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激光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激光杂志
激光杂志

程正学

双月刊

0253-2743

JGZZ001@163.com

023-63051328

401123

重庆市黄山大道杨柳路2号A塔楼14楼140室

激光杂志/Journal Laser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以报导光电与激光技术为主的科技期刊。从1992起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物,所刊登论文被美国《EI》检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偏振成像-空间滤波的相位物体上指纹检测

    余有平刘碧旺何梓熙钟俊平...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 一种结合偏振成像与空间滤波的指纹检测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提取淹没在干扰背景中的指纹信息,实现了在相位物体上指纹目标的高质量成像。通过使用聚焦透镜和通孔反射镜,滤除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低频背景,仅采集高频细节信息,结合偏振成像技术,得到指纹图像的偏振参量和偏振度(PDOLP)图像,实现清晰的指纹成像。结果显示,添加空间滤波模块和偏振成像技术得到的指纹图像在指纹图像清晰度上提高了约6。8倍,使得细节和纹路更为突出;相较于指纹强度图像,指纹偏振度PDOLP图像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相位物体上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获取完整、丰富的指纹细节信息。这种技术在指纹验证和刑事侦查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偏振成像指纹检测空间滤波相位物体

    基于逆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激光精准检测方法

    王芳刘悦王青正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道线检测作为智能汽车安全驾驶的主要研究方向,能够在汽车偏离车道时及时发出预警,有效缓解交通拥挤、安全问题,但常规方法易受光照强度、阴影等环境因素影响,限制其使用范围,且检测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基于逆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激光精准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RS-LiDAR-16激光雷达作为车道数据采集装置,借助逆透视变换、顶视图空间坐标系转换各激光点数据,利用最大类间与最小类间方差算法找出激光点反射强度最佳阈值,作为车道表面及车道线数据判断依据,通过二值化算得出车道线各点数据,凭借最小二乘拟合法将这些数据拟合成线,最终检测出车道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车道线检测精准度高,逆透视变换降低了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逆透视变换车道表面车道线反射强度激光雷达

    基于红外光栅技术的高压场地作业区域人员入侵检测方法

    肖耀辉李为明丁伟锋余俊松...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作业区域人员入侵检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光栅技术的高压场地作业区域人员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红外光栅技术采集人员图像视觉信息,并通过对结构化相似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监督对比学习和主干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特征分割和重构处理。同时,通过模糊度分析获得人员的边缘包围轮廓特征,实现对人员入侵行为的识别。经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入侵人员检测方面具有高准确性,误报率(FPR)、漏报率(FNR)和虚警率(FAR)的平均值分别为2。69‰、3。13‰和3。21‰,检测速率平均为16。25 帧/s。

    红外光栅技术高压场地作业区域人员入侵检测光谱图像

    基于反向知识蒸馏的工件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张晓涌王黎明李璇韩星程...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件异常检测是工业生产中极其关键的一环,由于异常样本数量少,随机性大,有监督学习不能完全学习到所有的异常类型,存在模型稳定性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反向知识蒸馏的无监督工件异常检测算法,利用ResNet网络结构设计的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作为主干网络,教师模型真实地提取图像特征,学生模型根据先验知识重构图像,采取逆向结构扩大异常状况的特异性;中间加入记忆模块和掩码注意力模块,提取出样本的多维特征信息,避免遗漏图像中的细节信息;记忆模块之后添加的掩码注意力机制,将图像的多维度、多层次特征整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了检测的精确度。在两个公开工业异常检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定位细小异常,且相比普通知识蒸馏算法AUC提升了 5%~7%。

    异常检测知识蒸馏注意力机制记忆模块深度学习机器视觉

    基于残差密集块的激光遥感图像中目标检测方法

    李雪刘悦王青正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对目标检测的效果,提出基于残差密集块的激光遥感图像中目标检测方法。首先,设计基于残差密集块的卷积神经网络,在设计ReLU激活函数并完成网络训练后,基于含噪激光遥感图像的初步特征提取结果,利用单个卷积展开卷积映射处理,抽取出潜在干净图像。然后,通过聚类处理的方式,得到激光遥感图像中车辆目标的显著图,再利用大律法,通过建立的特征比例关系的方式检测出其中的目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有效滤除激光遥感图像中的噪声,并精准检测出激光遥感图像中的车辆目标。相比于3种传统方法,该方法检测结果均值误差的最小值仅为0。015 6,说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设计预期。

