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下旬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张文

月刊

1672-3783

jkbd@vip.163.com

010-86103292,59481502

100088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健康必读(下旬刊)/Journal Jiankang Bidu
查看更多>>《健康必读》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类综合学术期刊,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13例甲亢中医病证规律研究

    张爱霞陈宴岳仁宋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甲亢中医证候及辨证规律.方法:本研究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甲亢的患者进行科学调查,以适宜样本的临床资料为基本数据建立甲亢患者数据库,软件使用SPSS13.0再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相关因素分析:根据性别、年龄段分析,女性多于男性,30-40岁最多,其次40-50岁;主要涉及脾、肝、心等,以脾气虚、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气阴两虚主要常见证型,②整体而言,甲亢是一个虚实夹杂之症,虚证多于实证,虚证中无论是在纯虚证还是在虚实夹杂证中,均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阴虚,而血虚、阳虚占比例较小;实证中以气滞、痰湿、血瘀等.结论:甲亢中医病证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由于机体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不同,在气虚的病理基础上引发了不同的其他证型;该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虚证明显多于实证,而虚证中以气虚为主;气虚是甲状腺疾病的中医本质.

    甲亢中医辨证规律研究

    中药外敷治疗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疗效评价

    廖伯年黄越张蜀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中药外敷方法对肺炎喘嗽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者87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以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外敷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中患者总有效率为86.0%;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利用中药外敷方法治疗肺炎喘嗽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可使临床有效率得以提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尽快改善,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肺炎喘嗽中药外敷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饶建秀王娟黄芸王嘉...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实施常规护理的4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预后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少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预见性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况预后

    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

    饶倩卢萍胡书琴刘金华...
    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作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中将我院2017年1月-12月接收的产妇120例纳为对象,将其根据入院单双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60例用常规助产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用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详细整理两组产妇各项临床数据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均优于381.91±25.54min、30.45±14.17min、7.53±3.75min、126.78±22.46ml对照组476.68±28.92min、53.43±10.35min、13.20±2.87min、263.93±20.65ml,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16.7%比对照组50.0%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13±0.45分比对照组7.50±1.62分高,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接受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的效果更佳,临床使用效果明显,对产妇分娩结局有积极作用.

    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分娩结局

    原发性高血压在社区进行全科治疗的效果分析

    汤作平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科治疗应用于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与全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情况、疾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收缩压及舒张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全科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

    原发性高血压社区全科治疗效果分析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尹春萍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人文关怀子宫内膜癌护理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致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

    龚崇坤杨繁荣汪立叶力...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骨水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BCIS)为骨水泥植入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低氧血症、心肌梗死、肺动脉压(PAP)增高、出血(凝血功能改变)、哮喘发作等.方法:BCIS的发生并不局限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与之最为相关.据文献报道,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为0.5%~10%,而BCIS导致的死亡率为0.6%~1.0%.结果:BCIS是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和术后致死、致残的最重要原因.

    肺栓塞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脱芳芳
    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性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凝血情况、hs-CRP(超敏C-反应蛋白)、LVEE(左室射血分数)、FMD(内皮舒张功能)、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者凝血情况、hs-CRP、LVEE、FMD、血管再通率、再闭塞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极佳,值得临床研究.

    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苏小平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颈部血管超声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62例患者为参照组,进行静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血流速度等指标,判定短暂性缺血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CA、CCA分叉处及ICA的增厚与斑块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中度以上狭窄及无血流动力学意义狭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VA收缩期峰值流速(VS)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在短暂性脑缺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快速诊断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提升临床治疗效率,故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颈部血管超声短暂性脑缺血血流动力学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黄维吴丹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为医生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的一项辅助检查,所以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1].血气分析的最佳标本是动脉血,能真实地反映体内的氧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常取部位是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也可用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只是PO2低于动脉血;静脉血也可供作血气测定,但与动脉血差别较大.抗凝剂的选择:因需测定全血血气,所以必须抗凝,一般用肝素抗凝.注意防止血标本与空气接触,应处于隔绝空气的状态.与空气接触后可使PO2升高,PCO2降低,并污染血标本.标本宜在30分钟之内检测,否则,会因为全血中有活性的RBC代谢,不断地消耗O2,并产生CO2,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如30分钟内不能检测,应将标本置于冰水中保存,最多不超过2小时.采血前应让病人在安定舒适状态,避免非静息状态造成的误差.现将我科常采集血气标本的相关事项介绍一下.

    抗凝剂的配置动脉血采集的部位及特点采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