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汉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汉论坛
江汉论坛

曾成贵

月刊

1003-854X

jhltzbs@163.com

027-86789435

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

江汉论坛/Journal Jianghan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童性玄想与成人理性的耦合及挑战——论鲍尔吉·原野的儿童小说创作

    王子罕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族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近年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于中国儿童文学界展露出独具一格的"原始态童心".然而,他的儿童小说也存在诸多明显的局限性:"形而下"的文字运用、逻辑链条和叙事架构尚有诸多不足,"形而上"的思维引导和主旨探寻也相对浅尝辄止.鲍尔吉·原野儿童小说的特色与缺憾,是散文家跨界小说创作所携带的优势与薄弱项,更是童性玄想与成人理性在耦合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短路与阻塞.

    鲍尔吉·原野儿童小说小说散文化童性玄想成人理性

    《荆楚岁时记》女性民俗文化探析

    李奇志彭菊花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性别文化视角看,《荆楚岁时记》对南朝荆楚地区的岁时节日女性民俗有生动记录,主要表现在女性的民间人神信仰、女红在岁时风俗中的呈现以及女性在岁时节日的游戏娱乐三个方面.这些女性民俗顺应天时,遵从节令,一方面体现出荆楚习俗沿革中的稳定性,同时在传承中又有新质融入,其仪式性、纪念性和娱乐性带有浓厚的荆楚地域风采;另一方面,这些民俗在展示南朝女性的岁时节日生活原貌时,还呈现出信仰人神、崇拜粪肥、珍爱生命、祈福消灾、劝课农桑、重视女红、乞巧优胜、祓禊江渚、喜好娱乐、热爱游戏等丰厚的文化意蕴.两者的融合,表现出荆楚女性在岁时节日区别于日常的生活样貌、身心状态和文化内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南朝女性史关于岁时节日维度的探索.

    《荆楚岁时记》女性民俗文化意蕴

    国家干预与政商互信:20世纪30年代粮食运销中的合作与博弈

    叶宁谢何源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1932年7、8月份开始,我国粮食价格持续下跌,农业经济陷入危机.南京国民政府由此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对粮食运销的管理和控制.民族资产阶级也希望通过国家干预使农业经济走向复苏,开始寻求与政府的合作.在政府贷购美麦的问题上,很多商界人士本来是反对的,但是由于看到政府表现出的合作姿态,他们的态度开始松动,希望参与到政府的经济行动中去.但事情的发展却让他们感到失望——政商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共同议事的有效机制,政府并不信任民族资产阶级,反而想乘机夺取粮食运销的控制权.这种现象在"粮食运销局"和"农本局"成立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在南京国民政府与资产阶级的合作或博弈中,政商互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政商互信,应对经济危机的种种措施也就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经济危机政商关系粮食运销合作与博弈

    规章介入私法自治的方式、正当性与限度

    罗英石佳乐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章能以何种方式介入私法自治,以及介入的正当性和界限何在存在争议.私法自治是公法上制度性保障的对象,行政或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到私法自治中,规章即为行政介入的一种方式.由于规章在现行法秩序下无法创设侵害性规范,也非民事诉讼中的效力渊源,无法直接介入私法自治,而只能借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中可以直接介入私法自治的途径间接介入.规章通过效力渊源的明示承认、需要被法院发现的效力渊源的暗示承认与通过行政判决既判力三条路径间接介入私法自治.其中第一、三条路径具有契约主义进路下的形式正当性,第二条路径具有商谈主义进路下的形式正当性,三条路径基于法律正义和分配正义以及规章的特有优势而具有实质正当性.三条路径都受到制度性保障过度禁止的限制,第一条路径还要受到授权明确性原则的限制,第二条路径要受到司法依附性的限制,第三条路径要受到行政诉讼既判力的限制.

    规章私法自治制度性保障间接介入

    用能指标担保:制度实践与理论进路

    周杰普程克元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能指标担保是用能权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多个省份已着手开展相关试点实践.但用能权兼跨公、私两个层次的法律属性使之难以完全依照传统物权理论来得出进行明确的理论界定,造成了实践模式与理论架构相割裂的格局.可基于用能权的财产权利属性并结合中国担保法体系,通过法律解释来为用能权开拓出准用既有担保规范的空间,以弥合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裂隙,申言之,用能指标担保宜采用质押担保的进路,并与其它公共资源类交易标的一并整合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在全国建立起更加统一、高效的用能管理体系.

    能源改革用能权用能指标法律属性质押担保

    个人破产失权制度与复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与规范构造

    巴于茜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破产失权制度与复权制度是现代国家个人破产立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破产失权制度是现代破产法中为数不多的破产惩戒主义余音,发挥着调节债权债务双方利益冲突及警戒、威慑债务人的政策性作用.破产复权制度的正当性依据为人权至上的理念,是为保障破产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而存在的权利救济机制.我国个人破产失权制度与复权制度应当在参考国外立法和考虑本土传统文化观念及现实国情的基础上,选择裁判形成主义的破产失权模式和混合主义的破产复权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破产免责制度相适应和衔接的具体规则.

    破产失权破产复权人权保障破产惩戒

    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叙述

    李钧鹏王东猛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重回经典社会学理论传统,剖析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和福柯等人的经典著述,可以发现社会学家在处理社会学基本问题时,通常侧重从社会关系的某一理论维度出发,并以现实为参照来考察主体的构型.社会学理论传统中存在四种重要且明晰的主体叙述方式:马克思将主体置于生产关系中,涂尔干将主体置于道德关系中,韦伯将主体置于理性关系中,福柯将主体置于权力关系中.四位社会学理论大师叙述主体的方式,彰显了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魅力,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理论想象空间.

    社会关系主体叙述生产关系道德关系理性关系权力关系

    组织催化合作:业主自治的实现路径

    王德福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业主自治给城市社区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其效果直接关系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秩序稳定.业主自治本质上是业主通过合作实现小区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其实践却陷入多重困境之中.业主构成的陌生人社会,无法内生出有效的选择性激励,反而易出现社会激励的严重不对称,这是业主自发合作难以达成的内在根由.破解业主自治困境,最现实的路径是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催化作用.通过组织催化合作,可望实现基层组织对业主自治事务的有限介入和有效支持,最终激活业主的主体性,促成业主自治的有效实现.

    业主自治基层组织不对称激励催化作用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