    激光遥感图像残差密集块卷积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大律法目标检测去噪处理

    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

    李鸿光田妮莉潘晴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噪声由于其唯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相机的指纹并可用于数字图像的源相机识别。为了提高源相机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Uformer)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该网络使用了一种基于局部增强窗口(LeWin)的Transformer块,能够在较低计算复杂度下有效提取局部上下文信息。其次,该网络使用了一种多尺度空间偏差形式的多尺度恢复调制器,能够自适应调整Uformer解码器的多层特征,进而更好地提取图像中潜在的PRNU相机指纹。在Dresde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128×128像素,256×256像素和512×512像素的AUC值分别为 0。836 8,0。925 0 和 0。972 0,Kappa 值分别为 0。900 5,0。744 7 和 0。473 7,均优于现有方法。

    光响应非均匀性源相机识别Transformer深度学习图像处理

    基于SOA的光子脉冲LIF神经元研究

    薛利梅魏艳龙杨潞霞阴桂梅...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冲神经网络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相比,具有硬件友好性和低能耗的优点。而光子脉冲神经网络与电脉冲神经网络相比具有速度快、能耗低、传输容量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设计了一种新的光子脉冲神经元模型—LIF(泄漏积分与发射)模型,实现了信号的加权、延迟、积分和阈值判决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该LIF模型在数字逻辑中的应用。实现了基于该模型的"异或"逻辑功能,并改进了一种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通过光通信仿真软件得到LIF模型、"异或"逻辑和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良好的输出。

    光通信全光逻辑LIF神经元(leakageintegrationandfire)光子脉冲神经元

    5G和数字孪生下的工业光纤通信网络路由优化

    赵巍葛菁蔡久评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工业光纤通信网络的路径优化效果和负载均衡能力,提出5G和数字孪生下的工业光纤通信网络路由优化方法,首先结合5G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对工业光纤通信网络展开建模分析,获得网络状态数据;其次,将最小化最大链路利用率和路径时延作为目标,建立工业光纤通信网络路由优化目标函数;最后采用改进的麻雀算法对目标函数求解,实现工业光纤通信网络路由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最大链路利用率在20%以内、路径时延最大值为0。27 s、死亡节点数量为全部节点的1/8,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路径优化效果和负载均衡能力。

    5G通信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路由优化工业光纤通信网络麻雀算法

    基于改进迁移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连续插值研究

    孙家宝邱伊健秦坤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具有大规模和高维度的特点,而数据量纲不一致,数据之间的差异会被放大,使得插值效果不理想,所以提出基于改进迁移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连续插值方法。通过Box-Cox变换法对流量数据展开标准化处理,统一数据量级与量纲。通过深度学习理论与VNet技术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通过更新网络参数使连续插值结果与理想数据进行匹配,得到流量数据连续插值结果。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信噪比始终高于27。83 dB,频率-波形分布图与理想数据的频率-波形分布图相似度最高,决定系数在0。8以上,能够获得高质量插值结果。

    改进迁移学习光通信网络流量数据连续插值网络探针技术Box-Cox变换改进卷积神经网络

    光纤网络动态路由联合资源最优分配方法

    陈改霞叶萧然董慧敏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流量的增加,光纤网络动态路由计算复杂度随之增加,耗费更多的联合资源。为此,提出光纤网络动态路由联合资源最优分配方法。以有向图形式映射网络节点,计算路由传输频谱利用率。根据带宽、时延、网络延时抖动指标,获取动态路由联合资源。通过传输路径上链路的频谱连续度,选择连续度最佳的频谱业务,基于频谱感知和贪婪算法对业务分割合并,实现联合资源最优分配。实验结果表明,当业务负荷为400 Erlang时,所提方法的带宽阻塞率仅为10%,频谱利用率高达90%。另外,经过一个动态资源的传输周期,该方法的数据节点占比低,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光纤网络动态路由联合资源最优分配频谱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