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蒙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满达
    7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蒙医温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门诊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蒙医温针治疗,对照组以中医毫针治疗,将两种治疗结果对比.结果:蒙医温针的治疗效果好.

    坐骨神经痛蒙医温针临床观察

    双黄连口服液黄芩苷含量控制的研究

    朱殿华
    77-77页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中医护理体会

    姜威
    77-77页

    中华民族伟大医药宝库中之魂宝——蒙医蒙药

    董丽
    78-78页

    浅谈中医内科如何诊断疑难急危

    冯艳鹏
    7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乃我国的传统医学,继承了炎黄子孙的精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它治标先治本的诊治方法也被世界认同,对现代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诊断慢性病、疑难杂症和抢救急危症方面,有着其独特的医疗效果.本文将阐述的是中医内科在患者发生疑难危急症状时该如何进行诊断分析.

    诊断疑难危急中医内科

    茵陈蒿汤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研究

    张臣民
    7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应用茵陈蒿汤对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鲁米那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茵陈蒿汤对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

    茵陈蒿汤高胆红素血症治疗

    针刺加穴位注射黄芪针治疗面瘫100例

    邱芝文
    7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瘫又称"喎僻""口眼歪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症,是茎乳孔(面神经管)内因病毒侵害致组织急性水肿,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受到病毒侵害致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笔者从2006年到2009年间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黄芪针治疗周围型面瘫10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面瘫针刺黄芪足三里急性期缓解期

    浅谈中药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从管理缺乏科学性,材料筛选问题,炮制过程有效成分损伤严重,炮制方法失当,炮制设备标准不一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结果:为中药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对策.结论:对中药炮制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认真加以控制,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中药炮制问题对策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及前景分析

    胡珀
    8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基于中药饮片,并经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加工制成的一种药物,适应当前人们的用药方式和用药需求,较之传统中药具有明显的优势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即就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具体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特点前景分析

    咽喉源性咳嗽中医治疗体会

    张晓慧
    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咽喉源性咳嗽是以咽痒即咳,干咳无痰,或痰少,日间常有清嗓动作为主要症状,治以清利咽喉、肃降肺气、祛风解痉、养阴润燥、疏散风邪等法,用自拟祛风利咽止咳方为基础加减治疗78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咽喉源性咳嗽中医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