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

半月刊

1002-5766

010-68019057 68039094 68768091

100836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经济管理/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国家经济发展方针和改革举措,探讨经济管理理论,传播先进管理经验。报道经济管理的最新动态,对经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及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适合各层经济管理人员、经济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差序格局"到"天下格局":中国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演化过程

    晁罡钱晨王磊
    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中国优秀企业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展现出突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深厚的家国天下情怀.培育和弘扬颇具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是推动企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中国优秀企业家精神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相关研究尚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通过对11位代表性企业家及其企业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本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家在对待 自我、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大众和自然万物时呈现出沿着"修身立德""成就员工""多方共生"和"天下为公"路径的格局演化,并创造性提出"天下格局"这一中国式企业家精神新概念.本文通过理论构建对"天下格局"做出概念界定,并从内在结构、价值取向和适用群体等方面深入讨论了"天下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差异与联系,认为从前者到后者是个体精神不断演进和超越的过程.本研究对于推进中国式企业家精神研究、突破差序式管理模式局限和深化共益企业视角下的社会责任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对于突破家族企业的信任困局和发展瓶颈,引导企业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亦具有现实价值.

    天下格局差序格局中国式企业家精神企业社会责任扎根理论方法

    民营企业党建与社会责任承担:共同富裕的一种微观实现机制

    郑文全袁媛夏春玉
    3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党建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共同富裕的一种重要的微观实现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整合初次分配与三次分配从而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微观机制.第二,企业党建机制是与企业利益权衡机制、社会呼吁和监督机制、政府规制机制并存的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新机制.第三,企业党建机制在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经济合理性.第四,我国企业党建机制与英美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和德国企业联合决策制度都是内外部结合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机制.第五,卡罗尔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本质责任在于企业公平责任与效率责任.实证研究表明,党组织嵌入能够促进民营企业承担公平责任和效率责任;企业家兼任党组织书记强化了党组织嵌入对效率责任和公平责任的促进作用;企业家地方或其他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强化了党组织嵌入对公平责任的促进作用,但对效率责任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党建研究,提出了共同富裕何以实现的一种微观机制,也揭示了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经验.

    民营企业党建企业社会责任共同富裕

    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

    朱喜安马樱格
    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水平,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具体来说,对非制造业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以及人均创收小的企业更加明显.同时,借助多期倍差法和工具变量法等手段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发挥技术进步效应、公平竞争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企业进行人才战略布局,形成人才发展重要支点,同时也为数字化转型促进入力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了微观证据,对数字化战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技术进步公平竞争规模扩张

    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创业活动——基于创业类型划分的机制解析

    王博朱沆
    7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利用国际循环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提高国内经济活力和技术水平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在需求.本文从创业角度切入,探索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创业活动,尤其是创新型创业活动的影响.本文将创业类型的划分引入外商直接投资效应的研究,尝试解开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不同类型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促进创新型创业的关键制度要素.本文通过对2010-2018年59个国家268个观测值的实证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会在正式制度薄弱国家表现出更强的模仿型创业促进效应,但仅在制度较完善国家表现出对创新型创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道国研发投入、产权保护、金融发展和创业扶持水平是决定外商直接投资能否有效促进创新型创业的关键因素.上述发现不仅深化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创业关系的理论框架,也为新阶段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了政策参考.

    外商直接投资模仿型创业创新型创业溢出效应竞争效应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基于资源互补和监督制衡的视角

    姜富伟丁慧张芷宁何冬昕...
    9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为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实现"做大蛋糕",但进一步能否推动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来"分好蛋糕"仍有待检验.鉴于此,本文以2016-2021年我国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精准扶贫投入水平、机制和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比例越高,民营企业的精准扶贫投入水平越高,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推动民营企业承担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主要通过资源互补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相比之下,通过缓解代理问题来促进企业扶贫的监督制衡效应尚未发挥显著作用.从扶贫模式来看,国有资本参股促进民营企业采用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产业发展、教育资源投入、生态保护投入等方式推动精准扶贫落户;从扶贫地区来看,国有资本参股对于经济发展落后、失业率高以及中西部地区实现脱贫具有更显著的作用.本文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混合所有制精准扶贫国有资本资源互补监督制衡

