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下旬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张文

月刊

1672-3783

jkbd@vip.163.com

010-86103292,59481502

100088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健康必读(下旬刊)/Journal Jiankang Bidu
查看更多>>《健康必读》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类综合学术期刊,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

    王延庆康瑛曹静波佟燕英...
    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并对其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的102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时机进行气管插管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延时插管,研讨组采用即刻插管,对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发现,插管成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讨组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即刻插管更能提高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成功率

    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李成美
    26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出现的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我院于2015到2016年间的600例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对患者接受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人数进行统计整理,通过对比实验分析,探究影响肝胆外科手术出现伤口感染的因素以及如何进行防范.结果:通过实验组和观察组对比试验,病人出现手术后感染的因素来自于病人个体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客观因素.结论:外科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手术的熟练程度和手术流程控制的严格程度对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有着直接的影响,主治医生对于手术的熟练操作和严格的操作流程可以明显降低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

    肝胆外科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对策

    乳腺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卡培他滨治疗价值分析

    汪正燕刘莹
    2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导管癌的临床特征以及卡培他滨对其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从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乳腺导管癌患者中选取72例30岁及以下的患者作为观察A组,另选取72例30岁以上的患者作为观察B组.并均给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包括肿瘤大小、PTMN分期、病理类型、Her-2表达等临床特征,以及经卡培他滨治疗6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①30岁以下的乳腺导管癌患者与30岁以上的患者相比,前者的确诊时间更晚,肿瘤体积更大,腋窝淋巴转移更多,PTMN分期中的III、IV期比例更高,但Her-2表达的阴性率要明显低于30岁以上的患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总有效率为53.47%(74/144),其中7例CR,70例PR,66例SD,3例PD.结论:不同年龄段的乳腺导管癌患者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年龄小的患者确诊时间晚,但侵袭性较强,导致预后较差,因此需加强青少年乳腺导管癌的诊治工作.通过卡培他滨治疗乳腺导管癌,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乳腺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卡培他滨价值

    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临床价值探究

    李小勇
    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兰大一院50例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于2011年05月--2012年05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5例.常规组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患侧甲状腺全切联合峡部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常规组(20.00%),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对甲状腺单侧结节患者实施治疗的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甲状腺单侧结节临床价值

    PP H手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武晓东
    26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痔疮患者采取PPH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相关表现.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痔疮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PPH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出现4例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9例并发症,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手术适用于各类痔疮的手术治疗中,并且其术后疼痛感较小,恢复较快,对患者产生的痛苦较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痔疮PPH手术临床效果

    浅谈精神病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张国均
    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找解决的对策.方法:选取来自我市5所县级精神病院以及市卫计委统计的数据报表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国内外关于护理人力资源方面的文献进行阅读和研究.结果:精神病院床护比低,病床使用率高,护理人员流动性大,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结论:精神病院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上要推行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把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放在首要的位置当中,加强对人才的选配以及培养,实行弹性值班制度,对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尽量添置和增加病房必要的安全设施.

    精神病院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人员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罗斌阳波刘东
    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实验组进行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手术切口及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02.21±4.33)ml与(126.80±5.6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20.21±11.22)ml,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2.80±12.80)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患肢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效果

    改良一次性注射器在纠正产后乳头凹陷的效果观察及研究

    徐小帆黄凌萌
    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改良一次性注射器在纠正产后乳头凹陷的效果观察及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妇产科2016.12-2017.12收治的产后乳头凹陷患者10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予以对照组普通吸奶器纠正凹陷乳头,予以观察组改良一次性注射器纠正产后乳头凹陷,观察对比两组吸吮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吸吮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一次性注射器在纠正产后乳头凹陷可提高婴儿吸吮率,效果显著.

    改良一次性注射器纠正产后乳头凹陷

    甲强龙在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疗效

    王艳
    26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剖析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应用甲强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本院接诊的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病患48例,将之利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24例.两组都实行常规治疗,A组加用甲强龙,B组加用地塞米松.综合分析两组治疗后心率与呼吸频率等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比较.结果:A组治疗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以及临床疗效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病患应用甲强龙进行急救,可有效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预后.

    甲强龙急救疗效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

    利用临终关怀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杨薇薇
    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用临终关怀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终末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临终护理关怀,积极为患者介绍临终关怀概念,组成专业的临终关怀护理小组,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躯体职能评分分别为(61.75±2.40)分与(68.54±3.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职能评分分别为(65.22±4.32)分与(59.43±3.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社会职能评分为(52.12±4.21)分,实验组社会职能评分为(60.21±5.88)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临终关怀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临终关怀终末期肿瘤生活质量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