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经济学(季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经济学(季刊)
经济学(季刊)

林毅夫,姚洋

季刊

2095-1086

010-62758908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季刊)/Journal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准扶贫中的金融杠杆:绩效和激励

    许敏波颜建晔
    193-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利用财政扶贫资金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作担保,激励商业银行向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但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理论上描述了使用金融杠杆模式进行风险补偿的原理,并分析了其绩效和激励问题,以此探讨政府与市场在农户扶贫工作中的协作机制.本文发现金融杠杆模式可以达到最高的贫困户福利,实现比直接扶贫模式更高的社会总福利,但无法达到风险分担模式对应的最低扶贫成本.如果存在道德风险,政府只需要适当增加杠杆比即可激励银行付出努力.

    扶贫金融杠杆扶贫绩效

    监督者声誉提升机制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签字审计师声誉提升的经验证据

    宋弘罗长远栗雅欣张怀...
    21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评审"资深注册会计师"引发的签字审计师声誉变动事件,本文发现,作为财务报告生成和披露的重要监督者,签字审计师获得"资深注册会计师"荣誉后,更可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被监督公司盈余质量显著提高、发生财务违规或重述的概率显著降低,该声誉提升带来的治理效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且在制度环境较好地区更加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声誉提升机制在转轨经济市场审计监督治理中扮演的主导角色是"激励"而非"寻租".

    声誉机制治理效应监督质量

    内生模型下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的影响机制——支出端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非线性关系

    刘竹青盛丹
    23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从中央政府角度看,财权下放不利于控制中央政府规模,而事权下放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作用;从地方政府角度看,收入端分权有利于控制地方政府规模,但支出端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呈非线性关系,并依据转移支付依赖度、公共支出结构参数和地方性公共品供给能力呈现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规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财政分权内生增长模型政府规模

    房价中的优质教育溢价评估——以北京市为例

    朱佳青李广众公淑玉
    25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北京市2013-2016年的房市数据估计房价中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及其变化.我们首先基于租房与买房的入学权差异确定边界、估计平均溢价及其分年度的变化趋势,进而采用双重差分法利用学区变动考察房价变化.本文发现:北京市前59所优质小学平均教育溢价约在11%;这一溢价逐年增长,样本期间累积上涨超过50%;非学区变为学区会使房价显著上涨1.5%-3.5%.这说明仅靠引导需求难以促进教育公平;需要从加大优质教育的供给角度来保障基础教育的入学公平.

    房价学区房溢价变动

    市场邻近、供给邻近与企业生产率

    王伟汪玲黄新飞邱桓沛...
    277-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市场邻近和供给邻近带来的市场潜能提高将产生集聚效应,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新"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在考虑企业异质性后提出选择和类分效应的存在.本文证实了市场与供给邻近是影响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市场邻近带来的生产率优势略优于供给邻近;进一步识别出由市场和供给邻近带来的生产率优势来源于集聚、选择和类分效应,其中选择效应体现在更高的低效率企业淘汰风险,类分效应则体现在更多的高效率企业进入.

    市场邻近供给邻近"新"新经济地理

    温度变化对中国工业生产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韩超孙晓琳李静
    299-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同时期天气数据,考察了温度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产出与温度变化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夏季温度升高显著降低了工业产出,而冬季温度升高则会增加工业产出;日均温度低于或高于[12℃,15℃)均会负向影响工业产出.此外,温度的季节性波动也会给工业产出带来不利影响.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高温会通过降低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固定资产总值、投资以及创新能力而间接影响其产出.从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夏季温度升高对工业产出的负向影响会因企业所处行业和所有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工业产出在中期下降约3.0%-14.6%,在长期下降约5.9%-20.0%.

    温度变化工业生产机制分析

    土地流转能够影响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吗?——来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证据

    叶光亮王世强朱喜史清华...
    32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3年)数据,分析了中国农地资源分配的基本准则,估计了农地资源误配的程度,评价了土地流转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庄土地禀赋和家庭规模是决定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核心因素;农地资源存在资源误配且误配的程度逐年提高;只有转向农户的土地流转才能有效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若政策以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为主要目标,则不仅要关注土地流转的程度,更应注重土地流转的方向.

    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资源误配

    颜值与公平感知——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淑一林建浩李捷瑜
    34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值作为个人天生禀赋是否影响其公平感知?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颜值越高,则越感到公平,社会地位是两者关系的重要中介渠道.机制分析表明颜值主要通过人际技能信号机制产生影响,而非偏好机制,具体表现为:第一,相比女性,男性的颜值对于社会地位以及公平感知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与中国"郎才女貌"的传统偏好倾向不同;第二,在对人际技能要求更高的职业中,颜值对公平感知与社会地位的影响更为重要;第三,相比于年轻人,中老年人颜值的影响更大;第四,颜值与朋友圈规模之间具有倒U形关系,颜值次高者拥有最多密切朋友数量.

    颜值公平感知社会地位

    《经济学》(季刊)投稿体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