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杂志
激光杂志

程正学

双月刊

0253-2743

JGZZ001@163.com

023-63051328

401123

重庆市黄山大道杨柳路2号A塔楼14楼140室

激光杂志/Journal Laser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以报导光电与激光技术为主的科技期刊。从1992起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物,所刊登论文被美国《EI》检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散变量影响下激光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研究

    郭玲伟洪小飞彭冲冲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通信网络在进行信息传输时容易受到离散变量的影响,降低信息传输质量。为此,研究离散变量影响下激光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优化方法。生成激光通信网络初始拓扑结构,分析离散变量带来的影响。根据激光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目标,建立激光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目标模型。采用多目标进化方法,剔除拓扑结构中的冗余链路,实现对激光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化后的网络拓扑结构链路平均长度在50 cm以下,通信节点能量在48 J以上,网络生存轮数高于371轮,优化性能好,有效剔除了网络拓结构中的冗余路径。

    离散变量激光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优化优化目标函数多目标进化方法

    高速精确的光纤光栅信号解调方案设计

    张伟周丽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光纤光栅的应用效果,为此,设计高速精确的光纤光栅信号解调方案。依据LPFG的光纤光栅信号解调原理,设计两个LPFG双边缘滤波器处理两路反射光,并且利用光电探测器探测光功率结果,以此解调光栅的中心波长;采用光纤干涉仪检测解调频率,对其进行正反扫描,依据光传播时延引起的解调误差和解调频率扫描方向之间的关联,完成解调结果补偿。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较好可行性,光谱发生不同程度重叠时,光纤光栅信号的解调结果标准差均小于1。85 pm;光栅波长的解调误差均在-5~5 pm之间;有效降低解调误差,提升光纤光栅解调精度,可靠获取信号中的信息。

    高速精确光纤光栅信号解调光功率中心波长解调频率误差补偿光谱重叠

    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无源光通信网络重构研究

    汪绍荣龙桂铃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源光通信网络的资源利用率直接关系到该网络的通信服务质量。在此背景下,为实现高质量通信,提出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无源光通信网络重构方法。该研究在8条假设条件下,以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在7个约束条件下,利用遗传蚁群算法求取满足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得到无源光通信网络重构方案。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应用下的无源光通信网络资源利用率较高,最高为96%,说明设计方法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实现通信传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资源利用率无源光通信网络约束条件遗传蚁群算法

    基于近红外激光雷达的车辆防碰撞控制系统

    刘新跃杨晓兰
    21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车辆防碰撞控制系统存在不足,如无法识别各种障碍物,为了解决当前车辆防碰撞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设计了基于近红外激光雷达的车辆防碰撞控制系统。首先分析当前车辆防碰撞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找到引起系统不足的因素,然后设计了车辆防碰撞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采用近红外激光雷达采集车辆前方数据后,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机器学习算法根据采集数据对车辆前方障碍物进行识别,实现车辆前方障碍物避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好地克服当前车辆防碰撞控制系统的缺陷,可以更加高精度、快速采集车辆前方数据,识别障碍物正确率高,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近红外光技术激光雷达机器学习算法识别障碍物防碰撞控制

    基于NSGA-Ⅱ算法的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

    王军华梁向源路妍许俊飞...
    220-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粉末在宽带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最优工艺参数,本研究将激光功率、预热温度、扫描速度作为可控输入参数,以熔覆层宽高比、饱和度、润湿角作为输出,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通过麦夸特算法构建的响应值非线性数学模型,探究优化变量及其权重排序对熔覆层宏观形貌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输出具有Pareto最优前沿,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1 878 W,扫描速度14 mm/s,预热温度200 ℃,此时获得的熔覆层宽高比32。08,饱和度0。76,润湿角度10。2°。优化后的结果输出平均误差小于5%。

