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学杂志
人民军医出版社
解放军医学杂志

人民军医出版社

月刊

0577-7402

jfjyxzz@sohu.com

010-51927306

100036

北京100036信箱188分箱

解放军医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是总后勤部卫生部主办,本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1964年创刊。陈毅元帅亲笔题写刊名;1994年创刊30周年,江泽民主席题词“依靠科学技术 提高健康水平”;当时的中央军委刘华清、张震副主席等中央及总后领导也分别题词勉励。 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专题研究”、“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栏目。重点刊登军队和地方中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学学术性论文。面向国内外发行。先后被确认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被国际重大检索工具中的CA收录;是SCI的被引用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及思考

    刘立婷史源
    245-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更新的儿童ARDS诊断标准(PALICC-2标准)在新生儿ARDS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比较3种诊断标准的异同,分析3种诊断标准应用于新生儿ARDS时其分级标准、触发因素、发病率、病死率、不良预后和治疗等的差异,并提出未来新生儿ARDS诊断标准的研究方向.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变迁

    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新生儿呼吸衰竭指南解读

    冯秋霜洪小杨
    252-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LS)注册报告,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支持的应用在全球于1992年达到顶峰.随着一氧化氮、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以及高频通气等新型呼吸支持手段的出现,采用ECMO支持新生儿呼吸的病例数量逐渐减少,维持在约1000例/年.但这意味着需要ECMO支持的新生儿病情将会更重,对临床医师的要求更高.为了进一步规范新生儿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体外生命支持组织在2020年发布了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指南.指南对ECMO期间的技术、患儿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从患儿选择、支持模式、技术考虑、ECMO期间的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解读.

    体外膜肺氧合新生儿呼吸衰竭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刘忆阳章容赵帅康兰...
    259-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合和临床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历史对照试验.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生后3 d内转入科室,且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和PS替代治疗的ARDS患儿,将2022年1-11月采用0.25 mg/kg布地奈德联合200 mg/kg PS混合后气管内滴注,并雾化布地奈德(0.25 mg/kg,2次/d)至撤机的患儿作为干预组(PS+布地奈德组,n=35),与仅接受200 mg/kg PS气管内滴注的历史队列(2020年1月-2021年12月,PS组,n=35)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儿的性别、分娩方式、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重、胎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和临床结局,包括:(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治疗前和治疗6、12、24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2)临床观察评价指标,如撤机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治疗72 h后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是否反复使用PS;(3)实验室检测指标,如治疗前和治疗3、7 d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降钙素原(PCT);(4)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高血糖]发生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12、24 h后PaO2逐渐升高,且PS+布地奈德组明显高于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6、12、24 h后OI逐渐降低(P<0.001),且PS+布地奈德组明显低于P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布地奈德组的撤机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较PS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PS+布地奈德组肺部炎症吸收情况明显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反复使用PS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PS+布地奈德组外周血NEU明显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 d后PS+布地奈德组PCT水平明显低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NEC和高血糖的发生率,体重增长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布地奈德能更好地改善ARDS新生儿的氧合,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撤机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无布地奈德使用相关的短期并发症.

    肺表面活性物质布地奈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Drp-1、PGC-1α在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徐洁莹赵淑华
    26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力相关蛋白1(Dr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0只2~3周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模型组与SN50低、中、高浓度组.对照组气管暴露后,气管内注入2 ml/kg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气管内注入2 ml/kg的胎粪悬浮液;24 h后对照组、模型组不予处理,SN50低、中、高浓度组腹腔注射10、30、60 μg/ml浓度SN50各100 μl.6 h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X线胸片、肺大体观、肺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生大鼠肺组织中NF-κB(p65)、p-NF-κB p65(p-p65)、Drp-1、PGC-1α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新生大鼠肺组织中p65、Drp-1、PGC-1α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胸片及大体观可见炎性浸润,W/D、肺损伤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N50低、中、高浓度组胸片及大体观炎症稍减轻,W/D、肺损伤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新生大鼠肺组织中p-p65、Dr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N50低、中、高浓度组p-p65、Dr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N50低浓度组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N50中、高浓度组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组总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65、Dr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N50低浓度组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Drp-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N50中、高浓度组Dr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胎粪吸入可诱导新生大鼠肺组织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氧化应激、促进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Drp-1/NF-κB信号通路,以及抑制PGC-1α蛋白表达有关.

