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视频宣教联合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患者的效果

    彭晏付迎春
    955-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视频宣教联合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21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心脏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MI行PCI术后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下肢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n=45)给予微视频宣教+下肢被动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脏指数(CI)]、疾病感知能力[中文修订版疾病感知问卷(CIPQ-R)]、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汉化心脏健康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量表(HH-SESM)].结果:干预后,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CO、LVEF、CI水平均较对照组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IPQ-R评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CIPQ-R各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H-SESM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得分较对照组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视频宣教与下肢被动运动联合能够有效改善AMI 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疾病感知水平,增强自我效能和希望管理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微视频宣教下肢被动运动疾病认知

    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垂体瘤患者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

    俞蓉倩钱文静
    958-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4 月~2022 年4 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入的垂体瘤患者 100 例,采用数字标记方式,根据患者进组时间按照顺序排列,采取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个性化护理),各 50 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抑郁量表(SDS)评分为(28.13±1.45)分、焦虑量表(SAS)评分为(25.27±1.37)分;对照组SDS评分(36.32±2.42)分、SAS评分(31.49±2.37)分;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垂体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压力,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垂体瘤手术室护理个性化健康教育满意度

    ABC情绪护理联合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张梦娇
    96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ABC情绪护理联合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2022 年 7 月鄂州二医院诊治的 82 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手术顺序编号后按奇偶数随机法分成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 41 例.常规组采用乳腺癌术后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ABC情绪护理联合音乐放松想象训练,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采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15)、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法评价两组术后恢复质量以及上肢功能恢复水平;统计护理期间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PSQI评分中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日间功能、睡眠紊乱 5 项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潜伏期、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日间功能、睡眠紊乱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 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联合组SCL-90 总均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联合组QOR-15 总分、上肢Fugl-Meyer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行ABC情绪护理联合音乐放松想象训练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加快术后恢复及上肢功能恢复,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ABC情绪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乳腺癌术后睡眠质量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1I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苏雪清陈银锋
    96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131 I治疗期间,应用护理干预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对象均为2021 年2 月~2022 年2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入的甲亢患者120 例,按照患者的入组时间,采用数字标记方式进行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研究组(护理干预),各 60 例患者.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白细胞等指标,对比满意度、心理状态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 96.67%,对照组为 83.3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T3、FT4 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SH、白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不同组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亢患者131 I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临床相关指标得到优化,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舒缓不良心理状态.

    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干预治疗效果白细胞

    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杜金玲
    968-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019 年 5 月~2022 年 5 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 80 例,按照患者入选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肺康复护理),每组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VC(2.68±0.21)L、FEV1(1.81±0.11)L、FEV1/FVC(67.54±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FVC(2.33±0.25)L、FEV1(1.41±0.12)L、FEV1/FVC(60.52±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力、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肺康复护理策略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

    间质性肺疾病肺康复护理满意度肺功能生存质量

    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效果

    齐渤洋
    971-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入选研究对象均为 2023 年 1月~2023 年 3 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100 例,根据患者入选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早期护理)各 5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内瘘并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 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25.18±4.97)分、抑郁评分(22.96±4.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3.19±5.73)分、抑郁评分(45.13±4.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发展,并对减少内瘘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维持性血液透析早期护理内瘘并发症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的效果

    张燕丹赵爱丽任慧琳
    974-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86 例,全部患者均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采用数字编号方式对入选患者进行标记,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干预)与研究组(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各 43 例患者,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满意度、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 95.35%,对照组为 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32±1.13)d、首次下地时间为(4.17±1.21)d、输血量为(183.73±11.83)ml、失血量为(274.29±10.83)ml;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9.27±1.48)d、首次下地时间为(9.72±1.28)d、输血量为(236.95±11.86)ml、失血量为(312.71±10.92)ml,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为(2.46±0.65)分,对照组为(4.7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65%,对照组为 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还能增强临床指标.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效果

    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文丽媛
    97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其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2023 年5 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 例住院患者,采用中心区组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以及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态度、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效果良好.

    护理质量品管圈护理模式神经内科满意度

    延续性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

    卞华昕季敏敏王蔚盛刘德良...
    980-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时机理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 40 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时机理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康复情况、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时机理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提高了COPD患者肺功能,减轻了COPD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改善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时机理论延续性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为老年COPD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提供了临床参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机理论延续性护理护理

    个体化口腔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杨毅
    984-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口腔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面部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月~2022 年 1 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 80 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0,给予常规护理+个体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面部情况[中文版临床面部评价量表(FaCE),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口腔功能]、心理状态[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CMSS),一般体象心理问题、体象障碍、心理障碍、神经系统和精神问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相比对照组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7d后,观察组FaCE评分中的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口腔功能评分均相比对照组较高,CMSS评分中的一般体象心理问题、体象障碍、心理障碍、神经系统和精神问题评分均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7.50%相比对照组的 25.0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不仅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还能有效改善面部情况,积极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口腔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面部情况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