    宽带激光熔覆NSGA-Ⅱ工艺参数优化宽高比饱和度润湿角

    激光散射特性的红外瞄准镜基线检测方法

    李波莎日娜
    227-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武器射击精度,设计激光散射特性的红外瞄准镜基线检测方法。通过固定瞄准镜并利用黑体发射红外激光,在镜子反射后形成红外平行光束,并在瞄准镜视场内生成靶标的像。通过调整瞄准镜分划中心与靶标像中心重合,实现基线检测。采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和基尔霍夫近似理论的驻留相位近似法,分析红外激光的散射特性及波长与散射角对成像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基线检测的精度。实验证明:当入射波长在9。5 μm左右时,射击目标粗糙度为8 μm时,双站极化散射系数最低,在1。0左右;当散射角在29°左右时,射击目标粗糙度为8 μm时,双站极化散射系数最低在0。146左右;校正后目标位置偏差平均为0。01 m。

    激光散射特性红外瞄准镜基线检测反射分布函数基尔霍夫驻留相位近似法

    GeoSLAM激光点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影像融合目标细部重建

    朱艳冰
    23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激光点云缺乏真实的纹理信息,致使目标细部重建与实际目标存在偏差,而三维可视化数字影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不足,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融合应用成为重点研究方向,故提出GeoSLAM激光点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影像融合目标细部重建方法研究。利用点云滤波算法去除GeoSLAM激光点云中的噪声信息,校正处理三维可视化数字影像的畸变现象,以此为基础,利用Moravec算子提取融合目标细部特征点,配准激光点云与数字影像中的特征点,制定融合目标细部重建程序,从而实现激光点云与数字影像的有效融合,即目标细部的精准重建。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完成细部重建,相比对比方法而言,具备均值为0。929 5的相关系数,和更低的融合目标细部特征点提取错误率,且对建筑类别的数字影像的细部重建效果更好,细部特征点提取错误率仅为1%,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应用性能更佳。

    数字影像三维可视化细部重建融合目标GeoSLAM激光点云

    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弱磁信号智能采集方法研究

    张具琴李姿景马康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弱磁信号采集受到环境干扰和采集传感设备部署节点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集的信号具有大量干扰噪声,为了提高弱磁信号采集的分辨能力,结合阵列信号处理技术,提出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弱磁信号智能采集方法。构建弱磁信号智能采集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节点分布阵列模型,结合相位偏移修正和噪声干扰抑制的方法,构建弱磁信号采集的滤波模型,基于信号波形的相干阵列检测方法实现对弱磁信号的空域特征增强,结合多径信号相干匹配技术和相应的多个DOA估计技术,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阵列节点输出信号的增强和滤波处理实现信号智能采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弱磁信号智能采集的输出信号幅度和相位增益性较好,输出信噪比为45。9 dB,弱磁信号的误码率为0。55 bit,说明本方法具有实用性。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弱磁信号智能采集DOA估计

    光控透镜与反射器技术的协同作用研究

    毕家铭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注光控透镜与反射器技术在提升城市街道照明质量方面的协同应用,这项创新性协同应用为城市主干道照明带来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如何克服照明效率、能源浪费和光污染等问题,实现光控透镜与反射器技术的有效协同应用等问题值得关注。强调了两种技术的多方面协同作用模式,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和环境条件调节照明,提高安全性,降低能源成本,同时美化城市空间。本研究为未来城市照明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展示了光控透镜和反射器技术结合的强大潜力,在环境可持续性和适应智慧城市需求方面表现出色。

    光控透镜技术反射器技术城市街道照明

    产品外包装隐形激光全息防伪识别方法

    马丽霞
    249-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品外包装防伪识别方法采用小波包变换算法,对防伪信息进行识别,但在识别时易受到防伪图像正负特性的影响,导致识别率较低。因此,提出产品外包装隐形激光全息防伪识别方法。利用空间滤波方法锐化防伪图像边缘,增强防伪图像特征;基于图像校正结果,通过分割滤波的实部输出与模拟输出分析图像的正负特性,提取图像特征,依据相似度判别准则,采用模板匹配算法实现防伪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低质量的防伪信息中,能够取得90%以上的识别率,信噪比均在60 dB以上。

    产品外包装隐形激光全息防伪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