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下旬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张文

月刊

1672-3783

jkbd@vip.163.com

010-86103292,59481502

100088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健康必读(下旬刊)/Journal Jiankang Bidu
查看更多>>《健康必读》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类综合学术期刊,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

    韩静
    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硬化组和非硬化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构成比以及相对危险度.结果:采用中医辩证分型后显示出7个证候,但是两组患者对比发现,两组在阴虚证、实热证以及血瘀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3证组合最高,占比为44.09%,以痰浊血淤证为基础占比为41.46%,合并阴虚证9例(52.94%).单证中血瘀证、阴虚证、痰浊证对患者疾病的危险度分别为4.32、3.29、2.18.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点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基本证候为阴虚或气虚+痰浊或淤血,防治危险因素包括痰浊证、阴虚证以及血瘀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症候学影响因素

    补肺纳肾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

    罗德周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行补肺纳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针对研究组在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补肺纳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心率指标、呼吸频率指标,以及PaO 2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前,研究组心率指标、呼吸频率指标,以及PaO 2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指标和呼吸频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PaO 2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补肺纳肾汤治疗,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值得推广运用.

    补肺纳肾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研究分析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及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以头昏为主症的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罗强
    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以头昏为主症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以及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0例以眩晕为主症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及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EEV评分情况进行调查记录.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EEV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及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血塞通吡拉西坦腔隙性脑梗死天麻素临床疗效

    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的影响

    王栋
    19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51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温脾养胃汤治疗(观察组,53例)在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胃镜检查结果方面观察组胃粘膜不良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用温脾养胃汤,可显著提高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粘膜恢复.

    慢性胃炎温脾养胃汤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临床疗效

    督脉灸联合三伏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痞临床疗效观察

    温蕊瑜
    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将督脉灸联合三伏贴治疗实行于脾胃虚寒型胃痞患者中,观察及分析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本院所纳入治疗及分析研究的60例脾胃虚寒型胃痞患者,参照随机法实行分组,附桂理中丸治疗方法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采用,督脉灸联合三伏贴治疗方法在治疗组30例患者中采用,参比2组治疗有效合计率、半年随访优良总计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率、半年随访优良总计率对比对照组计算值,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间对比意义.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痞患者采用督脉灸联合三伏贴治疗方法展示较优临床疗效,简便易于操作,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督脉灸三伏贴脾胃虚寒型胃痞临床疗效

    地榆青黛散联合消风祛湿汤治疗花都区女性肛周湿疹的疗效观察

    李婷
    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地榆青黛散联合消风祛湿汤对花都区女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人和对照组45人,对照组予消风祛湿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外用地榆青黛散,治疗时间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榆青黛散联合消风祛湿汤治疗花都区女性肛周湿疹疗效较好.

    花都区女性肛周湿疹地榆青黛散消风祛湿汤湿热浸淫风湿挟毒

    黄芪建中汤加减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鲁少忠
    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加减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常规西药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溃疡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并且缩短了治疗时间,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黄芪建中汤加减脾胃虚寒胃溃疡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

    李晓红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治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抽取82例,数表法分成两组:40例西医疗法对照组,42例中医外治法观察组,评定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好转率为95.2%,复发率为9.5%.对照组好转率为75.0%,复发率为32.5%,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外治疗法,能改善症状,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中医外治法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

    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李洪星
    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7年11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7d、15d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化痰通络法针灸醒脑开窍法急性期脑梗死

    肤痔清软膏在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谢国春
    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肤痔清软膏对留置针致静脉炎治疗的作用.方法: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以常规50%硫酸镁溶液湿敷,研究组60例以肤痔清软膏涂抹病变部位.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100.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86.67%(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显效时间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肤痔清软膏针对留置针致静脉炎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静脉留置针静脉炎肤痔清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