    胎粪吸入综合征核因子-κB氧化应激线粒体

    1990-2019年中国睾丸癌疾病负担分析

    唐诗迪訾豪朱聪王永博...
    27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睾丸癌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19),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睾丸癌的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及其变化趋势.通过计算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评估年龄标准化率(ASR)的变化.按照年龄分组,分析睾丸癌疾病负担的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2019年中国睾丸癌发病例数为17.17×103例,死亡例数为1.21×103例,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2.39/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为0.16/10万.与1990年相比,发病例数、死亡例数、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均明显增加或增高,与全球变化趋势一致,而增幅均高于全球水平,但中国和全球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1990-2019年,中国睾丸癌的DALYs、YLLs、YLDs均明显上升,分别增加了29.66%、9.83%、720.91%.0~15岁和30~35岁是睾丸癌高发的两个年龄段,30~35岁是我国睾丸癌疾病负担最重的年龄段.结论 1990-2019年中国睾丸癌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应作为睾丸癌的重点筛查及防治人群.

    睾丸癌疾病负担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

    念珠菌菌血症病原菌特点及短期预后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马建新林小强蔡明池许玉珍...
    280-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念珠菌菌血症的病原菌特征,构建并验证其短期死亡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念珠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构成、药敏试验结果和住院患者发生率.选取念珠菌菌血症324例随机纳入建模组(190例)、验证组(134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依据比值比(OR)赋分,构建30 d死亡风险预测评分模型.运用预测评分模型对建模组、验证组进行评分,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336例念珠菌菌血症患者共检出念珠菌35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26株(35.39%),热带念珠菌79株(22.19%),近平滑念珠菌74株(20.79%),光滑念珠菌48株(13.48%),季也蒙念珠菌14株(3.93%),克柔念珠菌8株(2.25%),其他念珠菌7株(1.97%);住院患者念珠菌菌血症发生率从2011年的0.20‰上升到2020年的0.48‰.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率明显低于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P<0.05).纳入模型分析的324例中,确诊后30 d死亡95例,病死率29.32%;建模组男性、发热、肠外营养占比明显高于验证组(P<0.05),慢性肺病、1个月内手术史占比均低于验证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衰竭、机械通气、重度中性粒细胞降低、72 h内未接受抗真菌治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 Ⅱ)≥20分为念珠菌菌血症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3.179、1.970、2.979、2.080、2.399,风险赋分分别为6、4、6、4、5.风险评分模型对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95%CI 0.721~0.862),Hosmer-Lemeshow(H-L)检验结果为P=0.305;验证组AUC为 0.796(95%CI 0.735~0.898),H-L检验结果为P=0.329.风险评分≤8分为短期死亡低风险组,评分9~15分为中风险组,评分≥16分为高风险组.结论 住院患者念珠菌菌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较高;构建的念珠菌菌血症短期死亡风险预测评分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念珠菌菌血症药敏试验危险因素预测评分模型

