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侯天晋

双月刊

1001-3806

jgjs@sina.com

028-68011091

610041

成都238信箱

激光技术/Journal Laser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及物理类中文核心期刊,属国家级科学技术刊物。本刊紧密跟踪国内外高技术的进展和开拓性新领域的动态,主要报道国内外与激光有关的光学、电子学等领域内不同发展时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元件、新的工程应用中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和有创见的综述性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顶型CLPG-CFBG级联结构中温度应力传感特性的研究

    吕子尚胡劲华任丹萍赵继军...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光纤传感系统的应用中同时具有温度应力双参量传感和通信传输的功能,提出了一种由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CLPG)和啁啾光纤布喇格光栅(CFBG)组成的平顶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结构.采用测量中心波长位移的方法,建立了传感器温度和应力灵敏度系数矩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CLPG的温度和应力灵敏度大小分别为2660 pm/℃和132 pm/με;CFBG的温度和应力灵敏度大小分别为12.6 pm/℃和0.8 pm/με,且CLPG和CFBG同时都具有平顶输出光谱,平顶光谱带宽分别达到了13.8 nm和5.6 nm,该传感器可以实现温度应力双参量同时传感,具有稳定的通信传输波段.该研究为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光纤传感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光纤光学光纤光栅传感器啁啾光纤光栅平顶光谱温度应力

    宽光谱穆勒矩阵椭偏技术的拓展应用

    方慧雯杨锦宏章美娟贺胜男...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现有光谱穆勒矩阵椭偏检测仪的测量功能固定、不能根据实验需求满足更多物理量测量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多物理场光学仿真与宽光谱穆勒矩阵椭偏测量数据,以实现更多参数测量的新方案.以膜厚测量为实例,通过比较硅基底上不同厚度、不同入射角下,二氧化硅薄膜仿真值与椭偏仪实验测量值所得穆勒矩阵的匹配度,得到均方误差值相对最小时的二氧化硅薄膜厚度值.结果表明,所得膜厚结果与实际值符合得较好.该研究验证了光谱穆勒矩阵椭偏测量与仿真模拟相结合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几何光学椭偏技术仿真穆勒矩阵

    鱼眼成像系统标定技术研究

    王云鹏刘力双刘洋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目标在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中定位精度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相机移动标定鱼眼成像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固定不动的单个点光源作为标定物,通过电动高精度2维旋转位移台驱动鱼眼成像系统移动,分别记录点光源在鱼眼成像系统中的方位角度和光点在图像中的像素位置,构建鱼眼成像系统标定模型,使点光源成像在图像中的各位置;利用图像有效区域的边缘拟合圆计算出光学中心,并采用分区域标定的方式计算出畸变参数,减小标定误差.结果表明,当划分为三区域标定时,该方法在中心成像区域的标定误差为0.06°,精度较高.此研究可应用于红外地球敏感器、广角成像侦查系统等领域中对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的标定.

    成像系统标定畸变光学中心相机移动

    脉冲激光烧蚀CFRP材料工艺优化

    蔡颂宋金潮王遥遥陈达...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20 W纳秒激光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烧蚀的工艺质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及光切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扫描速率、峰值功率、离焦量对材料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0.5 mm CFRP材料板进行了烧蚀实验.结果表明,调整激光器的离焦量,让激光的焦点与材料平面在同一高度,可使扫描线宽最小,减少了材料烧蚀的热影响区,提高了激光能量利用率;设定激光扫描速率为220 mm/s和峰值功率为10 W,可得到大小为3.50 μm的CFRP最小表面粗糙度平均值,其中粗糙度数据稳定性样本方差最佳,约为0.133 μm2,在此条件下可得到良好的加工表现.此研究为脉冲激光加工CFRP材料工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脉冲激光加工复合材料工艺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激光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脉冲激光激光烧蚀加工工艺

    基于虚幻引擎的红外成像激光对抗模拟系统

    钟强何衡湘唐钰贾荣华...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激光对红外成像系统可视化、场景化的干扰效果,采用虚幻引擎搭建了红外成像激光对抗模拟系统.利用虚幻引擎的模型与场景编辑功能构建对抗场景,并模拟红外成像;构建了激光干扰数学模型,以此生成模拟激光干扰光斑,实现了不同距离、不同红外成像视场以及不同激光入射角的对抗模拟,并对干扰前后的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红外成像视场保持不变、干扰距离由3.7 km减小为2.9 km和2 km时,干扰光斑面积在成像中的占比均逐渐增大;当干扰距离保持不变、红外成像视场由8.缩小为6.和4.时,干扰光斑面积在成像中的占比也逐渐增大;当红外成像视场与干扰距离不变,激光入射角度在±4.范围内调整,干扰光斑面积几乎没有变化.该模拟系统能较真实地对红外成像及激光对抗效果进行模拟,可作为红外成像激光对抗效能评估研究的基础工具.

