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60例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体会

    苏涛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1级愈合率分别为37.93%、91.67%,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复发率分别为17.24%、3.3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疗效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余和珍
    228-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5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4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显示HP感染清除率为90%,对照组仅为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患者,需先给予抑酸剂、胃动力药物、胃黏膜保护剂应用,积极行HP根除治疗,以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效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相关性

    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梁仁信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锁骨手术中应用臂丛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进行锁骨手术的120例患者,ASA I级至ASAII级,将120例患者划分成A、B、C组,A组患者单纯实施颈丛神经阻滞,B组患者单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C组患者则实施臂丛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三组患者全部在麻醉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局麻所使用的药物均为10毫升的2%利多卡因和1%盐酸啰派卡因10毫升混合液,对三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后并发症及麻醉效果分别进行记录,统计学处理所得资料及数据.结果:62%的A组麻醉优良率,65%的B组麻醉优良率,96%的C组麻醉优良率,3组相比具备明显的差异;A组和B组患者NIBP及HR麻醉后比术前得以提高,具备明显的差异,C组患者术中呈现平稳的生命体征.结论:在锁骨手术中应用臂丛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不仅术中生命体征较为平稳,麻醉效果十分确切,并且麻醉后并发症不会增加.

    神经阻滞臂丛颈丛锁骨手术

    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评价

    姚丽波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其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的总体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治疗的9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的47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用药,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每搏输出量、血氧饱和度(SpO2)较治疗前、对照组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治疗效果分析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时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王振宇
    23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机体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患者的集体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与病情的发展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越高,血糖水平越高,血中总胆固醇浓度下降,儿茶酚胺含量异常升高,上述指标均与病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的机体的各项内环境理化性质可以作为客观指标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预测并对预后情况进行判断,对异常变化的理化指标进行纠正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颅脑外伤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负压吸引、钳刮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胡曼兰刘晓明
    23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负压吸引、钳刮术常见并发症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通过对各种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发现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或减轻.结论:负压吸引、钳刮术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应稳、准、轻,作为施术者,应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水平,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人工流产并发症防治

    基层医院如何普及癌痛三阶梯治疗

    马思芬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恶性肿瘤并发癌痛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基层医院普及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法以及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36例恶性肿瘤并发癌痛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一周或以上疼痛治疗,负责治疗的医师均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以及麻醉药品调剂资格.对所有患者进行自拟问卷调查表,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36例恶性肿瘤并发癌痛患者进行镇痛目的大多为减轻疼痛或安慰患者,经三阶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选择遵医嘱口服给药方式,且治疗后疼痛程度发生明显减轻,患者镇痛满意度较好.结论:使用三阶梯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并发癌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基层医院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癌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基层医院癌痛三阶梯治疗普及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103例体会

    顾正芹韩美玉周艳玲
    23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记录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分析原因,阐述处理措施.结果:103例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气胸1例,误穿入颈内静脉5例,穿刺点感染2例,穿刺失败1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给患者带来了益处,但如操作管理不当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它要求护士具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掌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同时也需要连续系统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该操作的优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体会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唐宇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猝死(SCD)的临床病因并进行分析.方法:2004年至2011年期间,诊治的61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心脏病猝死病例,进行详细的病因调查、体检、影像学检查、动态心电图以及尸体解剖等,进行发生原因的判断.结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SCD)的心源性病因主要是是冠心病(45 0%)、风湿性心脏病(6.5%)、高血压心脏病(13.1%)、扩张型心肌病(9.8%)及主动脉夹(6.5%),其他类病因占(19.10%).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与患者的基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复杂病情有直接关系,对于老年患者应警惕其SC D的高度危险性,需客观分析和详细了解病史资料,密切观察病情,有所预见并加强监护,重在预防.

    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

    脑外伤早期与晚期去骨瓣减压治疗临床分析

    王效太
    235-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早期与晚期去骨瓣减压治疗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早期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A组,以晚期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明显较低,死亡率、植物生存率、重残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应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以降低颅内压,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早期晚期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