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5例的临床治疗体会

    王栋李春龙刘建斌刘佰峰...
    206-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根据半月板损伤的类型、破裂的部位、范围、边缘的稳定性等实际情况而定,半月板缝合术 7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 6例,次切除术8例,全切除术4 例.结果:手术时间40~90min,术中出血量为0~40ml,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无感染、血肿、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24个月,疗效评价结果优 17例,68%,良6例,24%.可2例,8%.优良率为92%.结论:关节镜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应用前景良好,值得推广.

    关节镜半月板损伤切除术修补术

    100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杨金理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治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治疗均采用分流术,其中85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采用脑室-心房分流术,修正手术共25例.结果:基本痊愈60例,明显好转35例,有5例出现分流管堵塞,行二次手术后病情好转.结论:颅脑外伤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外伤性脑积水,要及时进行临床上的诊断与处理.合适分流手术的选择,有助于患者治愈率的提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的降低.

    外伤性脑积水分流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在原发性肝癌表达意义的研究进展

    张鹏
    207-207页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效果观察

    戎利明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所采用的内固定方式不同,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术中功能恢复情况和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髁螺钉在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内固定作用,其中动力颗螺钉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少于前者,是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式.

    动力髁螺钉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并发症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黄河欧阳晖
    208-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鼻内窥镜与双极电凝联合应用治疗鼻腔血管瘤15例鼻腔血管瘤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术后观察疗效.结果:所以患者均一次完整切除,出血量为10-100ml,平均20ml,术后鼻腔仅以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未另行其他填塞止血,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患者痛苦小,恢复快.随访1月至3年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腔血管瘤,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失小、出血少、手术安全彻底等优点,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血管瘤鼻内镜检查耳鼻喉外科手术双极电凝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表现探讨

    郭婷李清奇
    209-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及其相关疾病类传单和EB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宜春市第六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传单、类传单和EBV感染患儿共602例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传单组患儿除皮疹外其它临床表现的发生率都高于EBV感染组患儿,但和类传单组比较,只有淋巴结肿大和眼睑水肿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传单组病例46.2%发热时间超过1周,显著长于EBV感染组.传单组肝炎发生率显著高于类传单组,而肺炎和心肌损害的病例少于类传单组;EBV感染组出现了传单组没有的ITP和脑炎病例.结论:淋巴结肿大和眼睑水肿对传单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ITP和脑炎对于区分传单是否由EBV感染引起有重要诊断意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腹部包块的外科处理体会

    李宗其杨明成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部包块的外科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因腹部包块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所患包块的形态、大小等不同,采取相应的激光治疗种类,总结手术治疗腹部包块的方法,并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经外科诊断和治疗后,本组研究中的54例患者均能够明确确定腹部包块的性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患者腹部肿块的原因较多,外科对于腹部包块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的效果,激光治疗在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临床治疗腹部包块的有效措施.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临床治疗时间,对于不明确诊断的患者科采用剖腹探查的方式进行确诊.

    腹部包块外科处理激光治疗临床诊断治疗效果

    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许楠
    210-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手术的甲状腺瘤或甲状腺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镇静,C组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美托咪定镇静.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患者在分离甲状腺时点和手术结束时点SBP、DBP、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切皮时B组和C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B组比较,在手术结束时C组患者SBP、DBP及HR明显较低(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无呼吸抑制,用于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

    右美托咪定神经阻滞甲状腺手术

    产后出血的诊疗体会

    薛亚玲
    21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产妇临床产后出血的诊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出现原因,以及诊疗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结合我院2004年1月到2012年9月间,所接收的7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通过患者的病情转归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制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结果: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妊娠综合症以及双胎儿和巨大儿等,主要出血原因为产妇子宫收缩无力(67例)、胎盘因素影响(8例),产妇软产道裂伤(4例).产妇产后出血的时间,一般集中在产后的24小时内,尤其是在产妇生产之后的2小时以内,出血量在500ml到1000ml之间.经过积极治疗,这79例产妇出血患者均得到和好的治疗.这其中有9例患者出现重度休克状态,有39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输血,有1例患者因为保守治疗无效,而实施了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对于产妇产后的临床观察以及早期识别,针对产妇出血病因进行积极处理,是减少产妇出血量过大,以及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工作.

    产妇生产产后出血子宫收缩无力诊疗体会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抢救内分泌科危重患者效果分析

    周金美
    21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内分泌科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结合我院2010年以来所接收治疗的两例内分泌科危重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其中一例患者为甲亢危象,一例患者为糖尿病乳酸中毒.结果:在进行确诊之后,使用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进行急救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痊愈康复出院.结果: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内分泌科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很理想,不仅效果好、治疗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急救内分泌科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