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生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生物学报
中国遗传学会
激光生物学报

中国遗传学会

邢达

双月刊

1007-7146

jgswxb@hunnu.edu.cn

0731-88872208

410081

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激光生物学报/Journal 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前身是《激光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92年。1997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刊名,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等协办,由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激光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编辑、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实验对象的激光(光)生物学、生物光子学、激光(光)生物医学(含光子中医学、光动力疗法、激光整形美容)、放射生物学(含激光育种、辐射育种、空间育种等)、离子束生物工程及其相关的激光生物技术(含微束照射技术、光镊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细胞分流技术等)、仪器研制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专题综述,适量兼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农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论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份激光生物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本刊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本刊一直被作为源期刊收录的重要检索系统还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命科学进展网、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本刊还是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固定收藏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生物调节疗法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昊葳刘伊滢宁文华王琰...
    28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生物调节疗法(PBMT)是一种根据不同治疗目的将生物组织暴露于特定波长光源的光疗法,长期应用于口腔科学、皮肤病学、骨科学等领域.在骨关节炎(OA)治疗中,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医学研究已经证实,PBMT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轻OA患者的疼痛,促进炎症因子的代谢和清除,显著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并加快不同组织和神经的再生,为OA患者提供了崭新的治疗选择.然而,PBMT的操作方式和剂量控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尽管已有一些文章探讨了PBMT在OA领域的研究现状,但其主要是通过PBMT对OA的治疗讨论PBMT在抗炎方面的作用,而忽略了OA作为一种涉及全关节组织疾病的整体性和PBMT对OA作用效果的复杂性.本文系统梳理了PBMT在OA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了PBMT在OA整体治疗中的局限性,特别关注了PBMT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充分利用PBMT无创、无痛和无副作用的特性发展先进的OA治疗手段与医疗器械提供了参考.

    光生物调节疗法骨关节炎炎症物理治疗激光照射

    人类常见疾病与衰老的果蝇模型研究进展

    朱凯陈冬生
    297-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因其生命周期短、培养成本低、突变体资源丰富、基因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些年,随着食品科学的蓬勃发展,在筛选新型保健食品及药理学研究等方面,果蝇展现出了特有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常见人类疾病与衰老的果蝇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应用,为疾病与衰老机制的研究以及保健食品和药物的研发等奠定了基础.

    果蝇模式生物疾病衰老模型建立与应用

    半导体激光对大鼠正畸性创伤性溃疡的影响研究

    李儒郑明和王佳烨黄宴淋...
    306-315,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畸患者常常因为正畸部件对口内黏膜的摩擦刺激出现黏膜不适的情况,而半导体激光可以治疗因正畸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不适,如红肿、溃疡等.本研究创新性地在大鼠口腔中制造持续创伤性环境,模拟正畸患者的口内情况,旨在利用动物模型来深入理解半导体激光对正畸性创伤性溃疡的修复机制.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1)空白对照组;2)对照组;3)氯己定组;4)激光组1;5)激光组2;6)激光组3.研究内容包括溃疡愈合程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溃疡组织染色切片的组织学观察、溃疡面微生物附着量分析等.研究发现:持续创伤性环境会显著延长溃疡的愈合时间(P<0.05);溃疡持续期间,激光组溃疡组织的促炎因子水平更低,抗炎因子水平更高,愈合评分更高(P<0.05);半导体激光抗菌效果不及0.12%氯己定溶液;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切片显示,激光组各时期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较低,上皮愈合程度更好.本研究表明,持续创伤性环境能延缓溃疡愈合,在减少炎症、减轻疼痛、促进溃疡组织愈合等方面,相比传统0.12%氯己定溶液,合适照射时间的半导体激光更具优越性.本研究的动物模型较以往研究有一定的进步,更贴近正畸患者的口腔真实情况.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半导体激光治疗正畸时口腔创伤性溃疡的潜力.

    半导体激光光生物调节大鼠正畸创伤性溃疡

    农田土壤有机碳高光谱特征及定量监测研究

    杨林婧杨莎张圣杨张文颜...
    316-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快速定量监测,采用9种常规预处理分析方法,优化原始光谱信息并分析各预处理光谱与小麦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土壤有机碳的光谱特征,并建立基于全谱和光谱特征波段的两类土壤有机碳光谱监测模型.研究表明,与原始光谱相比,预处理光谱可以显著提高其与小麦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同时,采用SPA方法提取并证实了光谱区域400~450 nm、510~620 nm、1 010~1 060 nm、2 000~2 400 n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等重要信息.对比两类模型表现可知,相同预处理光谱条件下,连续投影算法-多元线性回归(SPA-MLR)模型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其中,基于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光谱条件下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估算模型整体表现最好(Rv2=0.726、RMSEv=0.109、RPDv=1.956),且具有实践上的应用潜力.本研究证实,光谱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光谱反射率与小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且影响监测模型表现,同时模型构建方法可能对模型估算精度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

