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范滇元

月刊

1006-4125

lop@siom.ac.cn

021-69918222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市800-211信箱)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Journal 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国家惯性约束聚变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关注科技发展热点,报道高新技术前沿,追踪科技研发动态,介绍科学探索历程;展示最新科技产品,汇萃时尚科技讯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非接触漫反射光谱的黑色素指数检测研究

    花扬扬蔡红星赵猛王婷婷...
    345-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色素指数是表征皮肤黑色素含量的指标,对黑色素指数进行准确稳定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将非接触式测量装置测量的漫反射光谱与机器学习结合进行了人体皮肤黑色素指数的检测.首先,建立非接触漫反射光谱测量装置并收集数据,分别利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法(CARS)和黑色素指数定义进行数据降维,以证明机器学习在光谱数据降维中的合理性.然后比较了常用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在预测黑色素指数中的表现,最后选择合适的黑色素指数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非接触性皮肤漫反射率光谱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中,K近邻回归模型可以准确地获取黑色素指数值,数据验证的决定系数R2达到0.995以上,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为1.251.通过比较筛选5波长数据和CARS降维数据的准确性发现,CARS的降维数据不仅可以筛选出皮肤中不同发色团的特征吸收峰,还可以在预测模型中获得相似的预测精度.本研究旨在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以提高黑色素的检测精度.

    光谱学非接触测量漫反射光谱黑色素指数机器学习模型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随机森林的烟叶病害种类识别

    梁莹马琨张馨予杨啟富...
    352-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手持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受到不同种类病害烟叶样本的光谱数据,利用Savitzky-Golay(SG)平滑滤波和一阶导数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不同病害类别的训练模型,并进行了样本测试.同时,与传统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F算法的分类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值均高于SVM、BP神经网络和PLS-DA算法,且RF算法的二级评价指标F1分数和曲线下的面积(AUC)也均高于SVM、BP神经网络和PLS-DA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RF算法分类预测准确率较高,模型整体性能也较为优异.所提出的基于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和RF算法的快速检测方法能够高效、无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烟叶病害种类,为烟叶病害种类检测与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参考.

    近红外光谱随机森林烟叶病害识别

    甲翠的宝石学和矿物谱学表征研究

    芦明媚刘子琪唐校周征宇...
    360-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岫岩玉中的特色品种——甲翠开展了常规宝石学及谱学分析,以揭示其宝石学及矿物学归属.常规宝石学分析表明,甲翠是一种浅绿色与白色斑纹相间分布的岫岩玉,呈蜡状或油脂光泽,不透明至微透明.测得其折射率均为1.56,密度在2.53~2.67 g/cm3范围内.通过镜下观察、红外光谱实验和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揭示了甲翠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次要矿物包含透闪石、方解石和白云石等,其中透闪石相对较为普遍.拉曼光谱与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甲翠的绿色部分通常为叶蛇纹石,而白色斑纹处或为透闪石,或为白云石及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考虑到碳酸盐矿物主要以围岩形式附着,不适合参与玉石命名,因此建议将甲翠限定为一种含透闪石的叶蛇纹石质玉.

    光谱学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电子探针叶蛇纹石透闪石甲翠岫岩玉

    基于表面能差异研究聚集诱导发光对潜在指印显现的影响

    郭凌杰高树辉
    368-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印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为了提升现场勘查效率,丰富潜在指印显现提取方法,探究表面自由能对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显现潜在指印提取的影响.选择12种常见呈痕客体上遗留的油潜和汗潜指印为研究对象,利用AIE材料结合光学技术显现指印,基于表面自由能差异评价指印显现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IE技术显现的指印普适性强,阳离子型的AIE分子和带有阴离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等)在静电作用下特异性结合,在470 nm的蓝光下发出黄色荧光.指印与客体之间的表面自由能决定了AIE分子的吸附能力,表面能越强的区域AIE分子的吸附作用就越强,荧光强度也会越高,显现效果越好.但同时承痕客体性质、表面颜色、指印物质和环境污染都会影响指印和客体表面能,进而影响指印的显现结果.

    聚集诱导发光表面能潜在指印光学显现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技术的潜在指印显现

    梁帅高树辉郭凌杰
    376-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印触物留痕,终生基本不变,具有个体识别的证据价值,然而现场指印的提取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客体适应性较差、紫外光学损伤、粗糙客体表面限制、试剂显现后处理复杂、三级特征显现不明显等问题,因此现场指印的显现和提取一直是刑事技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出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技术的潜在指印显现方法,合成蓝光激发、黄光发射的AIE聚合物,采用有机溶剂微网雾化技术,获得高质量的指印图像.结果显示:AIE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便于长时间保存;显现结果可以清晰观察到指印纹线二级、三级细节特征;对现场常见的各种非渗透性、渗透性客体具有普适性;对于部分疑难客体也有较好的显现效果,且具有十分高效的指印原位提取能力.AIE雾化喷显可以作为常见客体,甚至是疑难客体上潜在指印的显出技术,可靶向定位潜在指印,原位进行接触性脱落细胞提取等,为现场勘查中指印显现和接触DNA物证的发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聚集诱导发光潜在指印疑难客体微网雾化喷显

    60年发展大事记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