    激光技术红外成像虚拟仿真虚幻引擎

    2维Airy光束阵列强度的调控技术研究

    张俊杰安岩董科研高亮...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控制2-D Airy光束阵列在焦点的强度,利用高斯光束在频域移动可以进行调控的原理,对其在大气湍流中的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高斯光束在频域的位移,实现了2-D Airy光束阵列焦点处强度从0.85增强到1.1,且操作灵活方便,不需要通过重复编码相位图增加光束数目就可增强光束在焦点的强度;在中等湍流强度下,光束强度可从0.85增强到1.03.该研究对激光在大气中抵抗大气湍流、提高激光通信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物理光学Airy光束强度调控光束阵列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激光超声波场研究

    颜鑫应恺宁戴鹭楠谭钧夫...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神经网络技术过于依赖数据资源,同时也无法运用数据中暗含的物理先验知识等局限性问题,采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基于超声传播的波动方程,利用数值计算实验的数据训练出了正向激光超声单模态(表面波)波场的PINN模型;建立了反向求解激光超声单模态波场参数的PINN模型,并对激光超声波场进行了正向成像和反向参数推演.结果表明,当探测点不包含激发点时,正向PINN在数据量仅为10%的情况下可得到高精度的波场图像,相比于原波场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即使在包含激发点时,反向PINN利用25%的波场数据不仅可以重建波场,且不需要人为地分析就可以求解控制方程的参数,与原波场数据的参数误差均在5%以内;与传统神经网络相比,PINN通过加入符合激光超声特性的控制方程,降低了神经网络对于训练数据稀疏性的依赖;与传统的激光超声波场建模相比,PINN构建的物理模型更简单,可自动求得控制方程的参数,有着更好的鲁棒性.该研究可为波场重建和参数反演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在激光超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技术激光超声神经网络偏微分方程波场成像

    用于无人机探测系统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张明淳牛春晖刘力双刘洋...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无人机探测系统中目标检测算法在不同场景下适用性差、虚警率高的问题,采用可应用于不同复杂背景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架构的无人机探测系统.首先利用双边滤波算法平滑背景,保留目标区域边缘;再使用改进的多尺度顶帽算法进行目标增强和背景抑制,来提高目标区域与周围区域的差异对比;最后使用基于最大值和平均值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提取目标.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系统的检测率为98.15%,整体时延为33.33 ms,与现有典型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的信噪比增益和背景抑制因子分别平均提高6.8倍和7.44倍,有效地抑制了背景,增强了目标.该算法能有效解决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问题,对提高无人机探测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能力与检测能力是有帮助的.

    图像处理小目标检测双边滤波改进top-hat算法自适应阈值

    红外回扫补偿系统图像退化评价方法的研究

    刘大通刘洋刘力双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回扫补偿型红外成像系统图像退化程度在线评价问题,采用了基于红外图像梯度相似度的质量评价方法.在结构相似度算法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回扫补偿型红外成像系统的特点,提取出能有效度量图像失真变化程度的梯度特征,计算出各子图像块的梯度相似度均值,由此获得整幅图像的梯度相似度.结果表明,对于退化程度相同的图像,测得结构相似度算法的评价数值从0.772下降到0.705,梯度相似度算法的评价数值由0.700下降到0.543.梯度相似度算法对不同退化程度的红外周扫图像的质量变化比常用的结构相似度算法更为灵敏,且不需要平行光管等外部测试设备,这为回扫补偿型红外成像系统在线图像质量评价及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成像系统图像质量评价结构相似度梯度相似度

    基于随机化张量算法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蹇渊黄自力王询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基于张量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升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性能,将图像时空张量与随机化算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化张量算法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红外图像序列构造成时空张量作为张量优化模型的输入,然后使用随机化张量算法求解张量优化模型,最后将计算得到的稀疏张量还原为图像,获得目标图像.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算法,所提出的算法不仅计算速度快,而且具有较好的弱小目标检测性能.该研究为提升基于张量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运算速度提供了参考.

    图像处理低秩稀疏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随机化张量算法时空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