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价格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价格月刊
价格月刊

冷崇总

月刊

1006-2025

jgyk@163.com

0791-86101407

330046

南昌市二七北路172号4楼

价格月刊/Journal Prices Monthly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追踪社会经济热点,透视社会经济现象,反映经济改革动态,探索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价格工作实践、分析市场变化趋势、提供企业经营信息,关注百姓生活等为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修复何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于多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张二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修复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18个中国典型生态修复案例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出发,探究在生态修复中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重因素间的动态联动效应.研究发现:在生态修复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受到生物多样性、人为干扰、公众满意、服务提升、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等多种因素的联动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呈现多样化路径,表现为生态稳定驱动型、经济发展驱动型、社会健康驱动型.同时,多种驱动类型互动耦合共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最终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生态修复生态产品价值fsQCA

    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积分体系研究

    方印周宇洲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生态积分实践缺乏对应理论指导,存在分散性与自发性特征,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价值.基于生态积分现实基础与理论渊源的分析,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基本制度规范体系视角对构建生态积分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积分体系是一个由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和基本制度规范体系三者构成的有机体.其中,生态积分基础理论支撑体系是由本源理论、前置理论、运行理论与预测理论有机形成的内循环平面理论体系;生态积分实践操作模型体系是由生态积分规则、生态积分平台、生态积分兑换结合形成的三向联动体系;生态积分基本制度规范体系是由原则要求与基本维度两个方面构筑而成的制度规范体系.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积分体系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基本制度规范体系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企业产品定价决策

    赵红李清蕾袁峰
    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智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下客户对产品需求实现和交付时间的更高要求,考虑数字孪生的技术成本、需求实现能力和交付时间等因素,分别建立生产型智能制造企业和基于数字孪生的服务型智能制造企业的竞争性定价决策模型,对模型均衡解及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当虚实一致程度带来的效用增益高于数字孪生技术成本时,服务型智造企业才有动力投入数字孪生,但长远看技术成本的增长会被更高的服务效用所抵消;在虚实一致程度边界内外客户对需求实现能力的敏感系数变化对两类智造企业产品定价、需求和利润会产生不同影响;随着客户对产品交付时间的敏感程度增加,数字孪生缩短产品交付时间能够改善服务型智造企业因时间而导致的定价劣势.

    数字孪生智能制造定价决策技术成本需求实现能力

    中国产业部门如何走出"气候赌场"——基于CGE模型的隐含碳定价机制探析

    胡剑波麦骏南周宗康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GE模型和SDA方法分析模拟了8种碳定价机制对宏观经济、减排目标和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碳税和碳交易的价格形成过程不同,开征碳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更大,需要制定配套的税收返还措施,以有效弥补部分社会福利损失;价格-数量混合型碳定价机制对产业关联性较强部门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和"化石能源"等部门的降碳效果更为显著;碳排放强度效应和中间投入结构效应是促进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且不同驱动因素对不同产业部门的作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应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着力构建碳税与碳交易协同互补的碳定价机制,助力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碳定价机制产业部门CGE模型SDA方法

    直播带货纵向价格垄断的形成与规制——以李佳琦陷"二选一"事件为例

    靳景涛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二选一"的行为已经构成垄断行为.李佳琦陷"二选一"事件的发生,展现出直播带货行业纵向价格垄断的行为,其原因在于带货主播方滥用话语主导权和商家亟须获客提高效益.以该事件为契机,中国法律体系应当重视带货主播的商业主体属性,在立法层面制定带货主播行业反垄断指南,出台带货主播行业执业规范;在执法层面建立执法主体联动机制,出台执法细则;在司法层面完善司法解释,提出司法建议,发布指导性案例与典型案例,以规制直播带货行业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

    直播带货纵向价格垄断带货主播法律规制

    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张竣哲钱周伟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绿色生产力质态,对于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双循环发展研究切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及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并对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演进的历史逻辑、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动因、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展开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透过新质生产力视角,从4个方面对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进行战略定位,最后据此设计出新质生产力助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系列策略,包括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行高水平和多领域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海外智慧物流仓体系等.

    新质生产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

    金泽虎管俊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正塑造着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中国出口贸易应对外部风险冲击并保持出口韧性提供了机遇.采用2009-2021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首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增强了城市出口韧性.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成本节约、创新促进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渠道提升城市出口韧性.再次,人工智能技术对出口韧性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跨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对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强化效应在不同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智能技术对非资源城市、低物质资本城市、高人力资本城市和信息基础设施较好城市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交通基础设施较好城市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较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区域风险共担机制等对策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城市出口韧性人力资本技术外溢

    制度创新对中国省际出口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分析——基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邓小乐林淑仪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中国省际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出口韧性,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通过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效应提升出口韧性.从区域维度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非边疆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从时间维度看,后设立批次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强于前设立批次.为更好发挥制度优势对提升出口韧性的积极作用,应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注重欠发达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技术进步的中间作用,不断提升中国出口韧性.

    制度创新出口韧性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集聚技术进步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多维影响

    薄雅婕王文军谢鹏程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但其对全球气候治理有效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尚存在较多争议.运用GTAP-E模型及其第10版数据库数据、联合国商务数据和碳排放等数据,以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BAM的减碳效果及其对全球钢铁贸易、中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关税情景下:大部分地区碳排放总量和钢铁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其中欧盟的增幅最高;欧盟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出现大幅增长,中国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小幅下降,其他地区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基本稳定,全球钢铁贸易量下降;中国钢铁生产、销售和碳排放量出现小幅下滑.在CBAM单独执行的情况下,对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影响有限,一旦国际碳关税联盟形成,将对中国钢铁出口产生巨大影响.建议:以短流程炼钢工艺逐步取代长流程炼钢工艺,实施绿电替代燃煤;对钢铁行业全产业链进行绿色低碳技术改革,实施碳标签制度;尽快将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试点碳定价机制.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全球钢铁行业GTAP-E模型

    中美数字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武亮周丹肖汉杰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美两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大国,在数字贸易领域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在制定数字贸易国际规则进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和主张.从数字贸易规模、数字跨国企业、数字贸易支撑体系、数字技术水平、国际规则的影响力等角度看,中国数字贸易整体竞争力要弱于美国.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应通过加速壮大数字贸易规模、加快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优化数字贸易结构、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等途径,努力提升中国数字贸易竞争力,以期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数字贸易市场竞争力中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