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分析

    龙瀛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46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9.1%,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再手术率为15.2%.结论: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应以"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为目的,肝切除术加术中或术后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再手术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42例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陆雪燕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4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与心力衰竭相互加重矛盾的解决措施.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过治疗38例疗效果满意,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较为理想,死亡4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以控制脑水肿为主,兼顾心衰的处理,脱水以呋塞米为主,辅以甘露醇,适当控制血压,调整血糖.

    脑梗死脑水肿心力衰竭治疗

    56例脑出血临床分析研究

    邱广东
    14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致病原因.结果: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组占76.8%;基底节区是主要出血部位,本组占75.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9%.结论: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并与年龄、性别等有一定的关系,应加强脑出血危险因素的防控,以降低脑出血率.

    脑出血临床特点高血压

    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分析

    刘宗江刘彦伟
    140-140页

    手足癣并发感染临床探析

    刘光毓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手足癣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类型,探讨手癣、足癣的联系、产生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感染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皮肤科200例手足癣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足癣类型及产生原因以及并发感染症状等,研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据分析200例手足癣患者中≥92%的患者的致病菌为同一种菌种,87.56%的手足癣患者生活不注意,200例患者中61.49%的手癣患者,57.72% 的足癣患者,其他为2处以上部分不均匀分布.89.11%的患者习惯搔抓患处,32.23%的患者引发急性淋巴管炎、20.11%的患者引发丹毒、12.04%的患者引发蜂窝组织炎和2.01%的患者引发阴道炎.结论:研究表明≥92%的患者的致病菌为同一种菌种,手足癣一般先从趾间开始,向足侧、足底蔓延,如不注意卫生,用手搔抓足部,真菌感染手指,引发手癣;甚至感染身上其他皮肤引起体癣等.且一些易滋生细菌的公共环境也容易导致真菌感染.即个人习惯和他人环境导致菌株的传播,引发手足藓,应高度重视.

    手足癣真菌并发感染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呼吸机管路的环节质量控制

    游晓燕
    141-141页

    急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赵瑞花王升英
    142-142页

    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分析

    王雪梅
    14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对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完成后8天患者的移植真皮瓣成活良好,随访结果显示41例患者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移植真皮瓣成活良好,占82%,5例患者上唇外翻不足,占10%,修复效果不理想,需要再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真皮瓣有较多填充,占2%,但较修复前获得明显改善,3例患者严重吸收,占6%,后行脂肪填充移植,取得了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对唇裂凹陷畸形患者进行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外观和形象,值得推广和应用.

    唇裂凹陷畸形自体真皮脂肪瓣移植修复

    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晓燕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我院肿瘤科PICC置管发生导管异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摆放正确体位、准确的导管测量及有效的心理指导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置管成功率.

    PICC导管异位护理

    D=聚体对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栓风险评价模式

    张振芳崔泽华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D=聚体对于髋关节围手术期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方法:对2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中的D=聚体用vidas酶联免疫荧光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在手术前后检查是否有患者存在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都不存在静脉血栓,但在术后患者血浆中D=聚体的含量有明显的上升.结论:D=聚体含量在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血浆中越高,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越大.

    D=聚体血栓髋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