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Rotarex旋切导管行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陈天龙白宏宇孔敬波宫业宏...
    2395-2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应用Rotarex旋切导管行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 2020 年 2 月~2022 年 4 月急性下肢缺血患者 45 例的临床资料,均应用Rotarex旋切导管行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结局.结果:42 例血运重建成功,3 例血运重建失败,平均手术操作时间(67.02±3.01)min,34 例患者行经皮腔腔内血管成形术操作,8 例并发症,15 例血肌酸激酶以及肌红蛋白水平的异常升高.平均住院时为(3.75±1.02)d,术前ABI值为(0.86±0.15),术后ABI值为(0.30±0.11),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8.25±1.02)个月,随访期间 2 例患者擅自停止使用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复发下肢缺血症状,3 例患者超声靶病变再狭窄程度超过 50%.结论:应用Rotarex旋切导管行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在治疗急性下肢缺血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预后表现较好,安全性较高.

    Rotarex旋切导管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急性下肢缺血有效性安全性

    TEG、CRP、Tau蛋白检测在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桂琴
    2397-2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C-反应蛋白(CRP)、Tau蛋白检测在颅脑损伤(TBI)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 205 例作为研究组,根据GCS指数评分表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为轻度组 67 例、中度组 78 例、重度组 60 例.再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对预后情况进行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 133 例和预后不良组 72 例.同期选择 10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R值、K值、CRP、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α、MA值 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重度组和中度组的R值、K值、CRP、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而α、MA值明显低于轻度组,重度组的R值、K值、CRP、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而α、MA值明显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预后良好组的R值、K值、CRP、Tau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而α、MA值 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TEG各参数以及CRP、Tau蛋白水平明显异常,并且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和病情的监测.

    颅脑损伤TEGCRPTau蛋白严重程度预后

    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及超声特点以及血常规检测价值

    朱宗永陈火姬
    2400-2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超声特点及血常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4 年 3 月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 90 例,对超声诊断的特点、准确率、误诊率、血常规结果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符合率分别为 90.91%、95.92%、100.00%,漏误诊率为 3.33%.90 例患儿入院后均为其提供血常规检测,其中 71 例(78.89%)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12×109/L,78 例(86.67%)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各病理之间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症的临床表现不够典型,临床诊断依据主要为固定压痛与右下腹疼痛,因此需要借助腹部超声与血常规检查等辅助诊断方式,当患儿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之后,应立即为其安排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小儿超声特点血常规检测诊断治疗

    双源CT平面重建对鉴别诊断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准确性

    罗娜欧阳佳裕
    2403-2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临床鉴别诊断过程中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接收的疑似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 81 例,入院后均应用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给予检查诊断,统计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检出率,观察CT征象,并参照手术病检结果,计算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检结果证实 46 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占 56.79%(46/81),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检查证 41 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占 50.62%(41/81),结果高度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病灶直径、容积CT增强值、CT平均值明显高于非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厚度不均、类圆形、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等CT征象比例明显高于非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手术病检结果,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诊断准确性 91.36%、灵敏性 86.96%、特异性 97.14%.结论:双源CT平面重建技术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鉴别病理类型,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可借鉴.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双源CT平面重建诊断效能

    基于骨性配准的宫颈癌放疗中子宫摆位误差的分析

    麻亚茹林茂盛刘金迪
    2406-2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技术比较宫颈癌放疗时骨性配准和子宫的摆位误差,分析子宫的靶区位置,并分析膀胱充盈程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2022 年 1 月~2022 年 4 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按模拟定位膀胱充盈程度分成尿量<350 ml和尿量≥350 ml的患者各 10 例,全部患者可自主憋尿且未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每次放疗前行CBCT图像扫描,分别进行骨性配准和子宫配准获得摆位误差,计算并比较两者的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并对不同膀胱充盈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X、Y、Z 3 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骨性配准(0.09±0.35)cm、(-0.04±0.55)cm、(0.00±0.30)cm,对应靶区外放边界为 0.69 cm、1.10 cm、0.54 cm,子宫配准(0.05±0.38)cm、(-0.03±0.72)cm、(0.07±0.47)cm,对应靶区外放边界为 0.61 cm、1.34 cm、0.65 cm.骨性配准在 X(t=2.828,P=0.005)、Z(t=-2.978,P=0.003)方向与子宫配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Y(t=-0.496,P=0.620)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350 ml和尿量≥350 ml患者的摆位误差分别为 X 方向(0.02±0.27)cm、(0.05±0.30)cm、Y 方向(-0.04±0.60)cm、(0.02±0.48)cm、Z方向(-0.14±0.46)cm、(0.01±0.50)cm,在X(t=-0.976,P=0.330)、Y(t=-1.229,P=0.219)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Z(t=-3.309,P=0.001)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时图像配准应考虑整个放疗靶区,密切关注子宫的靶区位置,避免出现子宫"漏靶"导致肿瘤未控;膀胱充盈程度对前后方向配准结果有影响,模拟定位时应避免过度充盈膀胱.

    宫颈癌摆位误差骨性配准子宫配准膀胱充盈程度

    重症医学科内镇静镇痛应用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尹海波
    2409-2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内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2020 年 8 月~2022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化镇静镇痛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重症医学科内镇静镇痛方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镇静镇痛效果,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重症医学科镇静镇痛

    VAMT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王永伟王茂松李本忠施晋升...
    2412-2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 80 例ⅠA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传统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行VAMT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1 年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个月两组PEF、MVV、FEV1/FVC水平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 PEF、MVV、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1 年生存率及肿瘤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MT下亚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降低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减少对肺功能的影响,预后良好.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亚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肺功能

    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王洪健罗明海张宇航侯远发...
    2415-2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云浮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4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接受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 108 例分组,各 54 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治疗,钬激光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结果:钬激光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及取石时间较长,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均较短,术后结石残留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围术期效果更加突出,术后胆瘘及结石残留率较低,预后表现更好,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手术时间以及取石时间.

    腹腔镜胆道镜钬激光肝内外胆管结石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

    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周毅娟陆辉林汉城
    2418-2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阻滞(I-TAPB)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拟行剖宫产的产妇 80 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I-TAPB组)和对照组(TAPB组),每组 40 例.术中均行单次蛛网膜大腔阻滞麻醉,术毕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I-TAP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TAPB组则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两组术后 4 h、8 h、12 h、16 h及 24 h各时点的静息和活动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术后镇痛的相关指标,记录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静息状态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APB组相比,I-TAPB组在运动状态时的术后 12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其他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APB组产妇术后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少于TA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补救镇痛例数和术后镇痛满意度北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产妇术后的疼痛,延长阻滞持续时间,促使产妇尽早翻身及离床活动,加速术后康复.

    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

    血脂异常临床分类在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应用价值

    陈金锐曾玲
    2421-2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临床分类在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178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组(n=63)与 2 型糖尿病组(n=115);另选取健康志愿者 5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集受试者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参照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项目(NCEP)标准进行血脂异常临床分类.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尿酸明显高于 2 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2 型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 2 型糖尿病病程明显高于 2 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向前逐步回归法进行筛选,校正相关因素后结果显示,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178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正常 30 例、高三酰甘油血症 39 例、高胆固醇血症 34 例、混合型高脂血症 44 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31 例;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对糖尿病肾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高胆固醇血症的预测价值优于混合型高脂血症.结论: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血脂异常临床分类中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对糖尿病肾病发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影响因素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