    农田土壤有机碳预处理高光谱响应特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急性肺损伤幼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隆警毛颖颜峰刘爱龙...
    326-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CMSC-Exo)对急性肺损伤(ALI)幼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研究新的方法,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新生幼鼠的ALI的动物模型.经hUCMSC-Exo治疗后发现,新生幼鼠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新生幼鼠的体重下降趋势也得到缓解.收集各组幼鼠的肺组织提取总蛋白、RNA和匀浆,用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p-NF-κB、IL-6、Occludin、Cludin 5、β-Catenin、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TNF-α、IL-1β、IL-6、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肺组织中TNF-α、IL-6、IL-10细胞因子的浓度.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外泌体治疗后的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肺泡出血及水肿程度均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说明,脂多糖(LPS)可以有效诱导新生幼鼠产生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引起ALI,而外泌体的治疗减轻了ALI的程度.本研究结果为NARDS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幼鼠急性肺损伤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稻田杂草识别和空间分布研究

    颜子一沈奕扬唐伟张艳超...
    335-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稗草是稻田中一种典型的杂草,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并最终导致减产.由于其外观与水稻极其相似,难以区分,给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室内环境下的稗草识别条件理想,难以推广,因此,在复杂稻田环境下对稗草进行识别和制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首先,利用无人机载高光谱获取低空稻田影像,经拼接校正和SG(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滤波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对区分水稻和稗草的敏感波段进行提取,基于全波段和特征波段,使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进行建模.结果表明,SPA-3DCNN对水稻(0.942 0)和稗草(0.893 6)的识别效果最好.SPA选择的7个特征波段(482.523 4、546.541 5、675.080 6、709.138 2、762.043 1、922.015 7和944.637 1 nm)对区分稗草和水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后,将模型应用于整个高光谱数据集,生成稗草的空间分布图与密度图.本文成功探索了无人机载高光谱在复杂稻田环境下稗草识别的可行性,并绘制了稗草空间分布图与密度图,为稗草的治理防范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稻田杂草识别无人机高光谱空间分布精准除草

    超声辅助碱法破碎溶出小球藻蛋白质工艺的优化

    侯玉新李市场张臣丁浩...
    347-35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小球藻蛋白质溶出工艺,并对其二级结构进行表征.以小球藻蛋白质的溶出率为指标,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NaOH质量分数及水浴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在Plackett-Burman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小球藻蛋白溶出工艺.结果表明,小球藻蛋白质最佳溶出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60.08 W、超声时间16.05 min、NaOH质量分数14.03%、水浴时间37.18 min,溶出率达87.64%.在最优条件下溶出的小球藻蛋白经等电点法提取且纯化后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微观结构分析以及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蛋白二级结构中主要为β-折叠,含量为30.00%;微观结构显示,小球藻蛋白表面光滑且有孔洞结构;含有5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2.71%.综上,超声辅助碱法破碎小球藻蛋白的破壁程度显著,蛋白溶出率高,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该研究为小球藻蛋白的食品应用提供了相关参考.

    小球藻破壁蛋白溶出工艺超声处理碱法破碎氨基酸

    二甲双胍通过TGF-β1/Smads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陈胜松李欢欢吴惠蓉
    357-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二甲双胍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体外培养人肝癌MHCC97H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1.25、2.50、5.00 mmol/L二甲双胍组和抑制剂组(5.00 mmol/L二甲双胍+10 μmol/L LY2109761).本研究中5.00 mmol/L二甲双胍组细胞活力接近50%,故选其为最佳浓度.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Transwell小室、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增殖活力、增殖率、迁移能力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2.50、5.00 mmol/L二甲双胍组和抑制剂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增殖率减少(P<0.05).1.25、2.50、5.00 mmol/L二甲双胍组和抑制剂组细胞的迁移数、TGF-β1和p-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纤维黏连蛋白(FN)的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少,而p-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浓度越高变化越显著(P<0.05);与5.00 mmol/L二甲双胍组相比,抑制剂组抑制剂的加入使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二甲双胍可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依赖于对TGF-β1/Smads通路的抑制作用,这为肝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肝癌二甲双胍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基于生物信息学揭示ceRNA调控网络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刘琳费素娟苗蓓
    365-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结直肠癌(CRC)相关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调控机制,寻找治疗CRC的潜在靶点,本研究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CRC相关环状RNA(circRNA)数据集,应用稳健排序整合(RRA)算法、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了筛选的circRNA(hsa_circRNA_057090、hsa_circRNA_092566)呈环状,且在CRC组织、CRC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在circBank及CircInteractome数据库中预测与circRNA相结合的微RNA(miRNA),在TargetScan、miRDB数据库中预测miRNA的靶基因,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筛选CRC差异表达mRNA,两者取交集后得到差异表达靶基因,构建出ceRNA调控网络.应用DAVID软件、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及基因表达谱互动分析(GEPIA)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构建及生存分析.从PPI网络中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最终构建出circRNA-miRNA-核心基因网络.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核心基因主要参与化学突触传递、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等过程,且在cAMP等多个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生存分析显示,2个核心基因SNAP25、ATP2B2的表达水平与CR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本研究鉴定的hsa_circRNA_057090、hsa_circRNA_092566及构建的ceRNA调控网络可能为CRC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环状RNA竞争性内源RNA核心基因网络治疗靶点

    欢迎关注"激光生物学报"微信公众平台

    《激光生物学报》编辑部
    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