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田
金田

月刊

1003-0832

jtzazhi@126.com

0775-2663720

537000

广西玉林市为民路1号市政府新办公楼

金田/Journal Jin Tian
查看更多>>《金田》杂志于197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文学艺术类专业期刊,由我国大文豪茅盾先生亲笔题写刊名,由广西玉林市文联主管主办,系维普、万方、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集可读性、实用性、前瞻性、学术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儒林外史》中沽名钓誉的士风

    聂泽文王引萍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儒林小说,“展示的是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风俗画”①,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它以士人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塑造了许多附庸风雅的假名士,反映了清中叶沽名钓誉的士风,揭示了那个时代士人追名逐利的心态.

    儒林外史沽名钓誉士风

    浅析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潘金莲的形象

    陈明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百年来,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用他们的笔对潘金莲这个文学形象进行塑造,到了现在,潘金莲这个形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也是为此,潘金莲在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不一样的形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的形象主要分成三种:1.封建时期从《水浒传》和《金瓶梅》里延续下来的淫妇的形象;2.五四时期从欧阳予倩话剧《潘金莲》里延续下来的觉醒的叛逆的女性形象;3.八十年代后以魏明伦川剧《潘金莲》为标志,融入了当代人的思考,让潘金莲令人怜悯的女性形象.总之,从这些多种多样的潘金莲的女性形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当代我国的文学的深度发展.

    潘金莲淫妇女性形象

    黄苏子的本我、自我与超我——读方方小说《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明晶
    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上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把个性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组成部分.本我是原始的我,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我,超我是理想的自我.一个健康的人格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是均衡的、协调的;一旦关系失衡,就会产生心理失常.本文将根据这一理论来分析方方的《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中的女主人公黄苏子的个性,分析她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黄苏子人格分裂

    浅析兰波在《醉舟》中的创作手法及文化意象

    刘思佳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醉舟》是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十七岁时的代表诗作.在诗歌中,兰波用年轻的幻想乘着醉舟经历了一番诡异神奇的体验.通过分析诗人在《醉舟》中的创作手法及诗中出现的“舟”与“海”等文化意象,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理解诗作和“通灵者”兰波.

    《醉舟》兰波通感象征文化意象

    立足作为前沿的网络小说《琅琊榜》与经典《基督山伯爵》谈“复仇者”形象

    施灏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让人熟知的“复仇者”的形象,如《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中的唐泰斯等,当下,作为文学发展前沿的网络小说《琅琊榜》作为文学作品与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热播,并且树立了一种风向标的效应.《琅》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作者与导演均着力塑造的,也是二者最吸引人之一的是其中作为主角的“梅长苏”这一复仇者的形象.笔者在阅读之后发现,作为小说的《琅琊榜》与法国作家小仲马经典《基督山伯爵》又很大的相似之处,作为主角的“复仇者”梅长苏与唐泰斯同异共存,二者的俊朗形象以及各自形象背后交织的作为形象内因的未成年到成年的成长、信仰、经验、复仇力量,以及作为外因始终存在的作为对手的恶势力、阶级,是本文将做重点论述的.

    复仇者计划俊朗形象阶级成年复仇力量信仰

    字字玑珠情味隽永——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全艳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俯仰古今情味隽永—一读王羲之《兰亭集序》为题,首先对《兰亭集序》的内容作了概述;然后抒写《兰亭集序》对人生哲理的论述的领悟;最后对《兰亭集序》艺术风格作了精略概括.

    《兰亭集序》内容人生哲理风格感悟

    从傅山的字号中看其诗歌创作

    刘洋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山是明末清初一位重要的遗民诗人,他经历了流离失所的生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痛楚.其一生有多个字号,这些字号都是有讲究的,饱含了特定的寓意,本文就从傅山的字号入手.他的生平经历决定了他字号的众多,他的人格又影响到他字号的使用,而这些字号又直接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所以本文对傅山生平、字号、人格进行了介绍,以便可以透过他的字号看到其诗歌创作的形貌.

    傅山生平字号人格诗歌创作

    读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之感

    李婉睿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贡斯当这一文章的阅读,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区别,再联系马克思的自由观,更鲜明地突出现代人自由意义.

    古代自由现代自由

    卢梭:在尘世中手捧灵性

    刘君妍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完卢梭的《忏悔录》,人生的面纱蓦地飘落,这面纱下的或许苍凉,或许残酷,又或许温情,辅之研究卢梭的相关文献,卢梭的孤独、善感性和自由的气息跃然纸上,而这三个特点在卢梭身上又是水乳交融,自成一体.

    卢梭孤独善感性自由

    《青春咖啡馆》中的浪荡子形象分析

    郑慧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照《青春咖啡馆》中的人物群,我们会发现这是一群生活在朦胧之中,迷失在巴黎各大街区的浪荡子(flaneur).他们从无聊的日常生活中逃逸出来,进行人生的漂移,然而他们却在都市的漩涡中销声匿迹,沦为一个个的无名者.他们试图用创造生活取代“被动生活”,从而寻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可最终却在一种虚无中末灭.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物群像为我们读者展现了生活在现代社会边缘的一群迷惘伤感而又独立不羁而的独特灵魂.

    《青春咖啡馆》浪荡子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