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田
金田

月刊

1003-0832

jtzazhi@126.com

0775-2663720

537000

广西玉林市为民路1号市政府新办公楼

金田/Journal Jin Tian
查看更多>>《金田》杂志于197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文学艺术类专业期刊,由我国大文豪茅盾先生亲笔题写刊名,由广西玉林市文联主管主办,系维普、万方、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集可读性、实用性、前瞻性、学术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边城》的美

    罗嫏嬛
    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边城》中,沈从文把自身对理想社会的期许与湘西独特的地理生态结合起来,将满腔的热情投注到边城人民身上,描绘了乡村世界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但美往往是忧愁的,作品以悲剧结尾,带给人无限的体味与思考.笔者将从山水、人性、悲剧这三个角度来解读《边城》的美.

    《边城》山水美人性美悲剧美

    李渔的尚奇观及在小说《十二楼》中的运用

    张恬祺
    5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明特殊的历史时期使得“尚奇”意识有了滋生的土壤,并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审美追求.晚明时期的尚奇意识大致经历了由“求新求幻、奇之为奇”到“于常中求奇,无奇以为奇”的过程.李渔作为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天才作家,也自觉将当时风靡社会的尚奇意识有意识的融汇到了自己的作品创作中.李渔的小说体现了他独特的尚奇观,同时,在具体创作中,他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手法,这在小说《十二楼》集中体现得甚是明显.

    李渔尚奇观《十二楼》无奇以为奇表现技巧和手法

    刀尖上的芭蕾舞——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金锁记》

    胡芝娟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锁记》中女主人公曹七巧被扭曲的一生如同立在刀尖上一般悲惨苍凉,她在情爱欲、生存欲、财务欲被扭曲后所产生的破坏力正是她对社会的痛苦抗争.曹七巧的人生是一个悲剧,可是她在女性主义文学领域所绽放的光芒如同一个美丽的芭蕾舞者.笔者将简述《金锁记》,结合作者张爱玲的个人背景,浅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金锁记》的苍凉与美丽,指出《金锁记》是张爱玲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导演的刀尖上的芭蕾舞.

    《金锁记》女性主义张爱玲曹七巧

    浅谈朱自清《春》中“工作”二字的不当之处

    尚秦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所选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诗化散文,但文中“工作”一词的使用不是很合适,从意义上看,破坏了作者精心创作的自然图景,将读者从鸟语花香的田野上拉进满是喧嚣的水泥森林,与整篇文章的诗情画意格格不入;从音韵上看,则不符合文章整体风格.

    《春》工作意义音韵

    论《四月物语》中的声与色

    甘甜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月物语》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展现了青春的朦胧与清新之美,片中的配乐与色调营造出了青春本该有的美好.

    青春配乐色调朦胧美

    孤独者的命运——《猫与鼠》中的个体与群体

    刘莫尘
    59-60页

    气势、历史与艺术——读《毛泽东诗词鉴赏》浅感

    刘建兴
    61,51页

    论奥康纳小说《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的种族观念

    桂沅沅
    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美国南方著名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 Connor)的作品深受南方社会的影响.其短篇小说《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特有的种族观念刻画得栩栩如生.本文从黑人和白人的角度来探讨短篇小说《汇合》中体现的种族观念.

    美国南方社会白人黑人种族矛盾

    周进与范进的人生悲剧探析

    葛丽影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进与范进上演的悲剧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可悲命运与他们的精神面貌.本文透过二人在科举考试面前发疯的形象来剖析他们以及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并将通过探讨二进的家庭生活背景以及他们自身的真实学问,进一步揭示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下士人灵魂的扭曲.最后通过论述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借以提出在当今社会,对选拔人才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的标准.

    科举制度知识分子悲剧

    声音诗学:《三只虫草》文本的多重意蕴

    汪苒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官场贿赂之风的批判,对世风日下的惋惜是小说《三只虫草》所呈现的直观场景.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视角,小说通过对“多语”现象下不同观念的叙述分析,从而将草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加以呈现;并以“对话”写出一个文化环境中人的丰富性,从而塑造出文本的多层意蕴.

    《三只虫草》声音小说话语巴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