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E.N.A.L.评分与PADUA评分在肾部切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姚家喜丁国富王勤章李强...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R.E.N.A.L.及PADUA评分对肾部切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热缺血时间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103例行肾部切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R.E.N.A.L.及PADUA评分,分析评分及结果与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一共入选103例肾部切患者被纳入研究,单变量分析并发症与年龄相关,与肿瘤大小有关,与病理分期有关,以及与R.E.N.A.L.和PADUA评分有关.多变量分析显示R.E.N.A.L.及PADUA评分、年龄、肿瘤大小是预测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E.N.A.L.及PADUA评分可以预测热缺血时间.结论:R.E.N.A.L.及PADUA评分与肿瘤大小一样可以预测术中术后病发症,两种评分都可以预测热缺血时间,但其进一步研究还需大样本临床证实.

    肾部切PADUA评分R.E.N.A.L.评分

    关于老年人腹泻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分析

    热萨莱提·艾萨麦麦提江·麦苏木
    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谨防腹泻诱发脑血栓.腹泻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其中也包括脑血栓.这是因为腹泻可引起机体血容量下降,一些与血管功能密切相关的阳离子大量丢失,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发生改变.此外,腹泻致病菌所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能使血管痉挛,并改变血管壁的通透性.这些现象在青年人中也会出现,但青年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好,脏器功能可逆性强.而老年人大多伴有心血管疾患,腹泻一经出现,就直接影响循环系统,从而诱发出脑血栓.

    老年人腹泻血容量下降脑血栓

    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探究

    洪鹏
    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腹股沟斜疝的一系列治疗方法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诸多优势脱颖而出,本文将针对其具体临床疗效展开深入的探究.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2月到某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该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3人,行充填式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对照组53人,行传统手术.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一,手术时间;二,术后疼痛程度;三,住院时间;四,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诸多优点,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肖国胜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9%和81.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FVC、FEV1%、PEF等肺部功能指标方面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杨冬梅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了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用药干预、饮食干预、康复训练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疾病稳定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吸烟人数、行炊人数明显减少,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遵医用药、康复治疗、肺功能检查、家庭氧疗、吸入治疗、流感疫苗接种、人数明显增加,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感冒次数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存质量评分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干预以健康教育为手段,使COPD患者认识到缓解期康复治疗与急性期治疗同样重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积极主动采取防治措施配合治疗,这对延缓病程进展,减少住院次数,减轻经济负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护理干预COPD依从性生存质量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断退变医源性分析

    王强松
    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响因素.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以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手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同时分析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有无退变、融合范围、融合位置、邻近节段退变以及性别的影响.结果:本文所选的80例患者中,共进行了19~83个月的随访,平均为(29±9)个月,其中12例患者出现了邻近节段退变的现象,约15.0%,而且所有患者均在头侧邻近节段.假如患者术前腰椎间盘即出现了退变,那么术后出现节段退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X2 =6.272,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指出术前患者邻近节段椎间盘出现退变是导致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P<0.05),然而年龄、性别、融合范围以及融合位置与邻近节段退变的出现几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如果患者邻近节段椎间盘术前已经出现退变,那么术后邻近节段出现退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

    腰椎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临床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张丽霞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噻嗪治疗和美托洛尔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效果:优22例,良6例,差10例;观察组效果:优32例,良7例,差1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无一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凌龙余
    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效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观察

    杨项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接待的四肢骨折患者总计134例,随机将他们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疗效优良率为92.54%(62/67),差率为7.46%(5/67),对照组优良率与差率依次为77.61%(52/67)、22.39%(15/67),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2例,发生率为2.99%,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9例,发生率为13.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除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使得运动功能得到改善之外,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十分低,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解剖钢板固定效果观察

    掌侧钢板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

    敖学霖
    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掌侧钢板加压锁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70例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植骨、LCP结合克氏针撬拨等技术,比较所选患者治疗前后的尺偏角、掌倾角、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桡骨缩短等,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10~25个月的随访,平均为(17.2±2.6)个月,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缩短情况均有明显的好转,腕关节功能根据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其中40例为优,24例为良,4例为可以,2例为差.结论:对于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钢板加压锁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减少结构性植骨,防止复位丢失,以免肌腱出现激惹症状等.

    掌侧钢板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