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田
金田

月刊

1003-0832

jtzazhi@126.com

0775-2663720

537000

广西玉林市为民路1号市政府新办公楼

金田/Journal Jin Tian
查看更多>>《金田》杂志于197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文学艺术类专业期刊,由我国大文豪茅盾先生亲笔题写刊名,由广西玉林市文联主管主办,系维普、万方、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集可读性、实用性、前瞻性、学术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新疆》:人与自然书写的新篇章

    刘璇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亮程的散文《在新疆》,记录了他独自一人背着相机游走南疆的日子,新疆是他的家乡,也是多个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共同的家乡,他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疆一一展现给世人.本文试着从生态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感悟作品中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通过自然书写的流露,激发人们的忧患意识,通过生态自我的构建,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审美尊重生命生态自我

    浅谈杨绛文学创作中的隐忍与狂欢

    赵晨露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绛的创作呈现出隐忍克制的特点,对情节的设置波澜不惊进展缓慢,语言平实质朴,耐人寻味.但在这种看似隐忍的表象下,确实思想态度的狂欢.无论遭遇何种痛苦磨难,杨绛都用豁达的创作态度和幽默的语言艺术将之化解.杨绛创作中的“隐身意识”立体而多层次,内敛却不消极,积极而不喧哗.

    杨绛隐忍狂欢

    胜败有凭——《隆中对》的现实与虚幻

    王航
    43-4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的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集团提出的战略性规划,对三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隆中对》提出了跨有荆益的前期战略方针和出兵宛洛、秦川的后期战略意图,其最低纲领是保有荆益,最高纲领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然而,关羽失荆州,孙氏坐江东,曹魏未崩乱,不仅使得刘备集团跨有荆益的目的大打折扣,更使兴复汉室的目标化为泡影.再者,诸葛亮晚年性格趋于保守,不复大格局的眼光,六出祁山的军事行动在以战为守的同时严重消耗了蜀汉国力.

    诸葛亮隆中对刘备战略荆州

    《蒙塔尤》小议

    张入心刘宇
    4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塔尤》一直被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文章就《蒙塔尤》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的研究方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来小议,以揭示蒙塔尤一直被奉为年鉴学派的经典之作的原因.

    蒙塔尤内容研究方法启示

    反抗绝望,拒绝边缘人——纪弦的诗与人生

    雷颜萍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他是台湾的“诗坛大佬”,与覃子豪、钟鼎文一起位列台湾“诗坛三元老”,是现代诗歌的倡导者.他善嘲讽,乐戏谑,以其鲜明的人格形象一生活跃于诗坛,被誉为“诗坛的常青树”.可他的诗论与创作之矛盾、他过于自负和自恋的人格形象等都常被人诟病.他是“诗坛大佬”却非诗坛主流,在前人研究中多认为他具有一种“边缘人心态”,诗歌流露出自我放逐和流亡的颓废之感,被杜衡称为“二十世纪的烦忧”.本文将对前人研究提出不同观点,综观纪弦的诗与人生,其自负自恋的人格形象、其戏谑嘲讽的诗歌特点,其实正是对绝望的反抗,对边缘人地位的拒绝.结合纪弦诗创作及纪弦个人自述,有助于更加深入的研究纪弦诗歌的世界和不被理解的“自我形象”.

    纪弦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拒绝边缘人诗与诗论

    小说《米》与电影《大鸿米店》死亡意识探微——以主人公五龙为例

    陈秀碧
    4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是苏童90年代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根据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米》(后改为《大鸿米店》)于1995年摄制完成,2004年才得以上映.无可厚非的是,小说和电影都充斥着人性恶的诉说,这也是众多研究者的研究视点.然而,本文试将着眼于小说和电影的主人公五龙的命运情节的设置异同,来解读两个不同文本所共同指向的五龙身上所体现的死亡意识.

    《米》《大鸿米店》五龙死亡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走出非洲》解读

    菅文静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出非洲》传主以说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在非洲思贡农场的经历,与非洲绮丽的自然风光、原始淳朴的土著居民睦邻而居,其中还穿插对两性间的对立与和谐的叙述.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话语方式对小说中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和谐

    浅谈闻一多现代格律诗论

    吴晓寒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新诗史上诸多诗人以其创作实践不断拓宽着白话诗的道路,但大多数诗人却难以潜心对诗歌理论进行探索.闻一多是一位非常善于反省的诗人,不管是从其诗论、诗歌创作、思想历程抑或是中西文化,他都能进行非常理性的回顾,而不是自顾自地往前走.闻一多对于新诗的贡献不在于诗作的高产与才华横溢,而在于在思考与反省中,推动着诗歌朝前发展并启示着后来的更多诗人,尤其是其现代格律诗论,更是集中反映了闻一多的诗学思想.

    闻一多中西文化格律诗论

    脱尘拔俗的奇女子——柳如是

    邹明飞
    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如是有着过人的才华和独立不屈的人格,一代奇女子也.其独特的精神特质,不仅表现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更体现在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从她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她那脱尘拔俗的独特的精神特质.

    柳如是精神特质

    都市“梦靥”里的逃生——试析《吞蛇儿》里水根存在的三重方式

    程丽
    5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市”在现代作家的笔下被赋予了“欲望”、“迷途”的象征色彩,在绚烂的都市开出罪恶的花卉.东北作家端木蕻良通过作品《吞蛇儿》中对主人公水根在都市三重逃生方式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在都市生存中的悲惨境遇,表现了人在都市生存中物质生活的贫乏和精神欲求的萎蔫、振兴和虚无.

    梦境现实挣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