    PNEC和GABA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作用

    赵小琼陈文孙玉洁蔺晨雨...
    288-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神经内分泌细胞(PNEC)和γ-氨基丁酸(GABA)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2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胸外科收治的29例PNET患者的病理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突触素(Syn)、嗜铬粒蛋白A(CgA)、CD56、Ki-67、CD86和CD163的表达水平,双抗体免疫荧光共染检测不同类型PNET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谷氨酸脱羧酶(GAD)65/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GAD65/67阳性PNEC与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性.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4种类型的PNET组织均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玫瑰花样结构和器官嵌套或栅栏状图案,但各有差异;有丝分裂细胞占比由低到高为典型类癌(TC)、不典型类癌(AC)、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小细胞肺癌(SCL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类癌(TC和AC)的Syn、CgA阳性表达率及Syn、CgA、CD56阳性程度均明显高于LCNEC和SCLC(P<0.05).4类PNET的Ki-67指数分别为:TC<5%,AC 5%~20%,LCNEC和SCLC均>75%.类癌的PNEC数量明显高于LCNEC、SCLC和瘤旁组织(P<0.05);LCNEC和SCLC的PNEC数量与瘤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95%的PNEC共表达GAD65/67;类癌GAD65/67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于LCNEC、SCLC和瘤旁组织(P<0.05);LCNEC和SCLC的GAD65/67阳性细胞数与瘤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还显示,瘤旁组织中CD86阳性 M1巨噬细胞明显多于CD163阳性 M2巨噬细胞(P<0.05);而在AC、LCNEC和SCLC中,M2巨噬细胞均明显多于M1巨噬细胞(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NET中GAD65/67阳性PNEC细胞数与肿瘤间质中CD163阳性M2巨噬细胞数呈负相关(r=-0.6336,P=0.0174).结论 PNEC是肺组织中GABA的主要来源,在肺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可能参与PNET的进展.

    肺神经内分泌细胞γ-氨基丁酸巨噬细胞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郑霄雁王依妹官陈平蒋莹...
    297-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发病日期为2023年1月1日-6月30日,现住址为福州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81例,调查并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4081例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中,重症组671例,非重症组3410例.重症组的男性比例、年龄、现住址为社区的比例均高于非重症组,接种疫苗比例低于非重症组(59.02%vs.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方面,重症组为(7.27±4.85)d,长于非重症组的(4.37±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01).重症组首发症状为发热及呼吸困难/气促的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慢性肺部疾病史及心脑血管疾病史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现住址归属为社区、未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长、首发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重症组的治愈时间长于非重症组(P<0.001).结论 性别、年龄、现住址归属、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导致重症的危险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危险因素

    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疗效评价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石丽娟李丽石福艳周希彬...
    30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手术、化疗及手术联合化疗3种治疗方式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疗效,分析RB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登记的RB患者118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PTW)对接受手术、化疗或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的3组患者基线特征进行平衡.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概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RB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RB 1188例,其中手术组426例,化疗组200例,手术联合化疗组562例.经IPTW加权后,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等基线资料均达到平衡(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加权前后3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权后,手术组患者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化疗组和手术联合化疗组(P<0.05),化疗组与手术联合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权后患者1年、3年和5年的生存概率为:手术组99.7%、98.9%和98.6%;化疗组97.4%、95.8%和95.8%;手术联合化疗组97.9%、95.8%和95.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组比较,化疗组患者特异性死亡风险比为1.367(95%CI 1.100~1.700),手术联合化疗组特异性死亡风险比为1.132(95%CI 0.963~1.330);与RB病灶为1个的患者比较,RB病灶数≥2个的患者特异性死亡风险比为0.399(95%CI 0.268~0.594).结论 RB患者接受治疗后生存概率较高;在控制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后,3种治疗方式中手术的疗效更好;多灶性可能是RB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视网膜母细胞瘤逆概率加权疗效生存分析

    成人斯蒂尔病与其他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

    汤影子刘慧敏郭建琼夏杰...
    308-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与其他不明原因发热(FUO)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1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77例AOSD患者及163例待鉴别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随机分为训练组及验证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提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获取变量的最佳截断值,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指标,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列线图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项临床特征(关节痛、皮疹、咽痛、肌痛)及14项实验室参数[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铁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IgG)、肌酸激酶、肌酐、补体C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关节痛、WBC≥9.995×109/L、IL-6≥98.13 ng/L、铁蛋白≥507.37 ng/ml、球蛋白≤36.58 g/L、IgG≤13.59 g/L、补体C3≥1.27g/L均与AOSD相关(P<0.05).训练组及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7[95%可信区间(95%CI)0.883~0.951]、0.869(95%CI 0.802~0.936);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训练组及验证组分别在5%~85%、10%~85%广大风险范围内显示出较大的正向收益率.结论 该研究建立起一个相对准确的AOSD鉴别诊断模型,关节痛、WBC、IL-6、铁蛋白、球蛋白、IgG及补体C3多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AOSD与其他FUO病因.

    成人斯蒂尔病不明原因发热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