    跨组织协同如何影响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案例研究

    姜忠辉李靓罗均梅孟朝月...
    11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专精特新企业通常会受到 自身资源条件约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不利于企业持续高质量成长.现有研究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克服资源劣势并建立独特的成长发展路径的问题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试图探究不同层面的跨组织协同如何影响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模式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根据不同阶段的经营目标,从产学研、价值链、平台三个层面开展跨组织协同活动,与企业外部多个主体建立紧密的关系联结;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路径具有动态性,形成了地区集聚型、网络延伸型和生态嵌入型三种成长模式;在跨组织协同作用下,专精特新企业与其他主体间资源依赖关系发生改变,由非对称依赖转向联合依赖,多方协同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从而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路径的形成与演化,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拓展组织协同、资源依赖与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相关文献,还为专精特新企业构建成长路径提供了指导借鉴.

    跨组织协同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成长资源依赖理论

    政府规制、商业信用制度与国有企业竞争力——基于"清欠工作"的准自然实验

    潘红波李丹玉
    12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于"清欠工作"的准自然实验,本文研究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规制的国有企业商业信用按期付款促进了其竞争力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不仅能够重塑国有企业商业信用的秩序,减少国有企业的账款拖欠,保障供应商的有效回款,而且能够增强供应商对于国有企业商业信用按期还款的信任,减少供应商回收账款的资源耗散.这强化了国有企业对于供应商的吸引力,增加了供应商对国有企业客户的争夺,进而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原材料议价能力,最终促进了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异质性检验表明,"清欠工作"的执行强度越大、供应商转换客户去参与争夺国有企业客户的机会越大,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对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作用越强,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逻辑.本文在理论上扩展了商业信用的相关研究,为中国企业在竞争中使用信用条款和价格条款的替代效应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实践上验证了治理账款拖欠政策的实施效果.

    政府规制商业信用制度原材料议价能力企业竞争力清欠工作

    非控股大股东信息交互的公司治理效应:投资效率的视角

    李杰张永杰熊熊
    14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控股大股东的信息交互究竟会协同监督控股股东,还是与控股股东合谋掏空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有待实证检验.为此,本文基于非控股大股东共同持股关系构建信息网络,研究非控股大股东信息交互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信息交互提高了公司投资效率,支持了"监督效应"假设.机制检验表明,非控股大股东信息交互可以促使其采用"用手投票"和退出威胁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在代理问题严重或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非控股大股东信息交互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验证了"监督效应"假设.本文排除信息交互频繁的公司拥有更多资金或资源的解释,检验非控股大股东信息交互提高投资效率的经济后果,证实由非控股大股东共同持股形成的信息网络间存在私有信息交互.总之,本文从非控股大股东信息交互视角丰富和发展了公司治理研究,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非控股股东信息交互投资效率监督效应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李香菊刘硕
    17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保障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17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知识产权法庭这一事件作为准 自然实验,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内部实质性创新倾向以及发挥外部竞争环境倒逼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即通过增加企业实质性创新、减少企业寻租行为以及提高企业市场预期等方式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倾向,破除创新投入难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虚假现象,同时也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合作意识、发挥市场竞争效应倒逼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以及市场竞争地位较高企业更容易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的激励.本文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能够为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创新等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知识产权保护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创新寻租行为

    时间情境中的工作重塑

    田喜洲
    19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情境中的工作重塑指工作重塑被置于特定的时间情境之中.因为职业生涯动态性及毕生发展理论都认为,个人时间情境与特征(如年龄、职业生涯阶段),甚至是时间观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能力和行为策略.研究表明,将时间情境嵌入工作重塑之中可能:(1)改变工作重塑的动机与策略;(2)揭示工作重塑与其前因后果变量间的动态关系;(3)扩展工作重塑影响的边界条件,即时间因素与个人特征、工作特征等因素存在交互作用;(4)丰富与完善工作重塑研究,甚至是提高工作设计理论的应用性与预测能力.未来研究可从多元时间框架入手探索工作重塑的研究方法、变量间互惠关系及其边界条件.

    工作重塑时间情境职业生涯阶段未来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