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激光技术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侯天晋

双月刊

1001-3806

jgjs@sina.com

028-68011091

610041

成都238信箱

激光技术/Journal Laser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及物理类中文核心期刊,属国家级科学技术刊物。本刊紧密跟踪国内外高技术的进展和开拓性新领域的动态,主要报道国内外与激光有关的光学、电子学等领域内不同发展时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元件、新的工程应用中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和有创见的综述性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电跟踪系统非均匀受力摩擦补偿研究

    吕南方夏运霞张兵包启亮...
    45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光电跟踪系统中摩擦扰动问题、进一步提高视轴稳定精度,采用了 LuGre模型和终端滑模观测器(TSMO)融合的补偿方法(LuGre-TSMO),即在LuGre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新型趋近率的终端滑模观测器,实现对系统摩擦的2次补偿.结果表明,相比于未补偿情况,LuGre-TSMO方法的速度跟踪均方根误差平均下降了 65.38%,有效提高了实验平台视轴稳定精度;相比于LuGre模型方法和终端滑模观测器方法,LuGre-TSMO方法摩擦补偿效果最好.该方法在光电跟踪系统中是可行且有效的.

    激光技术光电跟踪系统摩擦补偿LuGre摩擦模型终端滑模观测器

    基于非局部先验红外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何易德朱斌汤磊蒲小平...
    463-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红外运动模糊图像复原,采用了基于红外图像的非局部稀疏先验约束建模方法.通过分析红外运动模糊成像特征,在盲反卷积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信息的图像非局部稀疏先验约束建模方法,通过计算图像的运动模糊核,进而复原运动模糊图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运动信息的图像非局部稀疏先验约束方法,针对性强,能有效地复原运动幅值较大的红外运动模糊图像;概率模糊检测、结构相似度和峰值信噪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峰值信噪比提高接近8%,且运动幅值越大,复原结果越明显.本研究为红外成像系统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图像处理红外运动模糊图像复原运动成像特征非局部稀疏先验

    基于合束的500W蓝光半导体激光模块化研究

    胡烜瑜郑皞翾郑毅段长城...
    470-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航空航天高反射材料铜的焊接和金属3-D打印领域的应用需求,采用空间合束以及偏振合束方法,研制出基于150 W阵列式蓝光单元的500 W蓝光半导体激光模块.实现了快轴上发光单元内部的光束叠加、慢轴上多个发光单元交叉加密输出,消除发光死区,将4个独立发光单元的激光合束为一个方形光斑,增加功率密度而不影响光束质量;并研究了激光模块热效应与冷却特性,设计出激光模块稳定输出方案.结果表明,最终输出蓝光激光快轴发散角0.4°,慢轴发散角0.02°,发光功率501 W,整体效率81.3%,功率波动小于0.7%.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制4 kW大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提供了基本合束模块.

    激光光学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空间合束偏振合束

    无线紫外光中继协作无人机集结编队方法

    赵太飞王一琼郭佳豪张爽...
    47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无人机集结编队时机间通信易受强电磁干扰问题,采用紫外信标模型完成集群无人机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集结定位,将一致性理论与无线紫外光虚拟势场避障法相结合,在空中集结时使无人机编队的飞行姿态、航向角以及速度保持一致,以跟随无人机作为中继节点,提升相邻无人机发现概率,提高编队队形准确性;同时提出无线紫外光通信协作无人机中继集结编队方法,实现了无人机编队快速准确形成期望编队队形.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得无人机四边形编队、五边形编队、六边形编队的通信可靠性分别提升了 7.69%、9.41%和10.0%.该研究为无人机编队集结方法和无人机编队中的机间通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光通信无线紫外光电磁干扰无人机编队集结编队

    用于眼底成像的双光楔裂像电控调焦系统

    盖俊帅马玉婷张运海杨皓旻...
    484-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眼底成像时的精准调焦,设计了双光楔裂像电控调焦系统.采用905 nm近红外半导体激光经双光楔和矩形狭缝在视网膜上形成矩形视标的方法,通过电机控制视度补偿镜和双光楔机构移动,得出视度补偿镜和双光楔位移关联关系;根据矩形视标分离情况实时反馈离焦补偿状态,指导控制系统移动双光楔和视度补偿镜,实现眼底成像时的准确调焦,在模拟眼上开展了眼底成像调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10 m-1~10 m-1屈光度补偿,调焦精度在1m-1以上.该双光楔裂像电控调焦系统调焦速度快、精度高,为发展自动眼底成像仪器提供了基础.

