报道1例肝脏滑膜肉瘤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肝脏滑膜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相关病例报道,时间截至2022年7月,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及相关治疗和预后。结果 本例患者,女,71岁,因腹痛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示肝右叶及尾状叶混杂密度肿块,较大截面大小115 mm×87 mm,增强扫描肿块呈持续不均匀强化,考虑肝脏恶性肿瘤并肝、肺多发转移。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镜下见瘤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呈梭形。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VIM)、上皮膜抗原(EMA)、组蛋白H3赖氨酸27-三甲基化(H3K27Me3)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阴性,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患者未行后续治疗,出院后失访。截至2022年7月,国内外共报道12例肝脏滑膜肉瘤病例,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胀,病变多位于肝右叶,通常体积较大,密度不均,CT或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病理学检查镜下见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示VIM、EMA、H3K27Me、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及分裂蛋白1转导蛋白样增强子(TLE1)等阳性。基因检测示SS18-SSX融合基因或SS18基因分离。1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随访期内4例复发或转移。结论 肝脏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征象及影像表现不具特异性,确诊需依赖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目前主要治疗方案为手术,可予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患者预后不佳。

    肝脏滑膜肉瘤诊断治疗

    IDH1基因在肝内胆管癌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

    林美佳雷宇清叶洲杰朱丽萍...
    194-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肝内胆管癌(iCCA)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DH1基因敲除的HuCCT1细胞(HuCCT1IDH1-/-);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DH1野生型HuCCT1(HuCCT1WT)细胞和HuCCT1IDH1-/-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上述两种HuCCT1细胞的转录组测序结果,Western blotting验证转录组信息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HuCCT1细胞比较,HuCCT1IDH1-/-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阻滞在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迁移细胞数目(P<0。001)和侵袭细胞数目(P<0。05)明显减少;qRT-PCR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IDH1、Vimentin、MMP-9和调控G2/M期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A2、Cyclin B1及CDK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编码E-cadherin的CDH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Vimentin及MMP-9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HuCCT1WT与HuCCT1IDH1-/-存在147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Wnt、MAPK、Rap1、Hippo、TNF等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显示,与HuCCT1WT比较,HuCCT1IDH1-/-细胞Wnt信号通路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IDH1基因参与调控iCCA细胞HuCCT1的迁移、侵袭及EMT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肝内胆管癌异柠檬酸脱氢酶1细胞迁移细胞侵袭转录组

    NRG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符禹玄陈君赵富生李媛媛...
    204-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移植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SCI)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BMSCs,转染NRG1基因,采用ELISA法测定BMSCs裂解液和培养液上清中NRG1蛋白含量,细胞计数法检测BMSCs增殖活性。43只健康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SCI模型组(n=10)、BMSCs组(n=10)与NRG1-BMSCs组(n=13)。建立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后,原位移植BMSCs和NRG1-BMSCs。移植第1、7、14、21、28天,采用BBB评分、斜板实验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移植第7天,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迁移及分布情况;移植第28天,采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X-box结合蛋白1(XBP1)、C/EBP同源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4(ATF4)、ATF6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BMSCs,并转染NRG1基因。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NRG1-BMSCs裂解液和培养液上清中NR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BMSCs,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NRG1-BMSCs增殖活性明显高于BMSCs(P<0。05)。移植第21、28天,NRG1-BMSCs组BBB评分及斜板倾斜角度均高于SCI模型组和BMSCs组(P<0。05),但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移植第28天,与SCI模型组和BMSCs组比较,NRG1-BMSCs组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元核固缩减少,尼氏体密度增加,XBP1、CHOP、ATF4、ATF6、GRP78、Bax蛋白表达水平及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移植NRG1基因修饰的BMSCs能够减轻SCI,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MSCs增殖活性、抑制脊髓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脊髓半横切损伤神经调节蛋白1骨髓基质干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

    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李媛王珍曹雪侯绍章...
    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 μmol/L G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及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IL-1β、TNF-α、α-SMA在细胞内的荧光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IL-1β、TNF-α、IL-6、IL-8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TNF-α、IL-6、IL-8和α-SMA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与HG组相比,HG+GA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糖尿病肾病高糖甘草酸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纤维化

    新抗原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王彤昕张凡闫鑫张雅婷...
    220-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抗原脉冲树突状细胞疫苗(Neo-DCVac)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手段。新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突变产生的具有较强免疫原性和肿瘤特异性的肽段。Neo-DCVac是基于新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后递呈并激活T细胞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在高通量测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个体化Neo-DCVac有望成为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新方向。本文从个体化Neo-DCVac构建、在实体瘤中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适宜接种人群和目前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新抗原树突状细胞疫苗肿瘤免疫治疗

    粪菌移植在难治性腹泻中的应用进展

    李彤王宁王新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治性腹泻在发病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且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难治性腹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因此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可能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途径。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可重建正常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有潜力成为治疗难治性腹泻的有效方法。近年来,FMT已被应用于部分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的难治性腹泻的治疗,如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至今仍有部分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就FMT治疗难治性腹泻的作用机制、在各类难治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粪菌移植肠道菌群难治性腹泻

    胆固醇代谢在结直肠癌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杨驰罗长江
    236-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固醇代谢是近年癌症治疗探索的热点,阐述其复杂的作用机制潜在地奠定了脂-癌相关的分子基础。但目前多数研究仅聚焦于将胆固醇作为产物来理解,并分析其与癌症进展的关系,忽略了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衍生物、调节蛋白及免疫细胞的阶段性影响,因此,能否从胆固醇代谢途径中寻找调控结直肠癌(CRC)的靶点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细胞内异常胆固醇代谢途径入手,综述其相关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在CRC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以期为靶向胆固醇治疗CRC提供新思路。

    胆固醇代谢结直肠癌分子机制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