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师
经济师

廉钢生

月刊

1004-4914

JJSS@chinajournal.net.cn

0351-2027266/4077509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167号

经济师/Journal China Economist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为经济界人士、研究人员、大专院校教职人员、研究生等各行各业经济师以经 作者发表文章提供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哈尔滨文旅城市营销模式探究

    薄雅田雪莲杨光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在城市转型发展中首当其冲,以冰雪旅游城市在 2024 年初火遍全网.根据PSET模型分析哈尔滨文旅发展的有利条件,从文旅营销的角度辩证讨论哈尔滨成为网红城市的原因,借鉴其文旅营销模式和策略,同时更需要找到哈尔滨未来持续发展的路径,因地制宜促进不同类型的城市发展至成熟阶段,形成自己的城市品牌.

    冰雪旅游哈尔滨文旅营销模式城市品牌网红经济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于新朱明星刘东起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现在很受关注的问题,该问题的妥善解决突显政府的执政水平.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新形势下社会对政府促进就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对于国家政治长久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皆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长,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政策执行就业压力政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内在逻辑和路径探析

    王央央曹继东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是对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特点的准确概括.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其内在逻辑,它是对新发展理念的继承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东北全面振兴的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人才培养,坚持开放战略,为东北振兴提供动力和方向.

    新质生产力东北振兴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数字经济对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与路径研究

    张艳琴王苏全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正在由数字经济引领,山西亦不例外.面对山西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性建议.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以及促进技术革新和知识共享,山西的数字经济正逐步展现出强大的驱动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山西的经济效率和创新水平,更是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显示,为了实现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山西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吸引并培养数字人才.同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达成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山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经济效率

    新时代沈阳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路径探讨

    吴智何承蔚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沈阳市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归功于其国有企业辉煌而深厚的历史积淀.进入新时代,国企改革愈发重要,深化国企改革已成为推动沈阳及辽宁全面振兴的"龙头".聚焦"龙头"所在.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导,结合沈阳国有企业实际,从"国有资本"和"市场化"这两大改革路径探究沈阳市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思路,为沈阳市及其代表的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新一轮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关对策.

    习近平经济思想沈阳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财政政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省J市为例

    齐琪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各级都制定了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财政政策.通过以山东省J市财政政策的角度,梳理J市财政政策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概况、有效经验、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着力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应对策略,助推J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财政政策黄河流域J市生态保护

    内蒙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李晓婧
    145-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深刻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明晰构建路径,既是丰富和发展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内蒙古要加快改变产业结构"四多四少"状况,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数智化农业产业链构建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

    李勇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国农业正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迈进.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方式的数智化农业产业链,其宗旨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手段,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产业优质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总抓手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数智化农业产业链建设在空间上也给予了极大支持.因此,积极探讨数智化农业产业链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数智化农业产业链构建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

    大数据赋能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的推进策略研究

    陈单单
    150-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以目标达成为导向构建的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AHP-熵权法计算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基础上,对衡阳乡村振兴绩效评价分析,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为衡阳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案例.

    乡村振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湖南衡阳

    从数字化经济到共同富裕:对乡村振兴机制与问题的分析

    张涵庭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的具象体现.当前,发展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较大等现实问题仍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且以城乡差异为主要体现.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迫在眉睫.文章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出发,在理论层面进行框架再分析再检验方法,并以实证数据研究与概念分析作为研究方法补充,讨论经济变革下的社会发展与政治治理层面的变量.探讨了以数字化经济手段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如何作用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同时,讨论了数字化产业落地于乡村服务振兴过程中的潜在问题:(1)数字化基础设施配套缺位;(2)发展相对滞后,差距逐步扩大;(3)人才吸引效应较弱;(4)技术改革与实践缺乏群众基础.建议加大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力度,并用好数字化经济发展工具作为其关键抓手.

    城乡发展不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数字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