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健康必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健康必读(中旬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李朝辉(执行)叶正芳(主任)

月刊

1672-3783

jkbd155@163.com

010-52880640,57117353,5288060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大学155信箱

健康必读(中旬刊)/Journal Healthmust-Readmagaz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健康教育所主办,湖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护理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现开设专家评述、生物科技、健康保健、临床研究、医药论坛、医学教学、学术交流、护理园地、医院管理、病例报告、经验荟萃、论著、综述等栏目,其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系统的方方面面。本刊努力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继续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6例牛皮癣临床治疗体会

    程向军
    236-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平衡阴阳法治疗牛皮鲜临床疗效,为牛皮癣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复合牛皮癣诊断标准的4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行自拟平衡阴阳疗癣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2例,占8.69%;显效5例,占21.74%;有效9例,占39.13%;无效7例,占30.43%;治疗总有效率为69.56%.治疗组:痊愈11例,占47.83%;显效10例,占43.48%;有效1例,占4.35%;无效1例,占4.35%;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牛皮癣患者行平衡阴阳疗癣汤治疗效果显著,不易复发,应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使用.

    牛皮癣平衡阴阳疗癣汤疗效观察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

    夏碧海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名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80患者分为腹腔镜治疗组和开腹治疗组.结果:开腹治疗组治疗胆囊炎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腹腔镜治疗组.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都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好,有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

    腹腔镜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

    饮食及心理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

    周维俊
    237-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实施饮食、心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必要性,寻求最为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促进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基础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基础护理)两组,具体对比分析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组间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患儿生命质量评分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来看,观察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效果更为突出(P<0.05),直接提高了患儿的生命质量评分、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强化临床护理干预(饮食、心理护理)能够直接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发生比例.

    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小儿支气管哮喘基础护理疗效比较

    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李爱军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今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在发生重大的转变,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它强调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人的正向方面,并且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人的力量、优势和能力.通过聚焦解决这一心理方式去干预临床护理,能广泛地帮助到临床护理的病人康复.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目前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本文将通过介绍聚焦解决为现代临床护理应用中的过程以及其为临床护理所带来的效益,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帮助病患缓和其紧张情绪.

    聚焦解决模式临床护理过程应用

    肾病内科病种与用药情况分析

    孔小辉
    239-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肾病内科病种与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肾病患者402例,对收治患者进行分类和用药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402例肾病患者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分为原发性肾病和继发性肾病,发病率在前三位的病种为急慢性肾孟肾炎、肾结石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肾衰竭).应用药物主要分为西药和中药,其中西药主要为调节水电解质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药物、中药制剂,其中较为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用头孢他啶;较为常用的循环系统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片和依那普利片.中药主要为中药方剂和中成药.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肾病内科疾病病种较为复杂多样,药物应用种类较多,目前在临床上用药较为合理.

    肾病内科病种用药合理性

    小切口改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许寿芬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小切口改良三联术对于出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直接提升此类患者术后的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秩序.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两种手术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小切口改良三联术)和对照组(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随访调查结果上来看,治疗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践证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改良三联术,其更加适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的造成的组织损伤小、并控制了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小切口改良三联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效果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谢书平
    240-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格拉斯哥评分(GCS)为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及时行手术治疗的90例,非手术治疗20例,采用规范的神经外科救治方法,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结果:恢复良好30例,中残1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4例.结论:尽早明确诊断是成功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建立规范的救治体系,对于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行手术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药物及物理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颅脑损伤救治

    双杆式牵引器在矫治反(牙合)过程中对上颌骨的作用

    陈琛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双杆式牵引器在矫治反(牙合)过程中的效果及对上颌骨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替牙期反(牙合)病例32例,均采用双杆式牵引器矫治,矫治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对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上颌骨生长发育明显,其中,ANB角增加5.0左右,SNA增加4.3左右,Ao-Bo增大,Y轴角度增加,表明上颌的矫治器对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作用明显,且促使上颌骨与下颌骨形成牵引平衡作用,利于上颌骨生长的稳定性.整体而言,矫治前后效果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双杆式牵引器在矫治反(牙合)中效果显著,对上颌骨的牵引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双杆式牵引器反(牙合)矫治上颌骨作用

    下颌骨角及升支囊肿口内进路法的临床评价

    何俊蒋波
    24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下颌骨角及升支囊肿口内进路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下颌角及升支囊肿患者2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1例、对照组11例,对照组给予口外切口治疗,观察组给予口内进路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Ⅰ期愈合7例,Ⅰ期愈合率63.64%,Ⅱ期愈合4例,Ⅱ期愈合率36.36%;对照组Ⅰ期愈合10例,Ⅱ期愈合率63.64%.可见观察组的Ⅰ期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术后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2例,感染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χ2=2.12,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美观情况的满意度为(92.12±1.12)分,对照组美观情况的满意度为(71.12±0.98)分,观察组对美观情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3.231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治疗下颌骨角及升支囊肿采取口进路法虽然在Ⅰ期愈合率上较口外切口低,但是具有较高的美观满意度,解决了术后面部瘢痕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下颌骨角升支囊肿口内进路法临床评价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0例临床分析

    杨绍坤秦坤邱洪高施明志...
    24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利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式,从以往来我院治疗的病历中选出320例病历,并且这些病例均是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对这些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并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出结果.结果:经过分析显示,在这320例患者的病历中,有263例患者顺利取出结石,一次成功率达到82.19%,而且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非常低,仅5人出现并发症,占1.56%,同时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出血的症状,患者创伤较小,其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了穿孔的情况,但经过相关治疗后得以痊愈.患者的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好.结论:在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方法中,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是比较常见的,其对于患者的手术创伤比较小,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非常小,有着极高的治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进行应用.

    输尿管镜取石术输尿管结石效果