    激光技术离焦补偿闭环控制视标

    基于自适应深度先验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

    马飞王芳霍帅
    491-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现有的高光谱超分辨率方法依赖于手工先验和数据驱动先验会导致参数选择困难或可解释性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深度先验正则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首先设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阶段特征提取网络,提取退化图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其次将提取到的空-谱先验输入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特征融合模块;然后自适应交互空域和谱域的互补信息,以捕获图像的全局先验特征;最后在退化模型中插入深度先验正则项,将超分辨率问题表述为一个优化问题,其解可以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获得并降低求解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在信噪比均为35 dB时,重建信噪比分别达到了 34.16 dB和29.35 dB,比次优算法高出2.78 dB和2.17 dB,重建的高分辨率高光谱图像与其固有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研究为综合利用手工先验和数据驱动先验增强高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提供了参考.

    图像处理超分辨率重建深度先验正则高光谱图像多光谱图像交替方向乘子法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蓝光匀化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刘荣战
    499-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的均匀性,采用傅里叶光学理论建立匀光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运用相关软件对匀光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搭建了一套基于微透镜阵列的蓝光匀光系统,利用该系统得到光斑均匀性为87.6%的匀化光斑.结果表明,匀化光斑的均匀性不仅与微透镜阵列子透镜的焦距和孔径相关,也与聚焦透镜的焦距相关,采用焦距为100 mm的菲涅耳透镜得到的匀化光斑均匀度要比焦距为80 mm的菲涅耳透镜得到的匀化光斑均匀度高约9.2%.该研究为具有较高集成度和较轻体积的蓝光光束匀光系统提供了理论和设计思路.

    激光器光学设计傅里叶光学匀化

    聚合物光纤通信及传感研究进展

    刘宇轩谢建达
    505-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纤技术的诞生使得信息传输速度显著提高,目前已经进入了光纤技术应用的全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聚合物光纤作为一种新型光纤备受关注,由于其材料的性质,比硅光纤更加柔软、轻便以及成本更低廉;同时,聚合物光纤的成型和处理方式也比硅光纤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进行定制.随着制造和性能的不断改进,聚合物光纤在传输和传感领域都显示出了强大的潜力和多种应用的可能性,如光纤通信、物理研究、健康监测、生物医疗和环境监测等.介绍了聚合物光纤在上述领域的应用,总结了聚合物光纤在光纤通信和传感应用中的前景,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光纤光学聚合物光纤光纤通信太赫兹波光纤传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蓝莓微腐烂检测研究

    刘燕德李念崔正淳严柠晨...
    52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蓝莓早期腐烂后时间及温度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偏最小二乘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蓝莓腐烂的时间模型和温度模型,并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蓝莓腐烂的情况会进一步恶化;伴随着温度的提升,蓝莓腐烂强度逐步提高;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效果更适合腐烂蓝莓的检测,腐烂蓝莓的协方差系数为0.131和0.149,相关系数为0.932和0.921,误差较小且相关性趋于一致.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显示时间及温度对腐烂蓝莓的影响,为蓝莓表面微腐烂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光谱学偏最小二乘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腐烂蓝莓温度时间

    铜含量对316L激光熔覆钴基涂层组织与性能影响

    何启浪张益豪师文庆王文华...
    527-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铜对铜钴合金复合涂层的影响,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铜钴合金复合涂层,对铜钴合金复合涂层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铜钴合金复合涂层晶粒类型主要有树枝晶和柱状晶,添加质量分数为1%铜基合金时,熔覆层晶粒组织最为致密且晶粒尺寸最小,随着铜质量分数的提升,熔覆层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添加铜质量分数为10%时出现明显气孔及富集颗粒;铜钴合金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较基体均得到明显提高,当添加质量分数1%的铜时,熔覆层维氏硬度达到最优,可达540.4 HV,较基体平均硬度提升了 1.65倍;对铜钴合金复合涂层进行X射线衍射仪分析后发现,复合涂层中的物相主要有CoC,、Co0.52Cu0.48、Cr2Fe14C等物相;对铜钴合金复合涂层进行能谱分析后发现,复合涂层中的Co、Cu、Fe与Cr等元素,在基材316L不锈钢与复合涂层之间,出现明显的扩散现象,添加铜基合金质量分数增大后,Fe、Ni元素的沉降现象愈发明显;随着铜的质量分数提升,合金涂层的耐腐蚀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质量分数为1%时获得最优耐腐蚀性.该研究对扩展铜钴合金复合涂层实际应用范围具有一定意义.

    激光技术铜基合金钴基合金316L微观组织耐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