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行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的效果

    刘慧
    1343-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 80 例,根据患者入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排序,采取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针灸疗法)与观察组(针灸联合中药),各 40 例,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性为 92.5%,对照组为 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为(1.41±0.27)分、神智昏聩为(1.09±0.19)分、口歪眼斜为(1.13±0.36)分、语言闭塞为(1.13±0.28)分;对照组患者偏瘫为(2.13±0.36)分、神智昏聩为(2.29±0.38)分、口歪眼斜为(2.25±0.42)分、语言闭塞为(2.18±0.33)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针灸与中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促进身体各项功能康复,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脑卒中后遗症针灸中药治疗效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与改性骨粉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及Oswestry功能的影响

    曾小明
    1346-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与改性骨粉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4 月~2023 年 10 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60 例,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改性骨粉实施填充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Oswestry 功能(ODI)评分、Cobb角以及矢状面指数.结果:两组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VAS评分较低,ODI指数较低,Cobb角较低,矢状面指数较高,观察组手术后与对照组手术后相比VAS评分较低,ODI指数较低,Cobb角较低,矢状面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与改性骨粉填充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尽管在改善围术期指标方面无明显优势性,但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的情况,同时可有效改善骨折角度,且治疗期间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有保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改性骨粉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蒋维海岳强
    1349-1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应用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的 17 例膝外翻畸形所导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 1 年膝外翻角、股骨远端外侧角、VAS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KOOS评分.结果:17 例患者术后均获得 1 年以上随访,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 1 年膝外翻角、股骨远端外侧角、KOOS评分、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术可有效改善下肢力线,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对于年轻对运动要求较高的患者意义重大,是治疗因外翻膝导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膝外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内固定

    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赵家峰
    1351-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 年5 月~2023 年4 月济南市章丘区高官寨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应用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观察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等数据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增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率.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负压吸引输尿管通道鞘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韦超
    1354-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联合负压吸引输尿管通道鞘(NPUA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 165 例的临床资料,将接受RIRS联合普通输尿管通道鞘疗法 80 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将接受RIRS联合NPUAS疗法的 85 例患者纳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肾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 1 d的术后无石率、术后 1 个月的术后无石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两组血肌肝(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Scr、BUN、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两组皮质醇(COR)、血浆内皮素-1(ET-1)、促血管生成素-Ⅱ(Ang-Ⅱ)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COR、ET-1、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RS联合NPUAS治疗上尿路结石,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肾功能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强度,且安全性较好.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负压吸引输尿管通道鞘肾功能氧化应激

    非霍奇金淋巴瘤PD-1抗体治疗患者免疫功能表达变化及不良反应预防

    黄丽云祝壹青
    1357-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患者免疫功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选取收疗的NHL确诊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PD-1 抗体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50),接受化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0).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变化,并统计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共刺激性免疫检查点 OX40、GITR、CD28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X40、GITR、CD28 水平均有提高.其中,研究组患者OX40、GITR、CD28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共抑制性免疫检查点PD-1、TIM-3、LAG-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D-1水平出现下降,研究组患者TIM-3水平出现上升,而对照组患者TIM-3水平出现下降,两组患者LAG-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PD-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IM-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ECO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 抗体治疗可有效提高NHL患者免疫共刺激,同时抑制PD-1表达,下调患者免疫共抑制,以此改善患者免疫系统状态;PD-1抗体治疗仍会出现发热、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临床应针对性给出预防对策.

    非霍奇金淋巴瘤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抗体抑制性免疫检查点不良反应

    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区分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分析

    陈鲁斌
    1360-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薄层影像特征进行分级的肺结节评估标准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2023 年 8 月福建省诏安县医院进行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 100 例患者,将其中 50 例良性病变患者归入对照组,将另外 50 例恶性病变患者归入研究组.使用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进行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计算根据CT薄层影像特征进行分级的肺结节评估标准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不同病变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00 例患者中有 0 级 24 例,Ⅰ级 14 例,Ⅱ级 8 例,Ⅲa级 2 例,Ⅲb级 2 例,Ⅲc级 2 例,Ⅳ级 18 例,Ⅴ级 3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病灶直径、各种恶性征象以及部分实性结节例数上存在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密度结节例数上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病理结果,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 90.74%%(49/54),特异度为 89.13%(41/46).结论:根据CT薄层影像特征进行分级的肺结节评估标准可以通过观察病灶的直径大小、恶性征象、密度来区分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

    CT薄层扫描影像特征肺结节分级评估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

    椎板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振郭练锦张勋梦朱学敏...
    1363-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椎胸腰椎段骨折治疗中运用椎板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椎段骨折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与试验组各 50 例.传统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试验组行椎板内镜下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疼痛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指标与传统组比较更好;治疗后,传统组患者影像学指标与试验组比较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水平方面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椎板内镜下微创手术,不仅可以改善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指标,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微创手术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生活质量椎板内镜

    传统与新型人体测量指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的预测作用

    苏可可华飞
    1366-1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传统与新型人体测量指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初诊的PCOS患者 217 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家族史、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信息,采集患者空腹血清,测量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所有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及糖代谢状态.并计算人体测量指标,包括传统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及新型指标——身体圆度指数(BRI)、身体肥胖指数(BAI)、腹部容积指数(AVI)、体型指数(ABSI)、锥度指数(CI).评估各指标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比较糖代谢正常组与糖代谢异常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个人体测量指标对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预测作用.结果:纳入研究的PCOS患者中糖代谢正常患者 115 例(53%),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 102 例(47%),两组患者体重、腰围、臀围、股围、BMI、WHR、WHtR、BRI、BAI、AVI、ABSI、C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除ABSI以外的所有人体测量指标均与患者FPG、2 hPG、FINS、2 hINS、HbA1c及 HOMA-IR成正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后BMI、WHR、WHtR、BRI、BAI、AVI、CI均为PCOS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指标中WHR及WHtR对识别PCOS合并糖代谢异常具有较高预测作用,ROC曲线下最大面积分别为 0.722、0.717;在新型指标中,BRI、AVI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最大面积分别为0.706、0.709.结论:新型人体测量指标对PCOS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是低于WHR及WHtR.

    多囊卵巢综合征人体测量指标糖代谢胰岛素抵抗

    眼轮匝肌肌皮瓣联合重睑成形术对眼睑肿块切除后眼睑前层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曾志芳
    1371-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肌皮瓣联合重睑成形术对眼睑肿块切除后眼睑前层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2022 年 12 月南平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 78 例眼睑肿块切除后眼睑前层缺损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风筝"皮瓣联合重睑成形术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眼轮匝肌肌皮瓣联合重睑成形术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存活率、生活质量及术后美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瓣存活率均为 100%,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6,P=0.023);观察组术后美容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3,P=0.012);手术后,两组QOL评分均比手术前提升,且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轮匝肌肌皮瓣联合重睑成形术与"风筝"皮瓣联合重睑成形术相比均有较高的皮瓣存活率及修复效果,但是眼轮匝肌肌皮瓣联合重睑成形术其术后美容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少.

    眼轮匝肌肌皮瓣重睑成形术眼睑肿块眼睑前层缺损应用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